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贵阳市贵安新区天河潭桥梁工程,对碗扣式支撑架立杆内力发展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翼缘最外侧碗扣式脚手架立杆上部轴心压力高与下部,在立杆最底部出现受拉情况需要设置抗拔构造。立杆上部内力变化幅度上下测点变化趋势相同,斜撑交叉点下面为受压状态,斜撑交叉点上面为受拉状态。支架翼缘下方立杆,立杆轴心越靠近立杆底部越小,在箱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出现拉压交替现象,翼缘下方立杆,压力越靠近内侧压力越大,翼缘下方立杆上部压力越靠近外侧越大规律。  相似文献   

2.
基于OpenSees平台建立了钢管混凝土拱桥动力分析有限元模型,并与Midas Civil模型前五阶自振周期进行了校核.通过一条强震记录下的增量动力分析得出,拱肋3/8和5/8跨径处截面附近横撑单元最先屈服,并获得了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横撑非线性发展规律.分析了横撑构件采用线弹性和双线性两种本构模型时,拱脚、1/4截面和拱顶等拱肋关键截面的内力、位移结果,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比对.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中承式拱桥在横桥向强震作用下,拱顶及拱肋与主梁连接处附近横撑均屈服.横撑采用双线性与线弹性本构模型相比,拱脚内力变化不大,拱肋1/4截面内力及拱顶内力和位移均减小,且随着横撑屈服单元增多,减小趋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考虑不同加载方式与下翼缘宽度, 对3根带混凝土翼板的圆管翼缘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 分析了试验梁的抗弯承载性能与破坏形态; 基于试验梁的抗弯特征, 推导了组合梁屈服弯矩和极限弯矩简化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 试验梁均发生典型的塑性弯曲破坏, 稳定性良好; 达到极限承载力时, 梁端处上翼缘钢管与混凝土翼板相对滑移均小于0.43 mm, 试验梁体现了良好的协同工作性能; 随下翼缘宽度的增加, 试验梁刚度与承载力增大, 对于下翼缘宽度分别为150、260、300 mm的试验梁, 其屈服弯矩的比值为1∶1.44∶1.55, 极限承载力的比值为1∶1.31∶1.40;随着试验梁承受弯矩的增大, 当中性轴上升至混凝土翼板时, 钢管混凝土处于受拉状态, 可不考虑钢管与内填混凝土的套箍效应, 而当塑性中性轴位于上翼缘钢管混凝土内时, 可不计入该套箍作用对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影响, 但其可促进延性的继续发展; 试验梁的位移延性系数均大于3.35, 延性较好; 屈服弯矩、极限弯矩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比值分别为1.02~1.04、0.96~1.03, 吻合良好, 因此, 所出提出的简化理论计算公式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4.
论文以实体工程为依托,在试验研究基础上,运用ABAQUS软件分别对三种不同基层材料组成的路面结构建立模型,分析其力学响应特性。结果表明沥青面层处于受压状态,基层底面处于受拉状态,土基顶面处于受压状态;三种基层路面结构纵向拉应力均大于横向拉应力,且乳化沥青冷再生层的路面顶面弯沉值和拉应力最大,能较大程度地将荷载及应力分散,表现出明显的柔性基层的特性,具有很好的抗疲劳性能,对于防治反射裂缝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5.
悬臂浇筑施工梁段的划分 悬臂浇筑是在桥墩两侧逐端对称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张拉预应力索筋,移动机具模版[挂篮]继续浇筑下~段。划分节段长度时应充分考虑梁段混凝土重、挂篮重、平衡配重以及施工荷载产生的内力.故每个节段长度一般3~4m,  相似文献   

6.
丁然 《交通标准化》2014,(13):134-137
对于某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的预应力拱式梁桥,为确保施工过程中桥梁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始终处于容许的安全范围内,以及成桥状态符合设计要求,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了监控。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有:线形监控、主梁断面应力监控、温度监控、混凝土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7.
钢-混双面结合梁负弯矩区抗弯强度计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钢-混双面结合连续梁负弯矩区抗弯强度进行了研究,并对梁截面塑性中和轴位于钢梁腹板、钢梁受压翼缘及混凝土受压翼缘的几种可能出现情况,分别推导得到了负弯矩区抗弯强度计算公式。初步了解和认识了这种新型结构的性能,有利于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相似文献   

8.
为综合解决传统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混凝土桥面板自重偏大和负弯矩区易开裂的问题,引入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华夫板代替普通混凝土桥面板,提出一种新型组合梁—装配式UHPC华夫型上翼缘组合梁. 以某典型3跨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3跨连续梁整体和中支座区域梁段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荷载工况下新型装配式UHPC华夫型上翼缘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分析了UHPC华夫型上翼缘关键设计参数对该新型组合梁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比研究了组合榫型剪力槽与栓钉型剪力槽对该新型组合梁受力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在恒 + 活组合作用下,中支座负弯矩段华夫型上翼缘纵肋底缘和面板最大拉应力均小于配筋UHPC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当UHPC华夫型上翼缘纵、横肋宽90 mm、高200 mm,纵肋间距700 mm,横肋间距600 mm,面板厚60 mm时,UHPC华夫型上翼缘受力较为合理;组合榫型剪力槽更适用于新型装配式UHPC华夫型上翼缘组合梁.   相似文献   

