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减少辅路车流对快速路出口产生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出口通行能力和保证快速路主路交通流的正常运行,对菱形立交先入后出式出口进行数据收集,利用该数据标定和验证VISSIM微观仿真模型。利用该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试验,分析了辅路车流运行状态对快速路出口交通流特性的影响。其结果可以为辅路车流的交通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城市快速路的运行特点,以通道控制的基本思路,提出快速路主路和辅路协调控制的方法,根据快速路交通特性性,建立主路和辅路路段的动态模型,进口和交叉口口排队模型,根据不同的优化性能指标,确立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和求解算法,为进一步开实时控制算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新时期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从系统分析和功能设计的角度对城市快速路设计进行了探讨。就系统分析而言,快速路的主路和辅路分别属于城市快速和慢速交通系统,通过互通立交、出入口匝道和平面交叉口实现与交通系统内其他道路的交通转换,形成快—快、慢—慢和快—慢转换三组交通转换关系。就功能设计而言,应将快速路视作由快速和慢速交通系统构成的复合型交通通道,根据其在城市骨干道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设计标准、主路敷设形式、辅路敷设范围、交通转换节点布置,以及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功能复合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以实现其复合交通功能。  相似文献   

4.
出入口是快速路与周边路网连通的关键部位,直接影响到快速路和辅路车流的运行效率.首先,总结归纳了快速路出入口设置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然后,结合实例,构建了仿真模型及仿真流程,并对改善效果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合理设置主路公交站与出口的间距,可以有效地减少公交车进出停靠站对社会车辆的干扰,车辆排队长...  相似文献   

5.
考虑快速路主辅隔离带上设置公共交通站点时,站点乘降客流的过街行为对辅路机动车流的影响,构建了快速路过街设施设置条件的分析方法.首先,从辅路行人-机动车冲突点时空分离的角度,分析快速路过街设施的类型;其次,基于行人过街和车流消散理论,分析辅路无信号控制和有信号控制人行横道的通行能力,构建辅路无信号控制、有信号控制和立体过街设施设置条件的临界点计算模型,对主路立体过街设施引脚不同位置的辅路交通流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快速路行人过街设施的设置条件及其评价指标.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其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交通仿真是一种采用计算机数字仿真或半实物仿真方式的交通分析技术。利用VISSIM中跟车模型与车道变换模型,分析匝道车道数量与交织区的长度对方案通行能力产生的影响,建立微观仿真模型直观反应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对工程方案进行事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逐步优化工程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方案设计,降低工程风险。结合苏州中环快速路娄江立交工程实例,为特殊情况下的方案比选论证、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密度路网下城市道路快速化改造方案难以同时满足交通需求和交织段长度要求,以深圳市月亮湾大道快速化改造为例,分析梳理现状及规划功能需求,结合现状建设条件,提出快速路交通组织思路和方案,并利用VISSIM仿真评估既有规划,通过反复印证和校核,实现方案的整体优化.优化设计为类似高密度路网的城市快速路交通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停车场出入口处车辆驶入驶出对连接路段车辆速度的影响,对停车场规模、驶入驶出率、出入口道路长度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引入时间障碍率参数,利用时间障碍率来反映停车对路段车辆的影响,将停车影响作为路段车辆的交通阻抗,在BPR路阻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主路车流受停车影响的车辆速度模型。运用VISSIM仿真软件进行停车场出入口处仿真,与车速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车速模型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差较小,车速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由于快速路和城市常规道路不合理衔接造成的城市道路拥堵问题,通过研究交织区拥堵机理,提出了"以时间换空间"和"以空间换时间"2种理念,并以此提出了4种优化交通流的思路和9种改善方法和措施,尤其是在衔接段设置动态或静态交通信号的方法,对快速路和常规道路衔接段的优化组织方案集是一个有力的补充。最后通过案例对各方案和方案组合进行应用,利用VISSIM仿真得出评价结果,说明其可行性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城市快速路系统的出口(匝道)通常设置于地面交叉口附近,快速路出口(匝道)交通与地面道路交通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地影响快速路以及地面交叉口的运行可靠性,因此,快速路出口(匝道)衔接段对保证下游地面道路的通行秩序以及上游快速路的畅通非常重要.从快速路衔接路段以及快速路下游交叉口与快速路出口(匝道)通行能力匹配性原理出发,对出口(匝道)衔接段提出3种组织形式(组织形式Ⅰ——设交织段,组织形式Ⅱ——设隔离设施,组织形式Ⅲ——路网绕行),并从通行能力匹配、服务水平以及流量均衡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给出各自的适用性.最后,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分析组织形式Ⅰ的设计参数敏感性,并给出设计建议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快速路交织区拥堵问题,以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主线交通流量、临界间隙、鼻端与加速车道并入点之间的距离等参数,通过采集快速路交织区相关交通参数,建立匝道通行能力模型,并利用可插间隙的浪费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基于接受间隙理论的快速路交织区通行能力模型。该模型能够为快速路交织区拥堵程度的评估和复杂交通状况的分析提供依据,并在快速路交通设施设计及设计速度选择方面提供科学参考。通行能力模型建立利用了线性回归模型,与现有方法相比,易于应用、实施。  相似文献   

