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最近江苏省武进县洛阳环保设备厂在有关单位的合作下研制成小型乳化液废水处理车。该车由磁乳、絮凝、油水分离、砂滤、吸附等部分组成。整套装置安装在0.8m~2的手推车上。可以固定或不定点的流动处理乳化废水。经处理后的废水,含油量由处理前的1000mg/L以上降为0.05mg/L以下。COD由原来的1000mg/L以上降至50mg/L以下。  相似文献   

2.
青藏铁路低温生活污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青藏铁路现场条件和技术要求,研究采用基本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的用混凝沉淀膜过滤加催化电氧化的工艺流程,处理水温低达5℃的铁路站区无粪便污水汇入的生活污水。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可以达到《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 93)二级标准。试验表明设备运行稳定可靠,可以满足在高原地区高寒、缺氧、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低温生活污水氨氮深度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折点加氯去除低温生活污水中氨氮的加药量、pH值、反应时间等工况条件以及工程应用设施,结果表明,采用次氯酸钠折点氯化的方法深度处理氨氮,操作方便,反应迅速完全,脱氮率高,出水氨氮1mg/L以下,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车辆段台车高压冲洗和轮对煮洗产生的含乳化油废水,在怀化车辆段设计时采用重力自流经调节沉淀、两级斜管、焦炭粗粒化分离的废水处理工艺单独处理这一部分废水。只要加强管理,经处理后出水含油量中位数低于10mg/L,从而使该段总排放口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以稻壳作为微生物载体进行内燃机车冷却污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NO2^--N质量浓度为129mg/L,NO3^-N质量浓度为58.2mg/L下,出水NO2^-N质量浓度为6.1mg/L,NO3^--N质量浓度为4.9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1%和92.1%。COD的平均去除率为66.2%,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稻壳生物膜反应器的特性,为其在相关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某动车段化粪池实际出水为原水样本,采用SBR工艺重点对COD、氨氮的去除效率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列车集便污水活性污泥法好氧处理曝气时间、DO值、进水主要污染物指标浓度范围等参数。试验表明SBR工艺对列车集便污水化粪池出水中的COD仅有50%的去除效果,曝气时间超过8 h对COD去除效果的提高作用不大;集便污水NH3-N浓度在1 500 mg/L以上时,停留时间为24 h,曝气时间达到12 h,去除率可以达到70%左右;NH3-N浓度为500 mg/L时,曝气8 h,可达到80%的去除效果;SBR反应器对TP的去除率在10%~40%之间。当进水为吹脱稀释原水,COD浓度在1 000~1 500 mg/L,保持DO值在2~3 mg/L,反应周期8 h,能够达到SBR反应器的最佳运行工况,COD去除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7.
以某高铁动车段高浓度粪便污水为设计对象,处理规模为610 m~3/d,进水水质COD为3 300 mg/L,氨氮为1 500 mg/L。采用"厌氧氨氧化-MBR处理"的主体处理工艺,主要包括调节池、IC反应器、高负荷曝气池、一沉池、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和MBR反应器等。详细介绍了工艺流程、各单元主要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及设备配置情况,并给出该工艺的处理效果。此外,对工艺的主要经济指标及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所设计的工艺能较好地处理高COD、高氨氮、低碳氮比的粪便废水,确保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处理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为后续铁路行业处理同类的污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结合实际制备内燃机车用冷却液,通过优选制备去离子水设备,消除了离子交换法出水周期短及再生废液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对冷却液添加剂难溶成份进行高温预处理,使配制操作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9.
采用沉淀-气浮处理再生浆造纸污水,处理水量2000m^3/d。沉淀池进水CDO1500mg/L,气浮池进水CDO936mg/L,出CDO181mg/L,总去除率88%,达到GWPB2-1999《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水解-SBR技术处理高浓度粪便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解SBR技术进行高浓度粪便污水处理的研究 ,分析不同水力停留时间 ( 2~ 4h)及进水浓度 (CODcr为60 4~ 15 81mg/L)下水解池的处理效果 ;分析不同曝气时间 ( 4~ 8h)及进水浓度 (CODcr为 3 65~ 663mg/L)时SBR工艺的处理效果。另外 ,试验研究也表明SBR工艺对粪便污水中的氮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利用JD—1轮轨模拟试验机研究轮轨受污油、污油水混合物和污油水砂子混合物3种油介质污染工况下,不同轴重和车轮速度对轮轨黏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车速为90km·h-1时,污油和污油水混合物工况时的轮轨蠕滑特性相差不大(加水之后黏着系数减小);污油和污油水混合物工况下21和23t轴重时轮轨黏着系数相差较小,而25t轴重时的黏着系数明显比21和23t轴重时的大,但轮轨表面均未出现严重的磨损;在污油水砂子混合物工况下,轮轨黏着系数显著提高,但同时大大加重了轮轨表面伤损;当轮轨受到污油和污油水污染时,轮轨黏着系数均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对门寨隧道DK34+164处隧底发育大型半充填型溶洞,溶洞深44 m,宽度38 m,纵向轴长189 m,容量超过30.0×10^4 m^3,溶洞规模宏大,整体呈条带状分布,溶洞大厅底部暴雨时为一水塘,溶壁可见明显水流痕迹。本文结合本溶洞规模、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对比分析了"弃渣+C20砼"分层回填方案、混凝土圬工回填方案及桥梁跨越方案,经过综合比选,设计采用"弃渣+C20砼"分层间隔回填方案。"弃渣+C20砼"分层分隔回填方案既满足了沉降控制标准,又通过弃渣透水层与C20砼分层分隔回填较好地解决了地下水的引排及大体积混凝土因水化热导致有害裂缝的问题。在溶洞处理完毕经历了10个月放置期后,对本隧底大型溶洞段工后沉降进行了监测,数据显示沉降变形已基本趋于稳定,可满足施作二衬及铺设道砟条件。  相似文献   

