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Kashin BeckDisease(KBD)isachronic,en demicosteoarthritisaffectingover0.81millionspa tientsand101millionsofpeopleatriskinChina[1]. Thebasicpathologicalfeaturesofthediseaseis chondrocytesdegenerationandnecrosisinthedeep zoneofarticularcartilageandgrowthpl…  相似文献   

2.
大骨节病儿童及成人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因子Bcl-2、Bax在大骨节病(KDB)儿童和成人关节软骨中的表达及分布的异同。方法收集15例大骨节病儿童和12例大骨节病成人,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核糖核酸缺口标记(TUNEL)技术和Bcl-2、Bax免疫组化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碱性磷酸酶(B-SA)法染色,比较正常儿童和成人与大骨节病儿童和成人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因子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KDB儿童关节软骨中层凋亡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关节软骨显著增多(P<0.01);成人KDB关节软骨凋亡阳性细胞分布以表、中层显著(P<0.05)。②KDB儿童关节软骨表、中层Bcl-2、Bax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关节软骨中的表达(P<0.01),其中表层最高。③KDB成人关节软骨各层Bcl-2、Bax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关节软骨中的表达(P<0.05),其中表层最高。④KBD成人关节软骨各层凋亡细胞、Bcl-2、Bax阳性表达率均较KBD儿童显著增高,且Bax的表达较Bcl-2表达增多。结论KBD成人关节软骨凋亡细胞、Bcl-2、Bax阳性表达率均较KBD儿童显著增高,且Bax的表达较Bcl-2表达增多。  相似文献   

3.
Kashin-Beckdisease(KBD)isanen-demic,chronicosteoarthropathy.Themostofcase-controlstudiesandtrialsofpreventionforKBDinlatelytw...  相似文献   

4.
大骨节病软骨细胞发生坏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综述大骨节病软骨细胞发生坏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方法采用文献调查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有关大骨节病与关节病的研究现状。结果大骨节病核心家庭有家庭聚集性趋势,患者软骨除表现有深层软骨细胞坏死外,还表现有软骨细胞过度凋亡和去分化;与骨关节病比较,大骨节病尚未开展STR多态性、软骨胶原基因和基因芯片方面的研究。结论应采用STR多态性、软骨胶原基因、基因芯片技术深入研究大骨节病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5.
人微小病毒B19及硒与大骨节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人微小病毒B19(B19)感染和硒与大骨节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及荧光法检测大骨节病病区儿童血清B19DNA和红细胞硒含量 ,并与非病区健康儿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大骨节病病区儿童血清B19感染率显著高于非病区儿童 ,红细胞硒含量显著低于非病区儿童 ,低硒营养状态的儿童B19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硒水平的儿童。结论 我国大骨节病病区存在着B19感染的流行 ,低硒可能是B19感染发生和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TheParvoviridaeareafamilyofsmallDNAviruseswithsingle stranded ,lineargenomesapproxi mately 5 0 0 0nucleotides(nt)inlength .Theyinfectavarietyofhosts ,includinginvertebrates ,birdsandmammals ,butonlyparvovirusB19ispathogenictohu manbeing .Theagentwasfirstrecognize…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病区粮及硒对软骨胶原代谢的影响,采用低硒大骨节病病区粮,病区粮加硒和非病区粮喂养大鼠66d,观察了低硒KBD病区粮和硒对软骨Ⅱ型胶原合成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病区组Ⅱ型胶原甘氨酸、丙氨酸等疏水氨基酸含量较非病区组增高,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含量降低。病区粮加硒后上述变化可得到部分纠正。②病区组软骨Ⅱ型胶原脯氨酸和赖氨酸羟化程度分别较非病区组降低6.4%和7.7%。加硒组较病区组脯氨酸羟化程度增高9.4%,但赖氨酸羟化程度未增高。③病区组Ⅱ型胶原电泳迁移率及对胰蛋白酶敏感性与其它组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采用手部X片及尿液生化指标分析,观察硒硫和单纯硒防治大骨节病的效果,籍以探讨硒硫在大骨节病防治及发病学上的相互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硒和硫不具有协同作用;硒硫合用与单纯补硒无明显差异。作者认为尿液生化指标可作为综合判断大骨节病及其疗效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大骨节病和腺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腺病毒感染与大骨节病(KBD)发病的关系。方法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PCR)检测KBD病区和非病区儿童全血及KBD患者血清接种软骨细胞的腺病毒DN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KBD病区和非病区儿童血清腺病毒IgG抗体。结果KBD病区KBD儿童、病区对照组儿童和非病区儿童全血腺病毒DNA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34.92%和28.57%,腺病毒Ig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8.29%、65%和68.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BD患者血清培养细胞腺病毒DNA的PCR结果均为阴性。结论KBD病区和非病区儿童腺病毒均有较高的检出率;KBD的发病和腺病毒感染可能无直接病因学关系。  相似文献   

10.
