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综合运输规划理论的基点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为了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分析了现有综合运输理论由于无法体现需求者对运输供给多样化、多层次的要求和不同条件下运输供给满足程度的差异性,难以解决交通运输面临的提升运输能力、可持续发展、实现本质目标、协调发展等问题,提出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是形成综合运输规划理论的基点,强调以需求为主导,结合特定的运用条件,分析运输方式实现的技术经济特性,能够体现物量均衡和经济均衡的有机统一,属“动态技术经济特性”。  相似文献   

2.
高艳红 《交通标准化》2011,(22):143-145
基于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和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借助于耗散结构理论,研究综合运输通道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特性的开放系统。通过对综合运输通道结构的分析,实现综合运输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合理竞争;满足人们出行与货运需求;不断完善和提高各种运输方式适应环境的能力,实现通道内外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施毓凤 《轨道交通》2007,(10):85-86
以洋山深水港为例,分析了内陆集装箱的各种运输方式,应用技术经济比较方法比较了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合理性,并从价格角度研究了公路与铁路的合理运距,指出从运输方式合理分工的角度来看,海铁联运的运距应在500km~600km以上。  相似文献   

4.
基于网络的运输通道客运流量分配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各运输方式的经济技术特征,构建了运输通道的时空运营网络来表示各运输方式的竞争性.认为旅客的时间价值(VOT)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旅客的广义出行费用取票价和时间两个参数,运用城市交通分配网络均衡思想,提出基于网络的区域运输通道多交通模式客流分配模型,建立了用户最优和系统最优两个目标函数,并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用一数值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分析了模型对政府和运输经营企业决策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研究旅客运输对于商品空间流动的影响,从而探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优交通方式组合. 传统的空间均衡模型只考虑货运价格的因素,而忽略了商务旅客运输对于区域间贸易的作用. 本文在传统的空间均衡模型中加入旅客运输的约束,提出了客运支撑系数的概念,构建了一个包含旅客运输的空间均衡模型. 新模型克服了传统空间均衡模型缺点,考察旅客运输对于货物贸易的支撑作用,从时间花费角度说明客运可达性对于货物贸易的影响. 并结合算例,分析不同的交通方式组合对区域间贸易量和均衡价格的作用和影响. 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合作和贸易发展既需要便宜的货物运输方式,也需要快速、可达的旅客运输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研究旅客运输对于商品空间流动的影响,从而探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优交通方式组合. 传统的空间均衡模型只考虑货运价格的因素,而忽略了商务旅客运输对于区域间贸易的作用. 本文在传统的空间均衡模型中加入旅客运输的约束,提出了客运支撑系数的概念,构建了一个包含旅客运输的空间均衡模型. 新模型克服了传统空间均衡模型缺点,考察旅客运输对于货物贸易的支撑作用,从时间花费角度说明客运可达性对于货物贸易的影响. 并结合算例,分析不同的交通方式组合对区域间贸易量和均衡价格的作用和影响. 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合作和贸易发展既需要便宜的货物运输方式,也需要快速、可达的旅客运输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综合运输体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照各自的技术经济特征和比较优势,共同构建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和布局合理的,能够更好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要求的交通运输有  相似文献   

