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结合个体停车行为和意向调查数据,对影响停车个体选择提高停车场服务水平方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初步确定出影响停车个体选择改进方案的特性变量及相应的取值方法,建立停车场服务水平改进方案选择的MNL模型。模型的标定结果可供停车设施规划决策人员参考,在资金、土地、人力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解决车辆停车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停车场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选择合适的停车设施,不仅能满足停车需求,也能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首先阐述了停车设施的分类及特点,在分析停车设施选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停车设施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采用灰色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不同区域适宜的停车设施进行优劣排序的方法和步骤。然后,针对独立停车场建设项目,研究了采用客观条件逐层递进分析法选择合适的停车设施的步骤,构建了完整的停车设施选择综合评价体系。最后,以南京湖南路商业区附近一拟建停车场项目为例,利用该评价体系得出其适合采用机械式停车设施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用户均衡条件下3类停车设施收费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模拟多类停车设施运营(收费定价)竞争以及出行者的反馈行为,建立了基于用户均衡条件的路外、路内停车场和停车换乘设施等3类停车设施的收费定价模型.上层优化模型模拟停车运营者以利润最大为目标的停车费定价决策,下层用户均衡条件描述出行者以个人出行成本最小为原则的旅行选择行为,包括方式、路径和停车设施的选择.采用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算法来求解该非线性规划问题.设计算例对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考虑多类停车设施运营竞争对停车收费定价最优解有显著影响,并且可能导致较低的停车收费水平和较好的交通需求管理效果,如人均出行的交通拥挤成本降低,停车换乘方式分担率提高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停车问题,尤其是校园停车问题日益严峻。针对高校在城市外围的新校区,文章提出了划分多功能区研究停车特性的理念,剖析了各功能区的停车特征及停车设施特征。并以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的机动车停放实测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高校校园的不同类型功能区车辆停放时变特性。选取单位时间利用率、单位时间周转率、长时停放比例、泊位外停车比例4个指标进行停车场评价,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停车者泊位选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多功能区的停车时变特性因功能区特点而异,又同样因作息时间产生变化,高校校园内停车者泊位选择的首要影响因素是步行距离。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校园停车设施优化策略,包括停车设施位置选择、配建形式、配建指标和共享停车。  相似文献   

5.
明确各类停车设施的经济属性,是解决目前停车规划实施难的战略性政策研究。针对传统停车规划中停车经济属性不明晰的问题,基于经济学的角度分别研究了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城市公共停车场和路内停车位的经济属性。提出配建停车和路内停车设施具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属性,而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偏向私人产品范畴,具有商品的属性。因此应确立以市场化、企业为主的原则推进城市公共停车场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针对城市公共停车设施的产业化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提出从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向市场为主体的产业化发展路径,强调停车的土地出让政策、收费政策以及后续的建设政策都应围绕其经济属性制定。  相似文献   

