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软土地基是路基施工中经常遇到的施工难题,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施工方法成为当今施工技术讨论的热点。结合工程实例,系统阐述CFG桩结合砂桩处理软土地基加固机理,论述CFG桩与砂桩的布置形式及CFG桩与砂桩的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措施。工程实践表明,CFG桩结合砂桩技术处理软土后其工程性质改善较明显,施工快捷,工程造价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由于受力准确。可减少基桩的水下工程量,与小直径径群比较,在技术和经济指标上均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受地质、水文及施工技术的影响,施工中常常发生垮孔和断桩事故。文章分析了事故的原因,提出了处理方法:(a)空心桩处理断桩;(b)桩外压浆处理断桩;(c)桩内钻孔压浆处理断桩。  相似文献   

3.
结合杭瑞高速公路毕都段碎石桩复合地基工程实例,采用静载荷载试验法研究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的过程和确定其承载力的方法,对公路碎石桩检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碎石桩施工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加快,在高速公路的路基设计和施工中引入并使用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该结合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阐述了碎石桩的施工过程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刚性桩(CFG桩)加柔性桩(砂桩)的多桩型复合地基加固方法,可以处理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较高的地基。在淤泥地层上修建多层建筑,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尝试使用CFG桩加砂桩的多桩型复合地基处治方法,对承载力设计和施工工艺过程进行分析,形成合理的施工方案。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多桩型加固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竖直荷载作用下桩与桩间土协同工作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承台下群桩及桩间土的受力和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应用桩与桩间土的变形协调条件,推算出桩间土分担上部荷载的定量计算式,其表达式物理力学概念简明清晰.通过工程算例,阐明了其计算过程和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在桩与桩间土共同工作的适用条件下,桩间土分担上部荷载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桩与石灰桩多元复合地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改变设计参数,对混凝土桩与石灰桩多元复合地基进行一系列室内模型试验,得到混凝土桩与石灰桩多元复合地基的荷载沉降曲线特征.混凝土桩、石灰桩和桩问土的应力特点,桩土应力比特点.该模型虽然不能完全模拟现场混凝土桩与石灰桩多元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但从定性上分析混凝土桩与石灰桩多元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是可行的.试验表明,对于粉细砂类土,混凝土桩与石灰桩联合处理的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8.
沉桩前应处理空中和地面上下的障碍物,平整场地或搭设支架、平台,做好准备工作。沉入桩的施工方法主要有:锤击沉桩、振动沉桩、射水沉桩以及静力压桩等。  相似文献   

9.
针对上海某高速公路工程桥头软土地基薄壁管桩施工中采用传统活瓣桩靴和钢筋混凝土桩靴出现的问题,提出采用废旧轮胎作为桩靴的薄壁管桩施工新工艺。实际应用表明,废旧轮胎桩靴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为废旧轮胎黑色污染处理增加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钻孔桩的检测及缺陷桩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汉杰 《广西交通科技》2001,26(3):51-52,61
介绍了基桩的检测原理、方法及Ⅲ类桩处理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
结合现浇薄壁管桩(以下简称PPC桩)在盐通高速公路及上海北环高速公路中的应用,通过一系列现场试验,对现浇薄壁管桩沉桩拔管速度、混凝土材料塌落度、沉桩过程对场地土性影响及沉桩挤土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优化的工艺技术参数。沉桩观测表明PPC桩存在一定的挤土效应,但在目前的设计间距下不会对邻桩构成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公路逐桩坐标是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要做的工作,逐桩对应边桩坐标的计算是施工单位为方便施工及编制竣工图要做的工作。传统的坐标计算方法比较繁琐,本文根据实际经验,总结提出了简便实用的逐桩及对应边桩坐标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水泥搅拌桩成桩质量影响因素众多,控制不力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在正式施工前应根据成桩质量的影响因素,对水泥搅拌桩的地区适用性展开研究。文章结合贵州某高速公路试验段水泥搅拌桩成桩质量缺陷的研究工作实例,从水泥搅拌桩成桩质量的影响因素出发,制定室内试验和现场试桩方案,结果表明土的含水量、塑性指数和有机质含量等是影响该地区水泥搅拌桩成桩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首先阐述碎石桩和CFG桩各自的特性和共同作用机理,同时结合工程实践,表明此组合型复合地基在处理可液化地基时可充分发挥碎石桩与CFG桩的各自优势,达到既消除液化又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对处理要求承栽力较高的可液化地基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的组合型复合地基.  相似文献   

15.
尚峰利 《交通标准化》2014,(10):150-156
荷载传递是超长桩工作特性的重要内容.建立并拟合分析桩土传递的函数模型,分析了桩侧土剪切模量、桩身混凝土模量、长径比、桩长和桩径等不同参数对超长桩承载性能的影响,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计算实例分别分析了桩长、桩径、土体粘聚力c值、桩侧土体刚度、桩端土体刚度对桩基承载性能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断桩原因的分析,找出了预防断桩的措施,对今后预防断桩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一种利用混凝土管护壁进行断桩接桩的方法。实践证明此方法具有经济性,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首先阐述碎石桩和CFG桩各自的特性和共同作用机理,同时结合工程实践,表明此组合型复合地基在处理可液化地基时可充分发挥碎石桩与CFG桩各自优势,达到既消除液化又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对处理要求承载力较高的可液化地基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的组合型复合地基。  相似文献   

19.
分析钻孔桩施工中卡管事故产生的原因,论述了利用挖孔桩技术处理钻孔桩卡管事故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桩基础的动力群桩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桩-土-桩相互作用的机理,依据弹性Winkler地基梁理论,采用相互作用系数的概念考虑群桩效应,提出层状场地中,考虑动力群桩效应的结构等效动力刚度矩阵的计算方法,以两个代表性的实例,分析动力群桩效应的特点,并比较两个实例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