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铁线路规模的扩大、乘客规模的增加对地铁运营安全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地铁运营公司亟需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提高作业执行质量,优化地铁运营管理。在对地铁行车标准化作业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构建了行车作业安全标准化检查与评估方案,引入第三方机制完成组织落实。通过对某城市地铁行车作业的第三方安全检查与评估实施工作,评估分析行车作业过程中所存在的关键问题,并结合安全标准化作业执行匹配度论证行车作业质量与可靠性。以期为今后将检查与评估推广至整个线网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评估地铁车站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的大小,文章建立基于离差最大化的地铁车站拥挤踩踏风险评价模型。首先,建立地铁车站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的评价指标;其次,利用离差最大化方法研究地铁车站拥挤踩踏事故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地铁车站拥挤踩踏事故风险评价方法;最后,利用离差最大化模型对地铁车站实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及评价,并得到各车站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的大小及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离差最大化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客观信息对车站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的大小进行分析及评估,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地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全球地铁事故不断发生,因此,分析地铁运营事故的影响因素,制定预防事故相关对策以及突发事故后的救援措施,对于改善地铁运营的安全现状,预防事故和降低事故损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日本东京地铁的防灾措施堪称典范。  相似文献   

4.
变权和相对差异函数在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GB/T50438-2007)及传统综合评价方法在指标分值、隶属度确定和指标权重上存在的不足,引入变权理论和相对差异函数.建立了地铁运营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指标分值,用变权方法调整已建立的指标常权,用相对差异函数确定单因素对各安全等级的隶属度,以优化和显示某些因素在体系中的重要性.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表明,引入的这两种方法不仅可行,而且使评价结果更加合理.该项工作可为我国城市地铁运营安全评价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前天津地铁即将由单线运营转入网络化运营模式,如何充分结合天津地铁线网规划,确定合理的网络化运营模式,确保地铁网络运营的安全、高效,以及如何体现网络化运营模式的社会、经济价值,已成为地铁运营管理面临的新课题。结合天津地铁1号线的运营管理实践经验,分析网络化运营模式对管理体制、运营组织、维修模式、资源共享等方面的要求,为天津地铁网络化运营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地铁车辆检修维护及车辆运行均会造成污染物的积累,给城市雨水管网带来负担;在强降雨天气,雨洪可能危害地铁运营安全。因此,实施低影响发展的“海绵城市”型地铁建设模式,提升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良好“弹性”。梳理地铁廊道的构成,对“海绵城市”型地铁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地铁廊道重要构成中的海绵工程适宜区域及应用需求,并进一步提出设计方法及技术路线。对相关工程的建设、运营安全和城市发展有着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地铁系统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从人-机-环-管四要素角度分析影响地铁系统脆弱性的因素,构建地铁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体系;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构建地铁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体系ANP结构模型;使用Vensim_PLE软件建立基于ANP-SD的地铁系统脆弱性仿真模型,模拟不同方案对地铁系统脆弱性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1)合理增加安全投入,有利于地铁系统脆弱性的减少;(2)运营环境、人的安全意识和设施设备状态是影响地铁脆弱性的最主要因素;(3)ANP-SD模型能较好反映地铁系统脆弱性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和反馈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GB/T 50438-2007《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中的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体系为基础,增加人员安全职业适应性评价指标,作为最高层次的独立安全评价单元,建立人员安全职业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重新确定人员安全职业适应性、安全管理、运营组织、设备设施、外界环境5个最高层次安全指标的权重,并经过一致性检验 运用改进后的安全评价指标,可得到较为客观的地铁运营系统基础安全评价总分,为地铁安全运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URTS)韧性理论,以"系统-扰动"二元为研究对象,从URTS的受灾视角,搜集2007—2018年中国大陆35座城市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阶段发生的事故共计1 911起,对其受到的所有扰动进行归类分析,从事发年份、事故类型、事发城市、制式等方面探究事故发生的规律性。结果显示,运营事故总数在2015年达到峰值后逐年递减;4类事故中,技术扰动事故高频低损,人为扰动事故低频高损;运营历史越长、线网规模越大、制式类型越多、客流强度越大的城市,事故越多,事发频率越高;在各类制式中地铁事故占比最大,近年来地铁运营安全性持续提高。最后,结合事故的规律性,基于4种事故类型,从技术、管理和政策3个维度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铁建设规模和能耗的不断增加,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节能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采用基于回归、筛选和方差的3种方法对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对比发现,3种方法识别出的重要性排序前25%的参数相同但排序有差异,其中方差和筛选方法排序较一致,回归方法差异较大;回归方法的计算效率最高,方差和筛选方法计算时长分别为前者的25倍和3倍;综合考虑参数排序结果和计算效率,基于筛选的方法在该模型上的适用性较好.进而以长江流域的地下二层典型岛式地铁车站为例,分析重要参数在其可能的变化范围内改变对通风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结果显示,室外空气参数对能耗的影响程度高达84%;机械新风量、出入口渗风量和屏蔽门渗风量对能耗的影响分别为43%、29%和12%;设备能效对能耗的影响程度达39%;站内及隧道空气参数对能耗的影响分别为37%和33%.研究结果指出节能设计和运营需要关注的重要参数,为车站低能耗运营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地铁火灾的能量释放事故模型,该模型把地铁系统中存在的能量和危险物质视为火灾的危险源,而能量与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将可能导致地铁火灾的发生。在基于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在地铁火灾的孕育期通过控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来防止火灾的发生,在发生期通过加强对系统设施和人员的防护来降低火灾的伤害与损失,即“屏蔽-防护”的地铁火灾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地铁站域空间内涵的界定,分析了"地铁车站空间"与"地铁站域城市空间"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区别。结合地铁站与城市空间发展相互作用的关系,阐述了城市空间与地铁车站空间、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之间的整体关系,并进一步明确了在地铁站域空间语境下空间设计系统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说明"大客流"状态已逐渐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常态化现象。为了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客流进行更准确的辨识与监控,保证运营安全,尝试将图像技术引入轨道交通的客流辨识与安全管理中:建立客流图像特征值与客流特征值的联动关系,给出客流辨识的函数,并开发客流辨识系统。北京地铁雍和宫站的实际视频数据的辨识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准确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4.
