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地区2001年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利用SPSS软件找出影响各地区消费结构一致性的因素,通过比较,分析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存在明显差异,影响地区消费结构的指标趋于相同,其结论为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及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客货运输弹性、货运强度等交通运输指标的变化.分析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个人交通消费支出绝对量的变化以及占个人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的历史变化,分析交通消费结构与交通发展的关系;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消费结构与交通发展关系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以农民为主体的皖北民众生活极端贫困.首先,农户收入普遍过低,衡之以当时的一般收入标准,其农户绝大部分处于贫困状态;其次,受收入偏低的影响,皖北农户整体消费水平不高;再次,消费结构不合理,满足生存最基本之需的食品支出在农户全年所有费用支出中占有绝对比重,其消费是一种压缩性的节俭型畸形消费.  相似文献   

4.
尝试通过产业-能源关联和能源-碳排放关联两个评价模型,解析兰州市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①产业结构的演变决定着能源消费的基础空间格局;②地区产业结构多元化程度影响着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③兰州市能源消费结构的缓慢变化对减少地区碳排放的增长作用不明显.因此,加快产业结构演变速率,转变能源消费结构,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是有效控制区域碳排放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Ϣ�ص���Դ���ѽṹ�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研究大多是以简单的比例关系结合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评价的客观依据。本文尝试利用信息熵理论以最大信息熵原理为判断准则,研究衡量能源消费结构的定量方法来试图解决这一问题。首先简要介绍了信息熵理论,再在能源消费结构的分析中引入信息熵,并构建了均衡度和优势度指标,用于衡量能源消费结构及其演变,然后利用该方法进行简单实证,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对2001~2006年间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的熵值特征指标的动态分析发现,在只考虑各类能源探明储量为影响因素的简化情况下,煤炭的消费比例并不是制约因素,因此,在此情况下能源规划和发展应该充分重视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清洁利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运用STATA软件对2010年CGSS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用以探讨城乡居民的家庭消费支出对个体阶层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消费支出中的服装支出、交通通讯支出、耐用品支出、非个人自付医疗支出、文化娱乐支出及人情送礼支出对城乡居民的阶层认同具有积极影响,这也反映了消费在阶层认同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还发现:不同于已有研究,个体的阶层认同的他者取向并没有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7.
基于DEA的交叉效率模型在公路建设适应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经济、地域等原因,全国公路建设的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距与建设的适应性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利用基于DEA的交叉效率模型来评价各地区的公路建设适应性情况,结果表明各地区的公路建设适应性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发展,必然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我国国共有30个省、市、自治区,各省、市之问经济发展不平衡,因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策略也不同。我国地区经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策略对交通运输事业及交通高等教育会产生哪些影响呢?笔者拟就这一问题,作点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由于经济、地域等原因,全国公路建设的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距与建设的适应性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利用基于DEA的交叉效率模型来评价各地区的公路建设适应性情况,结果表明各地区的公路建设适应性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交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相关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两者交互发展模型,并进行了参数标定.通过模型的构建,从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差距、社会投资分配、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发展贡献和各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特征,并针对这些特征提出了促进地区均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多孔改性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道路材料,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导致其配合比的设计与普通水泥混凝土存在巨大差异。通过阐述一种较为完整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并在进行大量试验后,总结出一种简单可行的测定孔隙率方法,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申东 《交通标准化》2010,(13):227-229
混凝土强度是影响水泥混凝土结构物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此,总结分析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若干因素,包括:水灰比、水泥、集料、集灰比、养护等,在工程实践中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列车振动荷载对古建筑的动力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的北京地下直径线周边有3处需保护的古建筑文物(Ⅰ-明城墙、Ⅱ-老车站、Ⅲ-正阳门和箭楼),对其进行列车振动荷载下的动力影响研究十分必要.应用列车-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计算得到作用在隧道结构上的列车动荷载,并作为激励作用于动力有限元模型上,通过数值模拟计算,预测评估直径线与既有线列车荷载对周边古建筑文物的振动响应.结果表明,列车振动引起古建筑结构的动力响应随水平距离和竖向距离改变呈规律变化,地下结构以竖直方向动力响应为主,建筑物超过一定高度后,地上结构以水平方向动力响应为主,且地上结构的动力响应高于地下结构;直径线与既有线的列车运营对古建筑产生的振动影响,未超过但接近控制标准,不需特殊减振,应采取适当减振以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留有余量.  相似文献   

14.
水中基础受水深、地质的影响,会增加抢修的难度和时间,是桥梁抢修的关键。现有的水中基础抢修技术和器材,难以满足快速抢修、保障交通畅通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水中桥梁基础抢修的新技术和新器材,即采用浮箱平台抢修水中钢桩基础,并着重介绍了浮箱平台的结构组成、施工方法及结构计算。该浮箱平台结构简单、施工速度快,是一种新式平台结构和新的平台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长臂机械手手臂结构设计中,除考虑强度问题外,还要考虑刚度问题,即机械手在抓起工件后,手臂受力会产生变形,要使机械手满足位置精度要求,必须控制机械手手臂在受力后的变形值,使它在允许范围内。本文采用梁单元的有限元法,着重介绍了截面尺寸不同的长臂机构手手臂的静、动态特性分析程序设计及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是实现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基础设施,一旦发生设备或系统功能性故障极易导致安全事故. 为此,提出了一种功能安全视角下用于高速铁路信号系统风险评估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该方法在改进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的基础上,加强系统威胁场景分析,并建立各场景下风险因素耦合关系. 首先,分析高速铁路信号系统中影响行车安全的5类44个威胁场景,以系统功能安全事故为分析准则层、威胁类别为因素层,构建递阶层次结构;然后,根据主观评价确定结构中各要素权重,结合评语集对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各场景风险值变化动态调整各层级和因素的权重,使评估结果更为真实,且能在安全风险和信号业务间建立映射关系. 最后,通过评估某客专真实安全数据,得到信号系统风险等级较低的结果,与其他方法测评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陈红霞  孙强 《交通标准化》2014,(15):126-131
介绍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结构及其功能,针对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潜在危险分析导致风险的各种原因或因素.介绍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影响安全风险的AHP模型,分析各因素对于系统安全风险的影响权重.分析结果基本反映了当前基于无线通信的CBTC安全风险实际情况,指出强化培训、加强管理、提高技术水平等是减少安全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是一种新型的钢-砼组合结构,由于其良好的受力性能在日本和欧美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优势在于它充分利用了钢和砼的材料特点.而抗剪连接键是能否为结构提供足够完整的组合作用的一个决定因素,本文介绍了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抗剪连接键的受力性能分析与设计计算方法,并介绍了国内首座波纹钢腹板公路桥———大堰河中桥的抗剪连接键的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交通产业的结构组成和影响因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结构层次,分析了交通产业的合理结构和变化趋势,明确了我国交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主要措施,从而从宏观角度建立了交通产业结构的动态优化模型,为我国交通产业的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Because of the complex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research on transportation structure usually based on a simpl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ratio-based relation, which lacks of objectiv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The paper applies the information entropy theory to quantitatively study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law for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structure. First, the transport structure information entropy is proposed, and a balanced transportation structure and dominance indicators is proposed to measure 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law. Based on that, the main driving-force factors are identifi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ith combination of gray relational method. The driving-force factors are: total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comprehensive factor and population. These may provide evidence for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transportation decision-making theory. In the final section, Jiangsu province structural analysis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