13.
沥青乳液加料顺序影响CA砂浆早期强度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化热-时间曲线和电阻率-时间曲线研究沥青乳液加料顺序引起CA砂浆早期强度不同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先加沥青乳液对水泥具有较强的缓凝作用,而后加沥青乳液的缓凝作用较弱,这是导致后加沥青乳液能显著提高CA砂浆早期强度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活垃圾堆酵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建立实验平台模拟垃圾池中的环境,对原生生活垃圾进行一定时间的堆酵实验,得出垃圾水分,堆酵温度及热值随堆酵时间变化的情况,提出堆酵时间对垃圾燃料特性及燃料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入炉焚烧前堆酵时间以48h为宜,这也为我国垃圾焚烧厂制定炉前堆放发酵工艺过程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广州地铁三号线车辆由于列车的编组形式、系统性能等多方面的原因,空压机润滑油乳化现象极其严重。文章通过对空压机油乳化的原因分析,找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措施,并对如何避免乳化现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泥水平衡盾构法修建隧道,在施工阶段会产生大量的废浆,如果废浆没有得到科学、妥善的处理,对环境的污染是无法估计的。本文以新建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工程为依托,结合在城市复杂繁华地区施工场地狭小、泥浆处理难度大等工程难题,对盾构掘进产生的废弃泥浆绿色处理技术进行了适应性研究,分析了综合处理之后泥浆循环利用的应用效果。泥水处理设备、压滤设备及离心设备相结合的泥浆综合处理技术,有效地实现了盾构施工"零排放",为今后类似施工条件的工程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铁路客车垃圾发生特性分析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汝宜红 《铁道学报》1999,21(3):95-99
面对我国铁路客车垃圾的数量持续增加,以塑料包装废物等垃圾组分比急速上升的趋势,迫切需要制定适应铁路客运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客车垃圾治理规划,本文运用环境工程学,抽样调查等理论与方法,分析了客车垃圾的发生主体,时间和空间特性,提出了客车垃圾发生源治理对策,对客车垃圾治理规划的制定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及维修基地生产污水处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及维修基地的生产工艺和实际产生的生产污水情况下,结合对国内已经运行的部分车辆段及维修基地内生产污水处理现状的调研,提出车辆段及维修基地内的洗车及检修生产污水集中处理的方案,以减小投资和管理成本.污水集中处理站的规模以100~150m3/d的处理能力为宜.污水处理工艺宜采用"沉淀--汽浮--过滤"为主,回用水的范围不宜太大.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杭州北站长期堆置的固体废弃物寻求一种适当的处置方法,需要对这些固体废弃物进行定性。依照GB 5085—199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对其进行了危险性鉴别检测,包括腐蚀性鉴别试验、浸出液毒性鉴别试验及急性毒性初筛试验。试验检测结果表明没有一项指标满足作为危险废物的特性条件,排除了危险废物的可能性,从而确定其可以作为一般性固体废弃物处置。  相似文献   

20.
新型轨道吸污装置吸污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扁形喷嘴倾斜吹风和较宽吸嘴吸风构造新型轨道吸污装置,在忽略空气的黏性力和密度变化、射流角度与气流离开轨道表面角度的差异以及吸风对吹风影响的前提下,进行新型轨道吸污装置吸污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临界移动速度均为10 km· h-1时,吸污风量为8×104 m3·h-1的新型轨道吸污装置与吸风风量达28×104 m3·h-1的法国VAKTRAK09系列轨道吸污装置的吸污能力相当;轨道吸污装置的临界吸污能力与临界吹风速度、临界吸风速度和临界移动速度有关,在装置的吹风、吸风速度确定后,临界吸污能力取决于装置的临界移动速度.试验证明,射流角度为60°时吸污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