灾害链式演变是重大灾害形成的主要诱因,探明城市轨道交通典型灾害间的链式衍生发展规律对保障地铁运营安全意义重大。基于灾变链式理论和复杂网络理论,对城市轨道交通灾害事件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特征及灾情链式传递规律展开研究;并以地铁水灾为例,构建灾害链演化网络模型;而后采用出入度、子网节点数、所含支链数和介数中心度分析法,对该过程进行风险分析。结论为:在城市轨道交通灾害演化系统中,各类灾害连接紧密、链生性强,传递性高;在地铁水灾演化网络中,车站用电设备故障、隧道结构性能劣化和地下承压水上升是风险控制的关键节点。研究成果为构建地铁运营风险预控与断链减灾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地降低和预防地铁站内涝事故的发生,提出基于组合赋权-VIKOR 的地铁站内涝风险评估。首先,从地铁站降雨情况、挡水能力、排水能力、安全疏散和安全管理 5 个方面,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博弈论思想,将层次分析法与 CRITIC 法所求得的权重进行优化重组;最后,应用 VIKOR 方法的利益值,确定地铁站内涝风险评估等级。将所建立的模型应用于广州地铁 13 号线地铁站的内涝风险评价中,得出各地铁站的内涝风险等级,结果表明南岗站处于内涝高风险水平,并通过制定有针对性措施,保障该地铁站汛期的安全运营。该方法的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为地铁站内涝风险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救援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分析各事故的影响因素,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对系统中应用的两种关键技术(短信平台技术和现场监控技术)进行详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投资增加,近年来,武汉轨道交通建设也飞速发展,城区轨道交通网络逐步形成,地铁保护区也越来越多,这些区域内多存在在建或规划的大型建设项目,其建设过程可能造成地铁结构变形,增加地铁运营的风险,因此,对地铁保护区内结构进行安全监测受到管理部门和施工部门的重视。依托武汉市长江多级阶地典型的地铁保护区隧道结构变形安全监测项目,详细论述地铁保护区变形安全监测的方案设计、实施及控制指标等因素,并通过对比现场监测和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各因素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影响程度和范围。针对武汉地区的地质特征提出地铁保护区应考虑的主要安全风险因素,为降低武汉地区地铁保护区内的工程风险,保障工程安全建设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8.
收集20多年来国内地铁工程施工累计的2 000余项事故案例及对应的经济损失数据,建立迄今地铁工程建设领域数量最多的事故案例数据库,且可持续进行数据的更新。利用事故案例及经济损失数据库,建立定量化的风险等级标准和事故统计分析、预测、风险估计计算模型,从而可根据工程所在的区域、工法、作业类型等条件,定量化估计发生某种类型事故的概率、经济损失和风险水平,有效地解决了地铁工程项目定量化安全风险评估和工程保险行业确定风险损失率的难题。研发基于工程事故案例的定量化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可按地区、城市、线路、工法、事故类型等条件查询发生某类事故的情况资料、发生的频率、经济损失等信息,实现统计分析、推演预测和定量风险估计等功能,并在全国20多个在建地铁城市的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和保险项目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9.
收集分析了64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事件案例,基于事故致因过程分析,提取出28个风险元,并建立事故致因链;运用贝叶斯网络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事故风险互动关系的拓扑结构,对风险互动网络进行影响强度分析与灵敏性分析,结果发现人为与设备因素易引发系统其他风险乃至安全事件的发生,其中信息交互滞后、信号道岔设备故障、制动设备故障这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