9.
波形钢腹板箱梁底板剪力键通常存在上翼缘,上翼缘的存在及配筋密集导致混凝土浇筑不密实。基于超声CT(计算机断层扫描)测试技术,考虑延时修正,采用迭代重构算法(SIRT算法)识别不同区域的波速,测试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底板角钢剪力键部位的混凝土密实性。研究结果表明,超声CT测试技术能够图形化显示测试区的混凝土波速场,可直观判别测区混凝土缺陷的分布范围;采用A1~A10共10个发射测点和B1~B10共10个接收测点,单个测区测得100组数据的超声CT测试方案,能有效反演测区的混凝土波速场,即能有效识别混凝土材质的不均匀性;4个测区的测试结果表明所测桥梁的相应部位混凝土浇筑较为密实,无混凝土浇筑不密实现象。研究可为波形钢腹板组合桥梁的施工质量评估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圆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纯弯力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基于合理的钢材和核心混凝土拉压本构模型,利用截面分层法对钢管混凝土纯弯构件弯矩-曲率进行全过程分析,建立了钢管混凝土实用组合抗弯刚度、极限抗弯承载力等计算式和钢管混凝土组合梁单元弯矩-曲率全曲线实用计算方法,通过3根钢管自密实混凝土和1根钢管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试验研究,考察了混凝土强度和含钢率对构件纯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受弯构件受压区钢管对混凝土产生约束套箍作用,受拉区钢管处于双向受拉应力状态,提高混凝土强度对提高极限弯矩作用不明显,而增大含钢率对提高极限弯矩作用较明显,并且与分层法相比,组合单元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减少了截面分层,提高了程序的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PC梁及钢一砼组合梁在材料利用率上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组合梁.将小径CFT构件紧密成排布置在钢箱梁受压翼缘,同时在受拉区布置预应力筋.理论分析表明新型结构有着十分优越的力学特性,不但可以提高梁的极限强度,而且可以更充分利用高强预应力筋,同时截面可以做得更小,重量更轻.  相似文献   

12.
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桥具有自重轻、施工速度快等特点,但在开口钢箱与混凝土桥面板形成组合作用前,钢梁在施工阶段的稳定性可能成为控制设计的因素。文章以跨径25?m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桥为对象,运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在最不利施工阶段的整体稳定及局部稳定进行参数分析,研究表明,开口钢箱设置单斜撑式上口平联能有效增强侧向扭转稳定性;为保证开口钢箱的整体稳定性,钢箱间侧向横撑的合理间距范围是1/3L0~1/2L0;当平联节间长度与箱梁开口宽度之比β小于6时,可满足钢箱腹板局部稳定性要求;翼缘的宽厚比bf /tf的取值范围在7≤bf /tf≤12时,可满足钢箱翼缘局部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型钢混凝土梁受弯刚度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平截面假定和型钢混凝土共同变形假定,推导出型钢混凝土梁刚度与钢筋混凝土及型钢刚度的迭加关系.利用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刚度计算的有关公式,在对中和轴位置和考虑型钢受拉翼缘影响的裂缝间钢筋应力不均匀系数等进行近似处理后,给出了型钢混凝土梁刚度计算公式及其简化公式.给出的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桥梁工程中普遍采用的宽翼缘预应力混凝土板桥,在满足施工和使用阶段正、斜截强度和结构刚度及构造要求等约束条件下,以上部主梁的造价为目标函数,并以梁的高度、底板宽度、悬臂长度以及预应力筋面积等为设计变量,利用优化方法中的内点罚函数求解该预应力板这一具有高度非线性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一座主跨150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工程依托,对上部箱梁进行了正截面抗弯、斜截面抗裂、斜截面抗剪、主梁刚度等计算;对下部构造中薄壁墩墩身、承台、桩基础等进行配筋计算,得到了受力较优的成桥状态。该桥的设计为今后同类桥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混凝土T构温度效应和开裂问题,基于某客运专线黄河铁路特大桥混凝土T构部分,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桥梁上部结构模型,计算分析在日照影响、极端温度荷载两种荷载工况下钢桁架应力及混凝土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度荷载作为结构设计的控制荷载对超静定结构的影响明显,钢轨和扣件的约束会对桥梁结构温度次内力的大小产生重要影响;在线性温度荷载作用下,钢桁-T构组合结构桥梁的桁架杆件和主梁截面的应力大致呈线性变化;在极端温度荷载作用下,截面最大应力发生在1/4跨处,达到1.26MPa,且V形斜杆总是一端受拉一端受压。  相似文献   

17.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斜梁桥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将获得不同的成桥内力状态,钢束二次效应对结构的影响也不同,结构的长期性能也随之变化。采用梁格法建立多梁式预应力混凝土斜梁桥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模拟不同施工过程的进行计算分析,发现采用不同施工方法实现的结构成桥后的内力和变形差异很大;支座反力的分布也有较大的差别。成桥后钢束二次效应对结构的内力和反力的影响也较大,因此在设计选择斜梁桥施工方法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8.
何轩  周建庭  贺倞 《交通标准化》2011,(22):159-162
以多点支撑加固坦拱桥技术为依据,选取重庆市某区县三种具有代表性净跨径和矢跨比的空腹式坦拱桥为依托工程,通过大量有限元建模分析,研究这三种跨径坦拱桥采用多点Y形支撑加固技术时,在同一支撑点Y形斜撑角度不同的条件下主拱圈内力的改善情况,寻找出该加固技术加固这三种跨径坦拱桥的理论最优斜撑角度,对今后的加固设计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索塔大跨度下横梁常采用分层浇筑施工方法,在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临时张拉部分预应力,调节下横梁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状态。以某斜拉桥H形索塔为依托,建立施工阶段有限元模型,对下横梁施工进行全过程分析。重点明确下横梁与支架之间荷载分配情况及临时预应力张拉数量控制要求,对落地式斜腿钢桁支架进行优化设计,并验证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及临时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某箱肋拱桥主拱圈出现了大量的裂缝,荷载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刚度偏低、冲击系数偏大。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增设拱肋之间的斜撑以增强横向联系,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并结合空间梁格有限元模型分析对比了加固前后的拱圈内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增设斜撑后,活载内力将下降20%左右,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