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以人绒毛膜为检材,提出玻片粘附解离法检测ABO(H)血型物质。同时对绒毛膜的取材条件及保存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结果表明:本实验方法与目前国内报道的人绒毛膜ABO(H)血型物质试管检测的方法相比较,取材用量少(2~4 mg),操作简便,对孕早期进行亲子鉴定有实用意义。检材在冷藏保存情况下,检测时限可达三个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用PCR SSP法鉴定胎儿、新生儿血型及基因型。方法 用PCR SSP法检测 5 6例 16周以上孕妇的胎儿、新生儿脐血红细胞基因型 ;用常规法检测双亲及胎儿、新生儿血红细胞ABO血型。结果 用PCR SSP法检测出全部 5 6例脐血ABO血型及基因型 ;PCR SSP法检测出的子代血型与由父母血型按孟德尔遗传规律推测的子代血型符合率达 10 0 % ;用常规法检测脐血ABO血型 ,检出率为 87.5 %。结论 PCR SSP法检测子代ABO血型方法可靠 ,且可鉴定出其亚型  相似文献   

3.
我们采用益黄胶囊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既往因Rh母儿血型不合娩出新生儿患溶血症史的15名孕妇进行防治,对其服药前后血清免疫性抗体效价的变化及娩出新生儿发病情况进行了观察。资料及方法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标准:1孕妇既往有死胎及新生儿溶血症分娩史。2夫妇Rh血型不合,孕妇为Rh阴性,丈夫为Rh阳性。3孕妇血清免疫学检查符合下列标准:①部分中和定量coombs试验≥1∶64。②溶血素≥1∶8。③抗体滴度胶体法IgG抗D或抗E≥1∶64。符合以上标准的15名孕妇,在首次娩出新生儿患溶血症之前,5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60例血型不合输血反应分析,对其原因、临床分型、诊断步骤和防治原则进行了讨论。41.66%属责任事故,31.67%属配血方法不完善,26.67%属经验不足,故建议“五双制”配血输血制度和双重配血法。本文并提出三型三度临床分型法,强调早期进行透析治疗是抢救重度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珞巴族ABO血型系统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中国珞巴族人群ABO血型系统遗传多态性及与其他 19个族群间的遗传关系。方法 采用玻片法检测并分析了西藏地区珞巴族 12 1人份ABO血型分布 ,应用网络生物信息资源 ,收集西藏昌都、林芝、拉萨、山南、日喀则、那曲藏族 ,青海贵南、黄南、西宁藏族 ,甘肃藏族 ,云南丽江藏族 ,内蒙古蒙古族 ,宁夏回族 ,陕西、河南、山东、福建、广东汉族 ,广西壮族等 19个族群的相应资料 ,计算他们间的遗传距离 ,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珞巴族ABO血型系统中 ,有较高的基因频率r(0 .7370 ) ,p为 0 .1911,q为 0 .0 973。遗传距离分析显示 ,珞巴族与南方壮族距离较近(0 .0 5 79) ,其次为云南丽江藏族 (0 .0 6 92 )和西藏林芝藏族 (0 .0 84 4 )及西藏、青海其他地区藏族 ,最后与中国其他主要民族汉、蒙、回族聚在一起 ,聚类分析与遗传距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珞巴族在遗传上与藏族的关系近于其他主要民族  相似文献   

6.
<正> 肿瘤与血型的关系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人报告、A型与胃癌之间有重要的联系。但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患者本人的血型抗体有无关系?本文就100例各种肿瘤患者(包括A.B.O血型)的血型抗体作了检测,正常人(健康献血员)50例(A.B.O血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 材料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2342例孕妇进行了Rh血型检查,其中375例疑有血型抗原免疫者进行了血清免疫抗体测定。结果,检出Rh阴性孕妇13例,其中2例血清中存在IgG抗D抗体。对孕妇进行Rh血型及免疫抗体测定,可为Rh新生儿溶血病的产前诊断和治疗提供诊断依据,并对孕妇围产期及以后的输血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由于我国人D(Rho)血型抗原阴性者仅有3/1000,故D(Rho)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在临床上少见。而由盐水性抗D抗体引起者国内尚未见报道,但其重要性不应忽视。自从史、唐等人报道类B抗原以来,对解决配血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有所启示。我们在协助外院工作中曾遇到一例盐水性抗D抗体。因患者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在盐水介质中发生  相似文献   

