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广东是我国第一海洋大省,建设海洋强省和文化强省是广东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战略目标。十二五规划实现的关键靠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广东高校党建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党建内容与形式,普及海洋文化,强化海洋意识,构建科学海洋观,输送爱党爱国爱海洋的高素质人才,加快推进广东海洋强省和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  相似文献   

2.
在悠久的海上丝绸之路上,随着广东贸易的频繁、市场的扩展,逐渐形成了具有冒险精神、坚韧意志、灵活头脑、求变求新,善于捕捉商机的海商群体.广东海商群体在海洋商业活动的探索和创造中,留下了大量海商文化的物质遗存和精神成果.广东海商文化中敢为天下先的开放意识,兼容并包的多元意识,勇立潮头的创新意识,已成为广东发展的不竭动力.对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广东海商展开研究,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概略论述了和谐海事在广东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广东海事经济存在的问题,并简要分析了面临的重大机遇,对广东海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交通网络设施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人流、物流、能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主要载体,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高铁战略通道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战略需求,有利于我国资源安全保障,有利于开拓国际产能合作市场,有利于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和资源型城市转型.高铁建设拉动产业经济发展,所打造的通道和枢纽经济,为实现高铁与区域经济、国土开发融合发展创造条件.交通外在经济效益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和完善可为国家政策出台,为投资决策、规划决策、组织管理及管制调控等提供科学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国际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一个国际性问题.各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由于所处国家的国情和历史阶段不同,采取的方法各异,但仍存在一些具有共性的做法.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国际经验,来探寻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全面打响"大力促进广东经济发力的双引擎"战役的"决战":广东将于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协调发展理念。近年来广东深入实施珠三角优化发展和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昔日欠发达的粤东西北地区和内生动力愈发强劲的珠三角一起,共同成为广东经济发力的"双引擎"。据了解,早在2013年7月,广东  相似文献   

7.
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进程中,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增加,能源和资源供给不足,环境容量有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问题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成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香港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到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及广东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粤港两地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香港国际运输为龙头、广州和深圳为重要补充、珠江三角洲集疏运紧密结合的跨境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去年,香港港口吞吐的集装箱和机场的货物有70%以上来自珠三角:粤港两地货运车辆跨境作业年达到1000多万架次。粤港两地的物流量越来越大,经济关系可谓唇齿相依,兴衰与共。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日新月异,如何在有限的资源面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使城市发展与经济、环境和资源相协调?如何实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基于这些问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越来越凸现其重要性.温家宝总理批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使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有增长活力的部门和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使档案数字化建设提上了日程,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也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这就是档案数字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任广育 《交通标准化》2012,(14):149-15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已成为新的经济发展潮流。基于对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的简单介绍,对低碳经济角度下的公路交通的认知评价进行了论述,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着本质的区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丰富,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性和实践性.我国要从根本上扭转为生产而发展生产,盲目追求GDP的增长.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更加注重关心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旅游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对旅游人才的高质量需求,本文结合五项修炼理论建构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两创”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提出了“两创”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快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在现有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各种运输方式的静态技术经济特征,并提出了在特定需求规律下,结合特定的运用条件,分析运输方式可实现的动态技术经济特征,体现物量均衡和经济均衡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型和资源循环型的新兴生态工业经济.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它是以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原则,通过实现从国家发展战略,社会的运行机制,到全社会各层次主体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及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全方位地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的转变,达到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实现社会、经济系统的高效、和谐、物质的良性循环,达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目的.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重庆市特殊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实际情况,对重庆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重庆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现状,通过大量调研工作,系统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不同的养护管理模式,进行了方案比较与分析;推荐了适合重庆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模式,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成果对于确保重庆市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在广大农村地区产生较为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高铁是区域快速综合交通网的主骨架,作为城市间高效快捷的出行方式,为提升通道客运能力和缓解既有铁路货运压力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高铁对城市可达性、要素市场及空间结构的影响等3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高铁对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影响研究的主要成果,归纳总结了共性结论和存在的分歧。通过分析高铁对城市可达性变化的程度和可达性变化在不同区域之间是否平衡,揭示高铁(网络)对城市间出行需求的直接影响。城市可达性的改善进一步重塑生产要素的区域空间分布,加速资本和人口流动,促进产业发展和就业改善,并对土地和住房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市场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给城市宏观经济发展,特别是高铁站区空间重构带来重大机遇。系统评估高铁对城市经济空间结构的影响,能够为管理部门高铁投资决策、规划建设及影响评估等提供参考。最后,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并基于新时代背景展望了有待开展的若干重点研究方向:一是将城市群视作新的利益集合体,研究高铁投资的经济效益、收益分配和高铁开通后对城市群经济发展和要素空间分布的影响;二是探究高铁通勤行为对城市资本、人口和土地等要素市场的影响,剖析车站选址和票价变化等影响高铁通勤的关键性因素;三是考虑城市间高铁竞争与合作博弈行为和客货混跑模式对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影响的新变化;四是运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分析高铁对城市经济微观层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要正确制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策略,必须明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但目前两者的关系仍缺乏确切论证.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检验了我国的五种运输方式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到各交通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9.
交通运输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地区发展的先决条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要正确制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策略,必须明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但目前两者的关系仍缺乏确切论证。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采用Granger关系检验模型,检验我国5种运输方式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到各交通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0.
现行宪法经济条款自1982年以来已作了三次修改,但与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实践和理论创新相比,仍显相对滞后,有必要根据十六大精神作进一步修改。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应改善和优化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确认股份制经济的地位、明确支持私营经济发展。应平等保护不同所有制财产。在删除一些计划性、阶段性、政策性条款的同时,将完善宏观调控、加强经济监管、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和健全经济法制,确定为经济工作基本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