6.
城市中心区停车泊位供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了城市中心区停车泊位供应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停车设施供应与停车需求关系模型以及停车设施供应与路网容量平衡关系模型,并对合理确定城市中心区停车泊位供应规模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城市中心区静态交通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停车换乘可靠性是决定停车换乘设施能否成功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度量基于地铁的停车换乘可靠性,考虑了道路网上旅行时间不确定性、停车设施内搜索泊位时间不确定性和地铁车站等车不确定性,定义了“换乘可靠度”和“方式可靠度”.利用随机网络均衡分析方法模拟小汽车出行者以个人旅行时间最小为原则的旅行选择行为,包括方式选择、路径选择和停车设施选择.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和相继平均法求解均衡模型,并设计算例验证了不确定性对停车换乘分担率的显著影响.算例还分析了地铁发车频率、停车设施容量和总需求强度等因素对停车换乘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昆明居住区开发、机动车数量、停车价格和停车管理等方面简要分析昆明居住区停车现状。以昆明某居住区的停车设施规划为例,对居住区停车设施的规划进行探讨。结合昆明实际情况,对居住区停车设施规划提出建议,探索适宜昆明居住区停车设施规划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路段及停车阻抗的停车换乘系统优化平衡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合理地选择停车换乘设施,以路段及停车总阻抗最小为优化目标,选取路段饱和度及停车换乘设施可用性作为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服务于停车换乘者停车行为的系统优化平衡模型,利用Hessian矩阵证明了模型解的唯一性,归纳了模型求解步骤,求得各个停车换乘设施的分配停车量。通过具体算例,求解了位于同一区位的3个停车换乘设施的分配停车量分别为259、340及421 veh,系统优化平衡模型所需数据量较小,求解步骤简单,与停车诱导系统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停车产业化政策分析及建议——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引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停车场的建设,推进停车场建设的产业化发展,是城市停车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分析影响停车产业化发展因素的基础上,对路外停车设施的建设成本和相关政策效果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在现有的投资政策环境和经营条件下,各类停车场建设均难以吸引社会投资;除土地价格的因素,无论减免其他任何费用,都无法有效降低投资回收期、提高内部收益率。根据定量、定性分析结果,提出促进停车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以及阶段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路内停车是城市公共停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路内停车定价对于提高停车场使用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均有积极作用. 本文微观上分析车辆停放的选择过程,结合车辆停放者的行程时间、停车场搜索时间、停车等待时间、出口时间和停车场自身费用,建立当前停车场的选择效用函数. 通过效用函数建立了车辆停放者的概率选择模型,通过考虑停车选择的约束条件,在提高整个停车设施使用效率的前提下建立路内停车定价模型. 结合容量加载方法进行求解,并给出铜陵市路内停车定价优化模型的实例,实例证明了模型和算法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科学合理地规划路内停车,不仅要求规划工作步骤科学,而且,宏观上要求路内停车占整个公共停车比例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文章分别分析了路内停车需求影响因素和路内停车供给约束条件,并把这些因素进行了量化.通过综合考虑影响路内停车需求的各种因素和路内停车供应的各种约束条件,在供需平衡的约束条件下建立非线性优化模型,并对其算法进行了分析探讨.最后将模型应用到铜陵市实际项目规划中.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嘉善县城市核心区路内停车泊位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问题,对路内停车泊位的布局规划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城市核心区路内停车泊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嘉善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划,阐述嘉善停车战略目标和路内停车设置流程,最后提出了嘉善城市核心区近期和远期路内停车的布局规划及相关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苏州市汽车南站的停车行为调查,分析停车收费、停车后的步行距离、停车场使用的方便程度以及停车目的等对停车行为的影响,确定停车者停车的效用函数,建立分析停车者停车行为的多项Logit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韩光  杨介榜 《城市交通》2012,10(6):53-57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处理好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的关系,在新城(镇)土地利用规划阶段做好停车规划,特别是路内停车规划,尤为重要。首先分析了路内停车带设置位置及车辆停放方式。然后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建立路内停车总量规划模型,并给出了路内停车规划的一般原则。最后以藤桥镇总体规划(镇区范围)相关数据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设置路内停车泊位后,藤桥镇道路饱和度均在0.7以下,处于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16.
城市路内停车设置规模非线性优化模型及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达到路内与路外停车的合理匹配,减小停车成本,从路内停车带与路外停车场匹配关系入手,分析了车辆停放者选择停车场行为,分别量化了路内车辆停放者和路段车辆出行者的社会成本,综合考虑路内停车对道路交通流延误的影响、绕行距离、收费差额以及个体时间效益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停车成本整体最小的路内停车带设置规模优化模型,设计了求解模型的内点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与设置路内停车带之前相比,优化后停车平均绕行距离减少了63.0%,停车综合成本下降了37.3%,可以看出路内停车带规模模型能够优化路内与路外停车之间匹配关系,使停车系统综合成本最小。  相似文献   

17.
路内停车对非机动车交通行为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路内停车影响下的非机动车越线占用机动车道的行为,采用寿命分析法对越线行为和非机动车流量数据进行建模. 提出有效流量概念描述越线行为发生概率同非机动车流量间的关系,并以此衡量路内停车对非机动车交通行为的影响. 根据越线行为发生情况将流量数据定义为删失数据与完全数据,并分别采用非参数法和参数法进行模型估计. 结果显示,路内停车对非机动车越线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会降低非机动车道的有效流量,增大越线行为的发生概率,有效流量分布同非机动车道宽度具有正相关性. 研究结果有助于评价路内停车对非机动车的影响,并为路内停车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定量描述停车者对居住区共享泊位的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将停车者的个人属性与出行属性作为效用变量,将居住区共享泊位停车和路内就近停车作为选择肢,建立二项Logit模型。分析表明:个人月收入、停车时长、额外步行距离、费率差等为影响停车者选择居住区共享泊位停车的显著影响因素,其中额外步行距离和费率差对共享泊位选择概率的影响程度更大,较低层次的个人月收入变化对共享泊位选择概率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9.
美国城市停车政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  张晓东 《城市交通》2011,9(4):53-60
为借鉴美国城市停车政策从充分满足需求到停车需求管理转变的成功经验,回顾了美国城市停车政策的发展历史,并对21世纪以来美国城市停车政策发展的新趋势进行解析.指出城市停车政策对出行方式选择和城市空间环境规划设计具有重大影响,进而对城市交通拥堵、空气质量、土地开发密度、街道活力、步行交通环境等产生影响.最后,针对当前中国城市...  相似文献   

20.
城市中心区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研究停车选择行为并评价停车管理手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前景理论建立驾驶员停车选择行为,构造战略层智能体及战术层智能体,利用多智能体仿真软件Starlogo对停车选择行为进行仿真实验,通过设定不同的情景评价停车管理政策和措施的效果.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在调查区域内调整停车费率可以优化停车系统的资源利用水平,而通过设置路内停车场可以进一步缓解停车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