12.
选取VISSIM交通仿真软件,根据实测的主干道交通数据,对软件的交通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及验证,在此条件下以主路延误及支路延误为控制指标,以双向六车道中央分隔带主干道为对象,可得出在不同流量条件下支路接入的最佳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快速路发生非常发性瓶颈时主线通行效率和安全性特征,结合路网均衡分配方法,研究快速路的可变限速控制方法。首先,分析快速路发生非常发性瓶颈时主线通行效率和安全性特征,利用元胞传输模型(CTM)计算可变限速控制下主线通行效率和安全性指标。其次,以快速路主线、辅路和周边主次干道所组成的路网为研究对象,研究限速控制条件下的路网均衡问题。然后,建立可变限速控制条件下的路网均衡双层规划模型。最后,利用算法求解出模型并进行VISSIM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可变限速控制能有效提高快速路主线出行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微观仿真技术能在交通影响评价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依据交通影响评价的需求,设计了基于交通仿真的评价流程,包括数据准备、OD需求预测、参数标定等5个方面. 以北京市中关村西区交通影响评价为研究实例,针对中关村大街与北三环路交叉口及其上、下游交叉口交通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并依据VISSIM的仿真结果对所提方案进行了反复的修正. 仿真结果表明,路网两条主路的旅行时间和延误都相应减少,北向南方向的中关村大街平均速度由9.87km/h提高到12.53 km/h,排队长度由93.4 m减少到70.3 m,有效地缓解了主路的交通压力,说明了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城市快速路匝道出口及交织区的交通运行特性,以长春市具有代表性的快速路匝道出口作为调查对象,以调查实测的数据为基础建立模型,分析交通冲突特性、交通流流量特性及密度特性,建立研究路段交通冲突数与流量和交通密度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快速路出口处车流量的冲突数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与交通密度的关系中则存在一个临界值(交通密度达到131辆/km,交通流变为强制流)。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城市快速路匝道出口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城市路外停车场出入口接驳处交通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南京市商业中心区路外停车设施出入口与主路接驳处的交通情况,分析出入口和主路的交通特性,以及驶入驶出车辆对主路车辆造成的延误。根据延误大小情况,对合理设置路外停车设施出入口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将快速路和城市常规道路不合理衔接造成的城市道路拥堵问题作为一种典型的间断流设施交织区问题,研究其拥堵机理,提出"以时间换空间"的理念,采用路段信号控制方法来实现2个交通流在时间上的分离,减少交织的优化方案,最后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其效果进行验证,并找出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出口匝道拥挤的成因的基础上列举可能采取的各项工程措施。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典型出口匝道建模,针对各工程措施进行仿真研究,指出机非干扰是影响交通改善程度的重要因素;通过评价模型中不同衔接段长度下的交通运行状况,研究延长衔接段长度对交织区交通运行改善程度。为高架道路出口匝道区域工程改造实施与否以及如何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附加导流岛型出口对快速路交通流的影响,本文建立针对附加导流岛型出口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基于KKW (Kerner Klenov Wolf)模型,引入3种换道规则并分段设定,以描述附加导流岛型出口影响下的车辆换道行为。针对主辅路直接衔接的几何特点,对主路车辆经由出口驶出的过程等效简化,定义附加导流岛型出口下的车辆驶出规则。模型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导流岛通过引导辅路车辆在导流岛上游向外侧车道合流,能够使辅路下游的内侧车道起到辅助车道的作用。在此设置下,辅路车流对车辆驶出造成的直接干扰得到缓解,主路的通行效率显著提高。然而,辅路车辆经过导流岛后的强制换道会对驶出的平稳交通流造成扰动而诱发局部拥堵, 影响驶出车流的进一步疏散,导致主路饱和流量和平均速度的下降。此外,导流岛使得辅路形成道路缩减瓶颈,在其影响下,辅路总饱和流量大幅下降。导流岛对辅路内侧车道的占用使得其流量和平均速度均低于外侧车道,通行效率受到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城市快速路出口附加车道及其渠化长度的合理设置对于提高出口通行能力和减少出口对快速路交通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菱形立交先入后出式出口进行数据收集,利用该数据标定和验证VISSIM微观仿真模型,建立城市快速路菱形立交出口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试验,对其结果分析得出城市快速路菱形立交出口附加车道长度及其渠化长度建议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