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含V、Ti合金的奥氏体分解动力学及转变产物组织形貌,并详细讨论了合金元素对相变动力学的溶质类拖曳作用(SDLE)以及合金元素在形成粒状贝氏体组织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铁素体+珠光体为原始组织,研究了20号钢、16Mn钢和11CuP0.5Si2.0Mn钢在临界区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测定了临界加热奥氏体转变的动力学曲线,并用电子探针分析了合金元素的分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两种Al-27Zn合金经425℃ x 8h固溶及125℃时效处理后组织结构、硬度 和耐磨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时效处理后合金的组织形态为:Al基体上均匀分布着 少量未溶树枝状晶组织以及大量细小弥散富锌的η相;合金的硬度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先 升后降,合金元素Cu、Mg的加入提高Al-27Zn的硬度;两种合金均具有良好的耐磨 性,但合金元素Cu、Mg的加入降低了耐磨性;探讨了磨损机制及材料组织、硬度对合金 耐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磷元素对Al-Mg2Si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P元素的加入对Al-Mg2Si合金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铸造条件下,Al-Mg2Si合金中初晶Mg2Si为粗大的多角形块状.经过P元素变质后合金中的初晶Mg2Si得到明显细化,并成为分布较均匀的块状或球团状,当加入的P元素量为0.5%时,初晶Mg2Si最细小、圆整.其实质是P元素与Mg元素形成的Mg3(PO4)2化合物充当了Mg2Si的形核核心。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生产离心铸造灰铁件时,为了提高其内壁的耐磨性,通常是加入合金元素,如铬、钼、铜、硼等。为了降低成本,本文寻求了一种新的工艺方法,这种方法是向正在凝固的离心铸件内表面喷水,增大结晶过冷度,使铸件内壁组织细化,起到合金元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NM360是在Q345基础上通过调整合金元素后生产的新钢种。还缺少摩擦磨损性能的评定参数,通过粘着磨损和冲蚀磨损试验用称重法测量其磨损量,测定了它的抗粘着和抗冲蚀的摩擦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微量合金元素能改善材料组织,其性能优于Q345。并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两种Al-27Zn合金经425℃×8h固溶及125℃时效处理后组织结构、硬度和耐磨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时效处理后合金的组织形态为:Al基体上均匀分布着少量未溶树枝状晶组织以及大量细小弥散富锌的η相;合金的硬度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先升后降,合金元素Cu、Mg的加入提高了Al-27Zn的硬度;两种合金均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但合金元素Cu、Mg的加入降低了耐磨性;探讨了磨损机制及材料组织、硬度对合金耐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P元素的加入对Al-Mg2Si合金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铸造条件下,Al-Mg2Si合金中初晶Mg2Si为粗大的多角形块状.经过P元素变质后合金中的初晶Mg2Si得到明显细化,并成为分布较均匀的块状或球团状,当加入的P元素量为0.5%时,初晶Mg2Si最细小、圆整.其实质是P元素与Mg元素形成的Mg3(PO4)2化合物充当了Mg2Si的形核核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几种不同成分的耐磨合金焊接工艺和耐磨粒磨损性能的对比分析知,高碳高铬铸铁型焊条具有较发的耐磨性,焊接性较差,这与其组织中较多的硬质碳化物有关;而中高碳钢焊条只要能在马氏体基体上得到适当形貌的碳化物,其硬度和耐磨必均可达到甚至超过主耐烦高铬铸铁型焊条,且焊接性良好,分析表明合金元素Nb对堆焊堆条的耐磨性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d区主要元素合金电镀的意义;从电化学、络合物和原子结构、晶体结构等基本理论出发,以合金电镀实践为依据,对d区主要元素的合金电镀的可能性在理论上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对铁族元素的过电位与d区主要元素共沉积的关系以及工艺参数对合金共沉积的影响也作了简要分析。本文还对d区主要元素的合金电镀实践提供了有力的例证。事实表明,对d区主要元素进行合金电镀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铸态ZA合金时效后的组织与性能以及变质处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铸态ZA-12和ZA-27合金及其经变质处理后的ZA-12M和ZA-27M在95摄氏度水蒸汽中时效后的组织及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这些合金的机械性能和时效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并对合金的金相组织和稀土元素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ZL108氩弧表面合金化及对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用氩弧进行表面合金化的工艺,总结出直接熔入法,间接熔入法和堆焊法。研究了Fe,Ni,Cu,Re等合金元素对Al-Si合金高温耐磨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Fe与Ni均可显著提高Al-Si合金的高温耐磨性,提出可将Fe作为Al-Si合金表面合金化的热强,耐磨元素。  相似文献   

13.