1.大骨节病不同病情学令儿童尿中肌酐含量不同。 2.大骨节病不同病期儿童尿中肌酐含量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其中只有进展期患儿尿肌酐含量明显低于非病区儿童。 3.大骨节病肌肉代谢障碍主要表现为能量代谢失调。尿肌酐含量减少的发病机制被认为与肌细胞中线粒体内cp合成减少有关,影响cp合成减少的因素可能有①肌酸合成减少;②ATP生成减少;③CPK同功酶活性改变。大骨节病患儿肌肉萎缩现象似属于消耗性分解并非坏死性质,其机制可能与机体在疾病状态下对具有ATP酶活性的肌球蛋白的需求增加有关。 4.外环境的低硒因素很可能就是大骨节病肌酐代谢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3岁123例大骨节病儿和84例病区健康儿4年连续观察发现,123例大骨节病儿中有100例(81.3%)有干骺端改变,其中1~4年干骺端自愈率分别为22%、43%、57.8%、73.6%,头两年内自愈者占自愈人数的76.8%,2~6岁自愈率为92.9%,7~10岁为66.7%,11~13岁为20.5%,有骨端改变者81例(66.9%),4年观察中骨端无1例自愈,好转者仅6例(7.4%),不变者31例(38.2%),恶化者44例(54.4%),近端指间关节与指宽比值异常者31例(25.2%),其中12例持续不变,2例转为正常,17例由正常变为异常;指长与掌宽比值异常者有2例,无新异常者发生。84例健康儿近端指关节与指宽比值、指长与掌宽比值均正常,也无新异常者发生。由以上结果可见,干骺端自愈率高,速度快,骨端无自愈者,好转率也低,二者作为观察指标均存在一定问题,作者认为,干骺端作为评价防治效果指标最好设内对照,并需其它指标作佐证,而近端指关节与指宽比值可能是这方面的定量性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Kashin BeckDisease(KBD)isachronic ,trans formative ,endemicosteoarthrosis ,pathologicallycharacterizedbychondrocytenecrosisofjointcarti lagedeeplayerandepiphysealplatecartilagehyper trophiclayer .Duringthecourseofetiologystudy ,manyscholarshavefoundthatimmunedisorderdoexistin patientswithKBD ,forexample ,the“DLD”(Death Life Death) phenomenoninchon drocytenecrosisandnecrolysis ,andthe“chondro cytegobbets”responses .Sincethe 1980 ,immunestatusofKBDwasfitfullyinvestigated .Acommonconcl…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真菌毒素环境反应基因在大骨节病(KBD)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中的表达谱差异,探讨其与KBD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5例KBD成年患者和17例正常对照个体外周血样品,提取总RNA。采用Agilent全基因组表达芯片、单基因表达分析和基因集富集表达分析技术(GSEA),比较真菌毒素环境反应基因在KBD患者和正常对照个体外周血中的基因表达谱差异。基因表达芯片数据采用RT-PCR进行验证。结果①T-2毒素、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镰刀菌烯醇、黄曲霉毒素B1、赫曲霉毒素A和胶霉毒素相关的11个环境反应基因在KBD患者和正常对照个体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表达率>2.0或<0.5),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凋亡、免疫炎症和蛋白合成与修饰等。②真菌毒素相关的11个环境反应基因在KBD患者外周血中显著上调(P<0.05),功能涉及细胞凋亡、外环境刺激反应、生长发育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结论多种真菌毒素环境反应基因在KBD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异常。真菌毒素可能通过影响相关环境反应基因的表达,诱发软骨细胞功能障碍,导致关节软骨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克山病 (KSD)和大骨节病 (KBD)两病病因至今尚未明了 ,特调查病区粮食真菌及其毒素在两病病因中的作用。方法 用病例对照研究结合实验病理学验证以探索粮食内可疑致病真菌及其相关毒素质量与两病发病的关系。结果 ① 40 2份小麦内培养出的优势菌为链格孢霉 ,其检出率与两病发病之间未见统计学联系 ,未培养出镰刀菌 ;② 2 4份小麦和 2 3份小麦面粉样品内未检出 1 1种镰刀菌毒素中的任一毒素 ,1 4 3份小麦、玉米样品内未检出AOH、AME和ZEN ;③化学纯品T 2毒素 (1 0 0 μg·kg- 1BW·d)致雏鸡KBD模型实验和链格孢霉培养粮 (含AOH 6 5 1 9μg/ g饲料 )致雏鸡KSD、KBD模型实验 ,均未见动物心肌损害和软骨损害等 ;④T 2毒素和MON实验组内 ,检出小型猪关节软骨OC—Ⅲ型损害 ,后一结果对KBD病因研究的参考价值需待更多工作之后才好判定。结论 病例对照研究和实验病理学综合结果不支持两病病因镰刀菌毒素中毒说和链格孢霉毒素中毒说。