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城市公交现状问题分析与线网布局规划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对我国城市公交现状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后,本文认为公交线网的不合理布局是城市公交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由此对我国城市公交线网布局的合理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我国河谷型城市在现有公交线网规划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河谷型城市的定义与特征入手,分析了河谷型城市公交线网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就河谷型城市公交起讫点和换乘枢纽的设置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几种相应的布局模式各自的优缺点及适应条件。通过对河谷型城市所具备特点的综合分析,并结合现有的交通方式,提出了适合我国河谷型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规划模式,从多方面对河谷型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提出了改进意见,对河谷型城市公交线网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城市公交行业管理中亟待解决的公交合理成本确定,以及政府公交补贴责任划分问题,研究了国际公交行业常用的全分摊成本分析模型及我国城市公交行业相关实践经验,本文在规制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城市公交合理成本核算与分摊模型,并用公交专项调研数据进行相关模型和方法的应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模型和方法能为公交合理成本核算、各相关辖区政府公交补贴责任划分、相关政策制定和政府间协调合作提供基本理论及方法支撑,对我国深化落实公交优先战略、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我国目前较为僵化的城市公交票价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票价调节机制,充分发挥 价格杠杆对城市公交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首先总结出我国城市公交票价体系存在票价水平与定 价成本背离、票价水平长期不变及缺乏科学系统的票价调节机制3 个主要问题。然后,深入研究 了新加坡和香港城市公共交通票价调节机制,并分析了其票价调整公式;在借鉴国际、国内相关 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我国城市公交运营成本中主要单项成本及各单项成本对总成本的影响规 律,将人员工资、燃料消耗费、轮胎消耗费、运营车辆修理费、其他直接运营费、财务费用等作 为影响城市公交票价的主要成本因素,并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系数。在以上研究基础上,设计了 能够合理反映城市公交票价定价成本的城市公共交通票价调节模型以及能够综合考虑企业运营成 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动态城市公交票价调节机制和配套措施,包括启 动票价调节的前提条件、调价流程设计等。  相似文献   

5.
优先发展城市公交运输系统是乌鲁木齐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核心.通过对现状相关因素进行细致分析,有助于建立一个有吸引力、高效率的公交运输系统;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城市公交运输的相关背景资料以及2006年居民出行的有关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给出了乌鲁木齐市城市公交运输系统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影响因素.最后,基于SWOT分析提出了乌鲁木齐市近期城市公交运输系统发展对策和建议,对进一步制定具体的城市公交运输系统改善措施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交系统结构合理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影响城市公交运行效率的3个主要因素:空间结构、车辆结构和时间结构.以服务范围、出行时间和换乘次数为对象,研究了城市公交系统的空间合理性;以实现公交线路和车辆的合理匹配为目标,讨论了公交车的类型和数量问题;以我国城市公交运营实际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公交时刻表的合理选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利用灰色系统中的关联度,对城市公交线网的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综合考虑城市公交系统多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公交线网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定义评语等级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评价指标值量化处理地情况下,建立了城市公交线网多层次评价的灰色关联模型.该模型将城市公交线网的多层次评价转化为单层评价,比较简明准确地反映出公交线网发展现状.用它对某市现有公交线网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8.
优先发展城市公交运输系统是乌鲁木齐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核心。通过对现状相关因素进行细致分析,有助于建立一个有吸引力、高效率的公交运输系统;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城市公交运输的相关背景资料以及2006年居民出行的有关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给出了乌鲁木齐市城市公交运输系统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影响因素。最后,基于SWOT分析提出了乌鲁木齐市近期城市公交运输系统发展对策和建议,对进一步制定具体的城市公交运输系统改善措施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主要论述了随着ITS的发展,基于ITS的城市公交系统服务质量发展的必要性,简要介绍了一些典型国外先进的公交服务系统,并探讨了基于ITS的城市公交系统服务质量的发展,以及我国发展城市公交服务质量所面临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完善和提升城市公交无障碍出行服务的重点和对策,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公平体系和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供支撑,在分析我国城市无障碍环境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对标美国、加拿大、欧盟、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公交无障碍出行服务在法制建设、标准规范、设施改造和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总结可供我国城市公交无障碍出行服务建设参考的要点。针对我国城市公交无障碍出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从建立法制体系、构建标准体系、升级改造设施装备、加强出行引导、提升服务水平和营造平等的社会氛围等方面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交通系统布局以空间布局以及内在的空间组织为基础,空间组织思维始终是交通系统规划布局的核心。中国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乃至大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重点已逐步转移至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然而,在重视轨道交通自身网络化布局、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交通系统一体化发展的同时,存在着机械式、偏重形态化的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思维,忽视、弱化了轨道交通布局对空间组织效能的提升作用。通过揭示现实存在的轨道交通线网与空间组织脱节的问题,基于交通与空间协同,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应把握的空间组织思维方法及要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覆盖率低的特点,提出采用网络标识确定轨道交通的空间布局。鉴于集计和非集计方式划分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了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及运输网络的连通程度,建立了基于路线选择模型、轨道交通线网布局的客运交通方式划分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居民出行路线选择的影响,从而能够较好地解决我国城市客运方式划分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在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诸如轨道交通在城市中的定位及其与城市的相互作用关系,轨道交通的经济属性,建设、运营和投融资体制以及法制和标准化建设等。明确轨道交通在城市中的定位,理顺其与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正确认识轨道交通的经济属性,建立适应轨道交通发展的建设、运营和投融资体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化工作,是保障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功能布局规划确定轨道交通发展的基本框架,是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发展协调决策的重要基础。实际规划中亟须加强对其重视程度及编制规范性。以城市与多层次轨道交通互动发展为主线,结合相关规范要求,提出轨道交通功能布局规划的基本思路,包含制定总体目标、构思联系走廊、拟出概念架构、协调层次布局、形成功能方案等五个方面。以深圳市为例,说明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功能布局规划要点,归纳总结具有推广意义的轨道交通功能布局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正由个体集中发展向城镇群一体化发展阶段演进,城镇群内交通联系特征也由此发生明显改变,因此,交通规划编制思路应进行相应调整。以株洲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为例,探讨在长株潭城镇群一体化快速推进背景下,如何立足区域视角统筹考虑株洲交通枢纽定位和重大交通设施布局。针对株洲市功能定位、交通设施布局和交通网络协调对接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组合、均衡、融合三大规划策略。以长株潭城镇群作为规划切入点,详细阐述株洲交通枢纽规划思路,城际轨道交通、铁路、高速公路布局方案,以及道路、公共交通、绿道等城市间网络对接方案。  相似文献   

