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HBV(hepatitis B virus)感染胎盘和正常胎盘在HBxAg(hepatitis B x antigen)蛋白表达上的不同,探讨HBxAg在HBV宫内感染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4例已证实发生宫内感染的HBsAg(hepatitis Bsurface antigen)阳性孕妇(感染组)和10例正常健康孕妇(对照组)的胎盘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各组胎盘中HBxAg的表达,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HBV感染组的胎盘中可检测到HBxAg的表达,且高复制组(HBV DNA>1×103拷贝/mL)染色吸光度值明显高于低复制组(HBV DNA<1×103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感染高复制组细胞凋亡指数低于低复制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xAg/抗细胞凋亡是HBV DNA高复制孕妇发生宫内感染的可能机制,而HBV DNA阴性孕妇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活化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和同期妊娠的健康妇女绒毛组织中NF-κB p65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检测NF-κB p65的核区与胞浆区比值(FN/FC)以观察其活化情况.结果 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合体滋养层细胞NF-κB表达强度低于正常早期妊娠妇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间质细胞NF-κB表达的FN/FC(0.7602)明显高于正常早期妊娠妇女(0.6977)(t=3.511,P<0.001).结论 NF-κB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合体滋养细胞中的低表达以及其在间质细胞中的过度活化可能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研究流行性出血热 ( EHF)肾组织中肾小球超微结构和细胞表型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多重 PAP法研究 30例 EHF肾组织中肾小球α-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结蛋白 ( desm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的表达及意义 ;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肾小球的超微结构。结果  EHF肾脏仅 4例肾小球显示痕量的 α- SMA阳性表达 ,无 desmin和 PCNA的表达。电镜下观察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不同程度肿胀。部分少尿期病例的个别肾小球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坏死 ,管腔内有嗜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 ,内皮细胞与基底膜间充以低电子密度的物质。结论  EHF肾组织中肾小球主要表现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而系膜细胞和上皮细胞仅表现不同程度的增生 ,肾小球无明显细胞表型的转化。作为全身毛细血管的一部分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可能在 EHF急性肾衰发病机理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滋养细胞疾病和妊娠绒毛组织中端粒酶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和正常绒毛组织中的端粒酶表达状况 ,探索端粒酶活化在滋养细胞肿瘤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以聚合酶链反应为基础的端粒酶测定方法 (TRAP) ,对不同临床类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及不同发育阶段正常妊娠绒毛组织共 61例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绒毛膜癌及侵蚀性葡萄胎 36.4% (4/1 1 )端粒酶阳性 ,葡萄胎 2 6.3% (5/1 9)阳性 ;早孕 60 d以内绒毛全部 (1 0 /1 0 )阳性 ,此期以后的胎盘组织 (2 1 /2 1 )阴性。结论 端粒酶在妊娠早期以后表达受到抑制 ,其活化在滋养细胞肿瘤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其测定对此类疾病的诊断、预后和疗效评定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复制水平HBV血清感染人绒毛膜滋养细胞株JEG-3后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HBxAg)及其下游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探讨HBxAg在HBV宫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对人早孕绒毛膜滋养细胞株JEG-3进行传代培养,将高复制水平乙型肝炎病毒血清(HBV-DNA定量为107~108拷贝/mL)与传代培养的JEG-3细胞共同孵育48~72h;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细胞内HBx-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HBxAg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内HBxAg表达以及细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3(PI3K)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pAKT的表达。结果 HBV感染JEG-3细胞后,在细胞中检测到HBx-mRNA,并检测到HBxAg的表达,同时发现细胞内PI3K及pAKT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xAg/PI3K/pAKT抗细胞凋亡途径是高复制水平HBV宫内感染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6.
对48例胎盘绒毛中细胞滋养层细胞体滋养层细胞和中间滋养层细胞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证实妊娠不同阶段各种滋养细胞对角蛋白的敏感性最强,但特异性差;合体滋养层细胞的hCG和PLAP染色强于中滋养层细胞,而中间滋养层细胞的HPL和EMA染色强于合体滋养层细胞。  相似文献   

7.
诊断剂量超声波辐照人6~9周胚胎,24h后取胎盘绒毛组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合体滋养层和细胞滋养层细胞膜、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有明显亚微结构改变,主要是细胞膜损伤中断;微绒毛膨大变形;粗面內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嵴减少并呈小泡状或不规则膨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HBV preS1蛋白及ASGPR的亚细胞定位及在肝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为研究二者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方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HBV preS1蛋白及ASGPR在HepG2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情况以及二者是否存在共定位;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BV preS1蛋白和ASGPR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在HepG2细胞的胞膜、胞质及胞核中均可见明亮的绿色荧光,表明HBV preS1蛋白弥散分布于肝细胞的胞膜、胞质及胞核中;在胞膜上可见明亮的红色荧光,而胞质中的红色荧光较弱,表明ASGPR主要表达于肝细胞膜上,在肝细胞质中呈弱表达。提示在HepG2细胞的细胞膜上HBV preS1蛋白与ASGPR具有共定位。在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组织中,HBV preS1蛋白在肝细胞的胞膜、胞质及胞核中均有阳性表达;ASGPR不仅在肝细胞膜上有阳性表达,在胞质中的表达率也较高。此外,ASGPR在肝组织中的分布形式与HBV preS1蛋白无明显差异(P>0.05),并且二者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776,P<0.000 1)。结论 ASGPR除介导HBV入侵外,可能还参与了病毒的分泌及胞内运输等其他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9.