建议多家协作 ,重复粮食真菌及其毒素的检测 ,以便对两病真菌毒素病因说作出最终评价。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同位素衍生物分析法及整体示踪法等核医学手段,分别测定了各组大白鼠血浆铁蛋白、血浆非饱和铁结合力(UIBc)、~(55+53)Fe 对各有关组织的24小时参入率及24小时内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病区粮组的血浆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病区组(P<0.05)、血浆 UIBC 显著低于非病区组(P<0.05);病区粮组的血浆~(55+59)Fe24小时回收率显著高于非病区(P<0.01)、软骨24小时回收率则显著降低(P<0.01),通过24小时动态观察,发现病区组动物肾、骨、软骨内~(55+59)Fe 的代谢水平及速率均较非病区为低,而血浆则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结果提示:病区粮因素可导致大白鼠体内铁的积聚,骨、软骨铁代谢速率降低;病区粮加硒后能显著改善这一病理变化,硒有加速铁在大白鼠体内代谢速率和经肾脏排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PD筛查量表分值在老年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及筛查帕金森病的效度。方法 以PD筛查量表为筛查工具 ,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筛查西安地区 5 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帕金森病患者 ,计算PD筛查量表分值的百分位数与均值和年龄、性别分布及不同分界值筛查PD的特异度、灵敏度及预测值。结果 共完成PD筛查量表 4844人 ;PD筛查量表的分值在 5 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呈明显偏态分布 ,其偏度系数为 5 .44± 0 .0 4 ,峰度系数为 34.86± 0 .0 7;男女各年龄组PD筛查量表分值的中位数均为零 ;性别、年龄对PD筛查量表的分值均有影响 (P <0 .0 1 ) ,随着年龄增大 ,PD筛查量表分值的均值逐渐升高 ;以分界值 >1时 ,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 ( 89.5 % ,99.5 % )。结论 在老年人群中进行帕金森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时 ,PD筛查量表是较为有效的筛查工具 ,取分界值 >1为较合适的筛查分界值。PD筛查量表筛查的结果不能取代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发硒水平(<0.100,0.101~0.150,>0.150mg/kg)的大骨节病病区儿童血清酶和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显示:3组病区儿童血清酶谱表现一致,其中ALP,GOT和LDH明显高于低硒非病区儿童,提示病区儿童特有的血清酶谱似乎并非由低硒导致。而各组x线检出率与发硒水平不呈负相关关系,也提示除低硒外的其它因素与本病发生和发展有关。本实验中发硒水平的差异与病区儿童血清锰、铜、铁、铬、镉、锌等6种元素含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大骨节病4种病因学说的同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 研究大骨节病的始动病因。方法 对大骨节病既往的生物地球化学说(低硒说)、水中有机物中毒说、粮食真菌毒素中毒说3种病因说及我们发现的病毒病因说进行同步研究,探讨该病的始动病因。结果 生物地球化学说(低硒说)、水中有机物中毒说、粮食真菌毒素中毒说均不是大骨节病的始动病因。大骨节病的病因模式应该是与环境条件下的生物毒素中毒(低硒条件下的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有较大关联性。结论 大骨节病的始动病因可能是低硒条件下的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1.本文采取以儿童尿硒含量作为分组指标,首次注意到病区和邻近非病区中都存在着两部分人群即低硒与非低硒儿童。他们肌酐代谢的特点不同,凡低硒组儿童尿肌酐含量普遍低于非低硒组儿童,而且,尿硒与尿肌酐含量之间存在着高度正相关关系。 2.本研究根据不同硒水平儿童中大骨节病发病率不相同的事实,首次推导出低硒与发病率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两次考察所得ED_(50)均为2.0μg/24h尿,故而认为在评价低硒对机体影响时应考虑到低硒量的概念是必要的。 3.本文从六个方面分析了低硒与肌酐代谢的关系,根据研究所得,目前已可初步肯定二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低硒是儿童肌酐排出量减少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大骨节病患儿、非患儿、服硒病区儿童及其非病区儿童的血浆、尿硒和硒的肾脏血浆廓清率,结果表明:病区儿童血浆、尿硒明显低于非病区儿童,但硒的血浆廓清率无显著性差异,病区反而有增高趋势;服硒病区儿童尽管血浆、尿硒升高,但血浆廓清率并未相应增高;同一病区的患儿不但尿硒低于非患儿,而且血浆廓清率亦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