16.
论文分析公交同步换乘系统的运行特征,包括适用公交网络、线路发车间隔与应用时段、协同的时刻表、同台换乘的枢纽、运行可靠性保障要求等。结合城乡公交网络布局与换乘衔接需求特征,提出城乡公交网络应用同步换乘的可行性:城乡公交轴辐式网络适用于同步换乘系统的应用,同为长间隔发车的干支线间客流换乘诉求亟需同步换乘,城乡公交运行准点性与枢纽用地条件能保障同步换乘系统的可靠运营。分析应用同步换乘系统需解决定位选择、协调网络布局与时刻表设计、提高运营可靠性等问题,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升城乡公交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城市交通系统建设中,城市跨江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居住用地分化产生极大影响。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武汉市跨长江地铁线路——2号线金银潭站、范湖站、积玉桥站3个典型车站的土地利用格局进行度量,并结合现状予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跨江轨道交通的开通使长江两岸交通互通性得以提升,进而引发高档住宅在城市跨江轨道交通沿线的集聚效应;城市跨江轨道交通的开通使沿线地价上涨、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在商业服务、居住用地格局升级的同时,受市场杠杆的调节作用影响居住用地形成圈层式居住等级变化。  相似文献   

18.
大城市空间与交通网络互动、优化的关键在于把握出行活动的时空约束关系及基本规律。针对不同空间尺度界定骨干交通模式的服务目标,即构建适应圈层、轴带、珠链等不同空间形态的轨道交通系统结构及模式。首先,分析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城镇空间的发展历程及问题,以轨道交通对都市圈不同区位和不同增长模式的适配程度为切入点,提炼空间—交通互动作用在出行时间与活动空间、时间尺度与空间形态、新城发展与区域城镇格局、交通设施与增长形态四个方面的规律。根据上海市2040年总体规划的目标,针对都市圈核心功能区、通勤圈等不同空间尺度范围的布局特征,确定多模式轨道交通层次结构、功能定位、网络形式等系统设计准则和策略导向。最后,提出一小时时间约束的上海都市圈交通廊道识别、节点选择和枢纽体系设计方法和方案。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与机动化的快速推进,公交优先已经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协调公交与城市形态、土地利用、道路网的关系十分重要。文章从公交体系、公交网络结构、公交客流强度等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不同规模的城市、不同的城市布局形态、不同的城市功能区公交优先的差别适应性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