锌层脆性成因复杂,涉及晶体成长及其结构控制.从钢基体材料的化学成分,锌液中的杂质元素,添加合金元素,及工艺因素等方面对锌层脆性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抑制脆性的几项措施.包括选材,添加合金和调整工艺等.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电子显微技术对钴铬钨合金堆焊接头进行了组织和断口分析,结果表明堆焊层组织由钴基固溶体和碳化物构成,在常温冲击下呈准解理断裂。低碳钢上直接堆焊和加不锈钢过渡层焊接头的熔合区,组织主要是钴基固溶体,在冲击作用下出现韧性断裂,但前者熔合线出现脆硬组织,后者熔合区与堆焊层间有剥离现象,这些均不利于接头的结合。然而前者的熔合线组织是可改善的,因此在低碳钢上直接堆焊钴铬钨合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透射电镜(TEM)+能谱(EDS)技术,观察和测定了奥氏体-珠光体异种钢焊接熔合区的组织变化和置换式合金元素的浓度分布。根据实验结果,推导出了更接近焊接熔合区实际情况的置换式原子扩散公式。  相似文献   

16.
运用循环氧化与增重-时间法、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技术研究了Fe-30Mn-5Al与Fe-25Mn合金在700℃~800℃空气中氧化的性状 在700℃,Fe-30Mn-5Al合金由于Al的优先氧化在其表面形成了Al2O3薄膜而提高其抗氧化性,氧化动力学规律由Fe-25Mn的直线性(Q0.9631=0 9661×t)规律转变为抛物线规律(Q1.967=0.0869×t) 800℃时,由于氧化物的生长速率指数上升,氧化层显著增厚,循环氧化剥落严重,氧化动力学遵循亚平方抛物线规律(Q1.559=2.49×t) 初步阐明了合金元素Mn、Al及氧化温度对Fe-Mn基合金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运用循环氧化与增重-时间法、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技术研究了Fe-30Mn-5Al与Fe-25Mn合金在700℃~800℃空气中氧化的性状.在700℃,Fe-30Mn-5Al合金由于Al的优先氧化在其表面形成了Al2O3薄膜而提高其抗氧化性,氧化动力学规律由Fe-25Mn的直线性(Q0.9631= 0.9661×t)规律转变为抛物线规律(Q1.967= 0.0869×t).800℃时,由于氧化物的生长速率指数上升,氧化层显著增厚,循环氧化剥落严重,氧化动力学遵循亚平方抛物线规律(Q1.559= 2.49×t).初步阐明了合金元素Mn、Al及氧化温度对Fe-Mn基合金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研究了微量元素对ZA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用硬度、拉伸和耐磨试验探讨了微量元素对ZA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的人使ZA合金的铸态组织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加Ti的ZA合金组织变化较大,同时使ZA合金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发动机支架类锻模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打塌、磨损等形式的失效。本文对失效模块的化学成分、硬度分布以及金相组织进行了分析,认为模块原材料冶炼时,含碳量和合金元素含量偏低,组织不均;热处理时加热温度均匀性差,冷却时速度过缓出现非马氏体组织等影响模块失效的重要原因;指出严格控制模具材料的化学成分、改换淬透性较好的模具钢种以及改进淬火工艺等是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在900℃,latm 条件下片状石墨铸铁(3.59%C,2.5%Si,0.22%Cr,0.20%Mo)的氧化膜以及内部氧化区的结构,结果表明:氧化膜大致分为两层:外层是由纯铁的氧化物组成,内层是由铁的氧化物与 Si,Cr 合金元素的氧化物组成.外层又可分为三层,山外向内依次是 Fe_2O_3,Fe_3O_4,Feo,外层的生长机理与纯铁的氧化相同.内层与内部氧化区又存在特殊的氧化区域.这个特殊的氧化区是由于石墨与 O_2的直接作用,产生气体向外逸出,留下的空腔被金属氧化产物充填而产生的.合金元素Si,Cr 在该区的富集并不是山于合金元素在石墨片周围的偏析,而是由于 O_2沿石墨片与基体的缝隙侵入,石墨片边缘的合金元素被优先氧化的缘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