survivin蛋白及其mRNA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survivin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20例轻度子痫前期、25例重度子痫前期和20例正常晚孕妇女胎盘组织中survivin蛋向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survivin蛋白主要位于绒毛小叶的合体滋养细胞及细胞滋养细胞,在子痫前期胎盘中的表达较正常晚孕妇女明显降低,且重度子痫前期的表达明显低于轻度;survivin mRNA在子痫前期胎盘中的表达也明显低于正常晚孕,重度明显低于轻度.结论 胎盘组织中survivin蛋白及其mRNA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子痫前期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7例患者肾移植术后并发重症病毒性肝炎的病回进行了分析。发现所有患者均为HBSAg阳性的HBV感染者,2例重叠HCV感染,HAV和HDV重叠感染各1例。表明HBV感染及在此基础上其它肝炎病毒合并感染是发生重症肝炎的主要原因;治疗过程中环孢素A的应用和它所引起的肝肾毒性是移植后重症肝炎发生和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出应慎重考虑HBV感染者的肾移植适应症,有HCV、HDV重叠感染者不宜施行肾移植术。对HBsAg阳性肾移植患者应加强术后肝功能的监测,及早应用保肝药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60例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复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提示重复感染占当时住院肝炎病人的14.8%。在重复感染中,同时感染甲、乙两型肝炎者9例;乙肝抗原携带者及慢性肝炎基础上感染甲肝者41例;乙肝隐性感染免疫后又感染甲肝者10例.同时观察到部分病人重复感染时,HBsAg 滴度下降或消失。并探讨了肝炎复发或突然加重的原因,认为两种肝炎病毒重复感染是肝炎复发或者突然加重的主要因素.故预防HBV 携带者及慢性乙肝重复感染其他肝炎病毒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对25名HBV新感染者和11名无症状携带者粪便中HBV感染性指标进行了观察,在所研究的36人中,72.2%可检出HBsAg,如按检测份数计算, 阳性率为35.2%(57/162)。在HBsAg阳性粪便中24.7%(23/93)可以检出HBeAg.并有2份标本HBV—DNA阳性。由于应用了超速离心技术和单克隆抗-HB_s,电镜下多数标本可见抗原颗粒呈大片聚集,其大小、形态与HBsAg阳性血清中所见无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电针对慢性癫痫大鼠海马新生神经元生长抑素(SS)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电针慢性癫痫大鼠督脉穴位"大椎"与"百会"后海马新生神经元生长抑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海马新生神经元有SS的表达,且电针后的癫痫大鼠表达比未电针的癫痫大鼠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电针可抑制海马新生神经元SS的表达,而SS有致痫作用.由此推测电针的抑痫机制可能是通过海马新生神经元SS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探讨了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肝癌病人HB_SAg和抗-HB_C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抗-HB_S则相反;肝硬化HBV感染模式非常接近于肝癌,HBV总感染率在肝癌和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别。结果提示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有一定联系,但非单一联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ConA活化小鼠脾细胞~(125)I—UdR掺入法,对111例各型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生的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进行了检测,发现:①除急性肝炎患者和无症状HBsAg携带者外,其他各型HBV感染者IL-2活性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0.05),降低程度与临床病型有关;②病毒复制指标(HBeAg、HBV—DNA)阳性组IL-2活性显著低于阴性组(P<0.01)。结果提示IL-2活性的改变在乙型肝炎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克隆并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全X基因表达载体,探讨HBV全X基因对HEK293细胞功能的影响,并比较HBV全X基因与X基因对细胞影响的差异。方法应用基因克隆的方法从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获得HBV全X及X基因,构建带有HBV全X基因与X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及带有绿色荧光基团GFP的重组质粒;细胞转染技术将其分别转入HEK293细胞,RT-PCR及Western-blot技术验证HBV全X基因及X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在细胞内的定位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的变化;Annexin V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TRAP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带有HBV全X基因的重组质粒且目的基因能在HEK293细胞内高表达;表达的HBV全X蛋白主要分布在胞核,而X蛋白在胞质、胞核均有分布;转染HBV全X和X基因后细胞增殖率分别为(0.826±0.002)%和(0.805±0.013)%,显著高于转染空质粒(0.691±0.035)%和未转染对照组(0.681±0.0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HBV全X和X基因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25±3.02)%及(21.34±2.16)%,显著高于转染空质粒(13.49±1.49)%及未转染细胞对照组(11.37±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全X及X基因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X转染组细胞的增殖率、凋亡率及端粒酶活性均高于X转染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全X基因具有促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影响细胞端粒酶活性的作用,其可能通过不同于HBV X基因的细胞内途径影响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从而在HBV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SinceCombes[1] firstlyreportedonecaseoftheHBV associatedmembranousnephropathy (HBV mGN )in 1971,theroleofhepatitisBvirus (HBV)playedin glomerulonephritiswas generally paidcloseattentionwhenitsmechanismwasinvestigat ed .Itremainsuncertainatpresent,however ,howHBVpl…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克隆抗-HBe固相ELISA法检测118例HBV感染者血清中HBeAg特异免疫复合物(HBeAg/IC),结果表明∶HBeAg/IC与HBV复制相关,可作为HBV复制的一种血清学标志,HBeAg阴性、HBVDNA阳性者中,62.2%患者HBeAg/IC阳性,提示HBeAg/IC的形成致使夹心法不能检出HBeAg,这类患者仍可以是HBV野毒株感染,并非均为HBeAg缺陷变异株感染;HBeAg/IC阳性血清ALT异常率明显高于HBeAg/IC阴性血清(P<0.01),提示HBeAg/IC存在与肝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