8.
综合运输体系是相对单一运输方式的运输体系而言,是交通运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各种运输方式按照其技术、经济特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形成的布局合理、连接贯通、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综合体。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了加快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的重大任务。实行大部制改革,组建交通运输部,为新时期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带来了难得机遇。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京沪运输通道内出行者的交通选择行为,表明出行者在交通方式选择决策时呈现明显的多用户特征.基于多用户多准则随机用户均衡理论构造了综合运输条件下的交通方式分离模型.以京沪运输通道的客运市场为例,分析了各种因素变化时,不同交通方式的客流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物流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运输是物流系统的基础功能要素之一.统计资料表明,运输成本是物流成本的最大组成部分,占到50%以上,所以,运输合理化是物流合理化的关键,如何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决策就显得尤为重要.运输决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根据运输商品对运输时间与运输条件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使企业花最少的成本在最少的时间内把货物从一个地方安全运送到另外一个地方.主要是对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进行论述和比较分析,对于合理选择运输方式,降低企业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益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的成立为契机,围绕“综合交通基础理论与基础平台建设”主题,阐述了交通发展的综合化、一体化趋势,以及交通与经济、能源、环境以及科技创新的关系。指出不仅要对交通技术进行综合,也要对行政管理进行综合。分析了系统科学对智能交通研究的启示,以及综合交通中的相关影响因素。结合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管道不同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枢纽内部不同换乘方式的综合,城市交通中不同出行方式的综合等,探讨了复杂大系统理论在综合交通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建设综合交通基础平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技术提升促速度提高为背景,研究运输速度对客运业的影响.首先,系统回顾了历史上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速度的进步,以及助推速度提高的技术支撑;其次,以运输速度丰富内涵为切入点,从运输速度可靠性和快速性两个维度分别探讨了未来客运市场的基本特征;第三,在未来不同运输方式提速的背景下,明确各运输方式在不同客运市场的功能定位,并分别构建不同出行方式的效用函数和乘客广义出行成本函数,进一步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和Logit分担率模型研究未来速度提升对不同客运市场交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影响乘客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全过程“门到门”速度,全过程“门到门”出行时间包含在车时间和节点时间.其次,不同运输方式速度提升,换乘效率提高和节点时间压缩均可能影响不同客运市场的交通结构;在短距离客运市场,压缩端点时间对交通结构影响更为显著;在中长距离客运市场,提升运输速度可以显著改变交通结构.设计速度250 km/h的高速铁路与民航竞争的临界距离不到800 km,但高铁设计时速提高到350 km/h时临界点可望推至1 200 km.第 三,在城市内,运输速度的可靠性对于通勤通学客流影响显著.第四,科技是速度提升的重要支撑,但也应关注技术实现背后的经济性和市场购买力.第五,研究与速度相关产品的差异化定价是助推企业提供高质量出行产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以技术提升促速度提高为背景,研究运输速度对客运业的影响.首先,系统回顾了历史上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速度的进步,以及助推速度提高的技术支撑;其次,以运输速度丰富内涵为切入点,从运输速度可靠性和快速性两个维度分别探讨了未来客运市场的基本特征;第三,在未来不同运输方式提速的背景下,明确各运输方式在不同客运市场的功能定位,并分别构建不同出行方式的效用函数和乘客广义出行成本函数,进一步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和Logit分担率模型研究未来速度提升对不同客运市场交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影响乘客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全过程“门到门”速度,全过程“门到门”出行时间包含在车时间和节点时间.其次,不同运输方式速度提升,换乘效率提高和节点时间压缩均可能影响不同客运市场的交通结构;在短距离客运市场,压缩端点时间对交通结构影响更为显著;在中长距离客运市场,提升运输速度可以显著改变交通结构.设计速度250 km/h的高速铁路与民航竞争的临界距离不到800 km,但高铁设计时速提高到350 km/h时临界点可望推至1 200 km.第 三,在城市内,运输速度的可靠性对于通勤通学客流影响显著.第四,科技是速度提升的重要支撑,但也应关注技术实现背后的经济性和市场购买力.第五,研究与速度相关产品的差异化定价是助推企业提供高质量出行产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虑了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不同客运方式之间的客流分配,以及在同一种方式中不同服务方式之间的客流分配问题,建立了随机用户平衡配流模型。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了乘客与客运部门两方面的利益,构造了一个三层规划模型以得到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制定客运价格的优化策略模型。既保证乘客的出行费用最优,又能使总的客运需求在不同的运输方式之间合理的分配。  相似文献   

15.
赵健强 《城市交通》2010,8(5):18-21
公交方式之间相对独立发展不利于资源节省和乘客快捷换乘。首先对公交系统整合的特点及优势进行了分析。公交枢纽站作为公交系统整合的重点,其规划和设计已经成为制约或促进公共交通系统快捷、高效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提出公交枢纽站规划应坚持公交整合、车站上盖物业和人车分流的原则,并针对公共汽车、出租汽车、乘客和公交枢纽站对道路交通流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规划目标。最后,从布局设计、环境、乘客及运营设施、乘客信息等方面提出公交枢纽站的设计原则,并以公交枢纽站中公共汽车首末站设计为例,通过图示的形式给出设计案例。  相似文献   

16.
2008���й��ۺϽ�ͨ�ṹ����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以2008年我国综合交通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交通体系发展的基本趋势;结合对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和印度等典型国家经济与土地资源条件和客货运输结构等指标的比较分析,研究了我国综合通体系结构的合理性;探讨了合理优化我国客货运输结构的基本手段和对策。研究认为:经过20世纪后期道路与民航系统的建设,中国的综合交通体系21世纪以来已进入第二次结构调整时期;作为一个人均资源不足的大国,在不断提高各种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同时,应发挥不同客货运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和政策杠杆的引导作用,积极致力于优化客货运交通结构;重视城市化、机动化背景下的一体化城乡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特别是城市与枢纽地区的信息服务与接续运输组织,真正建立高效、可持续的国家城市间综合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17.
旅客运输体系的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比较分析了中外旅客运输体系的演变过程、一般规律及中外旅客运输体系模式的差别,并对其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影响旅客运输体系演变的基本因素是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和不同时期旅客运输需求及其变化,国情是形成不同国旅客运输体系差别的根本因素。因此在选择旅客运输体系模式时,既要把握世界旅客运输体系演变的一般规律,更要认清本国的国情,从而才能形成合理的旅客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综合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城市群一级又缺少明确的管辖主体,不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的城市群交通规划之间无法衔接、配套,并且城市群交通的发展还日益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等新的问题,迫切需要城市群交通规划在理念、方法和技术上有新的突破. 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思想方法,从投资效应、运行效益和布局导向效应三方面分析了交通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反馈关系;构建了交通系统与城市群发展的因果关系流程图;界定和描述了主要的子系统及函数关系;探讨了该方法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制定城市群综合交通规划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我国公路客运站场建设营运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在公路客运站场经济属性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和其他行业的先进经验,提出不同条件下适合采用的公路客运站场建设模式,为指导我国公路客运站场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