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路面径流具有较高的污染强度,对公路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生态处理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公路路面径流污染问题的处理手段。分析了公路路面径流处理现状,阐述了国内外生态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根据路面径流水质特征、公路路段环境特征以及各种生态处理技术的作用原理,对不同高速公路路段径流污水处理工艺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实现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2.
以龙城高速公路途经水源地准保护区路段路面径流、桥面径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径流污染物监测数据,综合评价水源地桥、路面径流污染规律,提出了应对高速公路运营期水源污染防范措施,可为高速公路穿越水源地水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速公路跨敏感水体桥面径流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研究对高速公路跨敏感水体桥面径流水质特性及现有高速公路桥面径流处理设施进行总结、分析及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物联网的调节隔油池+综合处理池的跨敏感水体桥面径流处理处置思路。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运营对公路涉及的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不可避免,结合水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以山西省内太原至佳县高速公路东段和平遥至榆社高速公路为例,深入分析了国内现阶段以桥面、路面径流水收集系统为主的水环境敏感点保护措施的适用性、有效性及局限性,并探讨了合理设置桥面、路面径流水收集系统的新思路及保护水环境敏感点的其他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公路路面灰尘及其径流污染研究与防治工作,首先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汇总了当前路面灰尘重金属污染研究在重金属污染来源、污染特征、粒径分布特征及路面径流重金属污染特征、排放规律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然后,指出由于公路与城市道路之间的差别,导致二者路面灰尘重金属污染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异。最后,针对不同等级公路路面灰尘及重金属污染状况,从污染特征、迁移转化机制与规律、重金属的源解析及风险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益南高速公路地处洞庭湖平原腹地,南益高速公路沿线水系发达、水环境敏感,水环境保护要求高。为了打造长江经济带环保绿色公路,益南高速应用了施工期泥浆废水处理技术、运营期路面径流水污染和桥梁径流水污染防治技术,以及服务区污水处理技术等,为洞庭湖区域水环境生态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路面径流污染,同时满足边坡植被灌溉需要,设计了一种阶梯式复合渗滤系统。首先,对比分析了4种渗滤材料技术性能和经济性,筛选出煤渣及沸石2种性价比较高的多孔渗滤材料;其次,结合山区高速公路场地条件和路面径流污染防治要求,提出了一种由石英砂、煤渣、沸石及木屑等多孔材料组合的阶梯式复合渗滤系统,给出了复合渗滤层的最佳结构组合及设计厚度;最后,对该渗滤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和类比分析。结果表明:阶梯式复合渗滤系统可有效去除路面径流中的颗粒物(SS)、COD和N、P等;经系统处理后的路面径流能达到地表水排放要求,可用于公路边坡植被灌溉;系统不易堵塞。  相似文献   

8.
从世界各国公路路面发展的历程来看,高速公路的路面类型主要有沥青混凝土路面(柔性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刚性路面)两大类,本文探讨了此两类常见高速公路路面的特征、病害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9.
以山西省某高速公路为实例,在调研和分析高速公路桥面径流收集与处置系统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特征的敏感水环境,分别提出了隔油沉淀池+人工湿地、二次隔油沉淀池的桥面径流收集与处置技术,并对山西省"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跨越敏感水环境桥梁给出了不同的桥面径流收集及处置方案。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二维浅水方程的水动力学方法建立了直线段沥青路面径流的数值模型, 根据实际降雨条件下沥青路面径流变化过程的监测结果验证了模型参数, 研究了路面宽度、组合坡度等几何参数与路侧排水方式对路面径流时空分布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设计降雨条件下, 路面径流在空间分布上呈较强的二维特性, 沥青路面径流深度变化依次经历增加、稳态径流与退水3个过程; 漫排水条件下, 路面宽度分别为11、15、20、25、30 m时, 路面径流最大深度分别为11.87、14.39、17.08、19.69、21.98 mm, 退水时间分别为1.4、1.4、2.4、2.9、3.4 min; 路面径流深度增幅随路面宽度的增加而降低, 退水时间随路面宽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比于行车道, 硬路肩路面径流的退水时间延长约20%;较大的坡度组合(横坡为3%, 纵坡为2%) 有利于排水; 当采用集中排水时, 路缘石的阻拦使路侧产生壅水, 壅水区宽度为6~8 m, 壅水区范围占路面宽度的比例随路面宽度的增加而逐渐缩小, 非壅水区内的路面径流深度变化与漫排水条件下基本相同; 为保证行车安全, 可通过改变路面坡度来减少路面径流的汇流时间; 路缘石对路面径流的阻拦效应明显, 在排水设计中应合理设置路缘石高度与开口间隔, 避免行车道出现壅水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