9.
用我们改良的特异性红细胞粘连试验对50例食管鳞癌的A、B血型抗原进行了研究。由于已往该试验都是在不染色切片上观察,有时难予辨认癌细胞或细胞巢,故我们在抗原反应之前将切片作美兰染色。观察后以5%福尔马林和5%戊二醛的PBS固定切片,然后行H E染色,这样切片可长期保存。50例食管鳞癌标本中之正常上皮均为血型抗原阳性,然47例之癌组织却呈不同程度的血型抗原丢失,完全丢失者28例,部分丢失者19例。将癌组织中血型抗原丢失情况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性、局部转移、淋巴细胞浸润及纤维性间质增生进行比较,发现血型抗原丢失的程度与癌的分化高低呈负相关关系,而与癌的浸润性、局部转移、淋巴细胞浸润及间质增生无明显关系。我们认为癌组织血型抗原丢失可能是随着细胞癌变而来的去分化现象,癌细胞可能丧失了合成这种抗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用淀粉/琼脂糖混合凝胶平板电泳法对42例孕早期绒毛膜及其父母血液的乙二醛酶Ⅰ(Glyoxalase Ⅰ)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西安地区298例献血员红细胞GLOI进行了分型调查。42例绒毛膜中38例显示出GLOI的三种普通表型:GLOI 1—1型、GLOI 2—1型、GLOI 2—2型,其酶活性与血液无明显差异,其余4例经反复电泳,未能显示出GLOI活性区带。西安地区GLOI的三个普通表型分布为:GLOI 1—1型4.36%、GLOI 2—1型27.85%、GLOI型2—2型67.79%,其基因频率为GLOI~1=0.1828,GLOI~2=0.8172,识别能力(DP)值为0.4610。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以Y染色体特异重复序列Y1.1、Y1.2和SRY基因编码区P1、P2为引物,分析了用孕妇外周血进行胎儿性别诊断的可靠性,并与绒毛样本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孕妇外周血时,Y1.1,Y1.2引物的诊断符合率为75%;P1、P2引物不能扩增出Y特异DNA序列。而用绒毛样本时,两种引物的诊断符合率均为100%。结果提示:孕妇外周血PCR技术用于胎儿性别诊断尚有待改进,而采用绒毛样本进行胎儿性别诊断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诊断超声经腹照射子宫内孕囊对人早孕绒毛细胞DNA的影响。方法  60名拟行人流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照射 1 0min组和未照射组 ,各 3 0例。取绒毛组织后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和3 2 P标记Alu探针打点杂交法定量检测绒毛细胞DNA单、双链断裂。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显示 ,照射组与对照组绒毛细胞单、双链DNA的量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诊断超声宫内照射孕囊 1 0min ,未引起人绒毛细胞DNA单、双链断裂 ,提示未引起绒毛细胞DNA损伤  相似文献   

13.
滋养细胞疾病和妊娠绒毛组织中端粒酶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和正常绒毛组织中的端粒酶表达状况 ,探索端粒酶活化在滋养细胞肿瘤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以聚合酶链反应为基础的端粒酶测定方法 (TRAP) ,对不同临床类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及不同发育阶段正常妊娠绒毛组织共 61例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绒毛膜癌及侵蚀性葡萄胎 36.4% (4/1 1 )端粒酶阳性 ,葡萄胎 2 6.3% (5/1 9)阳性 ;早孕 60 d以内绒毛全部 (1 0 /1 0 )阳性 ,此期以后的胎盘组织 (2 1 /2 1 )阴性。结论 端粒酶在妊娠早期以后表达受到抑制 ,其活化在滋养细胞肿瘤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其测定对此类疾病的诊断、预后和疗效评定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荧光法测定61 例孕晚期妊高征患者,20 例同期正常孕妇产前、产后24 h 外周血血小板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血清钙浓度及尿蛋白含量,同时以15 例健康非孕妇女作对照。结果发现,妊高征患者血小板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及非孕妇女( P< 0.01);产后24h 妊高征患者血小板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明显低于产前,高于正常孕妇及对照组( P< 0.05);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血小板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与其血压及尿蛋白呈正相关(r 分别为05、06、093、092, P< 001);妊高征患者血清钙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孕妇及健康非孕妇女( P< 0.01)。提示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与妊高征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导致妊高征血压升高、蛋白尿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采用PCR技术,对50例胎儿组织DNA进行了Y染色体特异的SRY基因扩增。扩增片段长度为250bp。结果显示:32例早孕绒毛DNA中,有17例扩增出特异性片段.15例未扩增出特异性片段,有、无特异性片段比例为1.133:1,接近胎儿自然出生性别之比;18例中孕引产胎盘DNA中8例阳性,10例阴性,与引产胎儿实际性别完全一致。因PCR扩增胎儿SRY基因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早期胎儿性别的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6.
介绍高压琼脂平板电泳测定绒毛组织中酸性磷酸酶(ACP)和脂酶D(EsD)的遗传表型的方法,它能简便快速地区别绒毛组织的这两种酶的各遗传表型。实验表明,此法用于妊娠早期进行父权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Desensitizationisaphenomenonthatthefirstreactiontowardsadrugdecreasedduringoraftercontinuouslyexposure[1] .Now ,theconceptioniswidelyusedtorepresentthephenomenonthatthereactionoftargettissuesorcellstowardshormone ,drugorneurotransmitterisreduced gradually[2 ] .Themechanismofdesensitizationisstillunclear .Itiswellknownthattheeffectsofheart,autonomicneuralsystem ,muscles ,arefadewhenexposuretoacetylcholine (ACh)foraperiodoftime[3] .Atpre sent,manystudiesfocusonisolatedtissuesorcells[1,5,6 ,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