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解决传统联锁表结构的站场数据修改繁琐,利用联锁表搜索进路效率低的问题,提高联锁系统数据存储便利性和车站进路搜索效率,设计一种采用邻接表结构的站场图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建立新的进路搜索模型。基于邻接表的站场图模型可以降低站场数据维护难度,配合改进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可以提高进路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2.
进路搜索是计算机联锁的核心部分,其准确性及高效性对保证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建立铁路站场结构的有向图模型,将站场进路搜索问题转化为有向图的遍历问题;根据铁路站场简化图的特点,从数据存储结方式和队列结构2个方面改进传统Dijkstra算法,采用广度优先搜索方式,提出以最短路径为目标函数的进路搜索策略;编制仿真程序对该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改进Dijkstra算法能够正确、高效地完成多种类别进路搜索。  相似文献   

3.
在深入研究站场信号平面图的基础上,对站场信号平面图建立有向无环图的模型,阐述一种在有向无环图中动态生成二叉树的进路搜索算法。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通过读取基础站场数据,对站场数据中的信号设备的属性和位置坐标进行分析,用一种方法将铁路信号设备进行位置关联,从而建立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站场型数据结构。提出一种基于站场型数据结构的进路表自动生成算法,该算法是结合有向图的拓扑结构、二叉树、深度优先搜索的一种进路表自动生成算法。本文给出算法的完整描述。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联锁进路搜索算法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站场型数据结构的建立方法,通过深入研究站场型数据结构形状与二叉树的相似性,结合在实际搜索进路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提出了一种基于站场型数据结构的新的进路搜索算法。该算法是结合了二叉树、四叉链表和高度原则的新的进路搜索算法。详细论述了这种算法,并给出了完整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进路搜索是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针对联锁表查表搜索算法耗时多、效率低的缺点,利用A*算法对联锁的进路搜索过程进行优化。首先利用启发函数控制搜索过程的趋向性,以减少进路搜索中遍历节点的数量;其次采用链表优化程序结构,建立搜索节点之间的方向关系,以提高算法的整体搜索效率。为验证算法的功能和性能,搭建测试平台,上位机基于Visual C++6.0编程,设计站场界面作为控制台,联锁进路搜索功能则由STM32单片机实现,站场数据存储在外部FLASH里,单片机通过文件系统读取,进路搜索出的节点数据保存在链表里,并返回给上位机。测试表明:经A*算法优化的进路搜索程序相比其他搜索算法效率更高,尤其是当进路较长或道岔较多时,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联锁进路搜索的现状以及基于图论理论建立的铁路站场控制的图模型,阐述了通过最短路原理实现的铁路站场最优进路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联锁软件的关键技术是联锁软件数据结构的选取和进路搜索算法的优化。针对常用数据结构对联锁软件的制约和进路搜索算法对搜索效率的影响,本文基于站场型数据结构,优化了进路搜索算法,以站场举例为对象,详细论述了采用高度搜索算法搜索基本进路和变更进路的过程,该过程表明高度搜索算法克服了广度和深度优先算法的不足,搜索目标明确、搜索过程高效准确。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进路搜索算法需要有更高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更快的搜索效率,才能满足高速铁路联锁系统的要求。针对这一需求,采用二叉树结构的进路搜索算法设计高速铁路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基于二叉树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其关键部分就是要将信号平面布置图上的信号点建立成二叉树模型。二叉树模型与站场形状有一定的相似性,在设备间的关系上,二叉树模型的结点与站场的联锁设备一一对应。因此,通过站场的平面布置图很容易建立二叉树模型,为编写程序提供方便,同时二叉树的数据结构有利于进路搜索,为选排进路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联锁表编制效率和准确性,设计基于自定义实体的联锁表自动生成软件。使用AutoCAD二次开发接口,读取利用ObjectARX创建的信号设备自定义实体的数据信息;根据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结构特点自动生成站场型数据结构;利用深度优先搜索(DFS, Depth First Search)算法搜索进路,并根据联锁表编制原则,处理进路数据和生成联锁数据。现场试用结果表明,该软件能与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实时交互,快速访问AutoCAD数据库,直接调用其中实体,生成标准格式的铁路车站联锁表及地铁车辆联锁表,准确率超过99%,且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1.
智能服务机器人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研究成果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逐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自主移动作为智能服务机器人重要的智能特征,是保证智能服务机器人实用化的关键。以机器人操作系统(ROS)为基础,对自主移动机器人的架构展开研究,提出自主移动机器人的硬件、软件架构,以该硬件、软件架构为导向,研究基于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的地图构建、定位、导航技术,设计了导航系统框架,提出改进型A*路径搜索算法用于导航路径规划,并在车站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比传统A*路径搜索算法提高约30%的效率,降低了算法搜索时间及复杂度,提高了路径寻优效率,能够满足铁路客运车站内移动机器人定位、导航及路径规划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用环的概念来描述平面图形,用链表来连接环上各点的数据,采用合理的数据结构,巧妙地利用向量之间的各种关系,以特征值为突破口,求出了平面上任意两个几何图形之间交,并,差的运算.通过实例编程,证明这种方法是正确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结合吊钟岩特大桥实际施工情况,对劲性钢骨架拱桥采用改进的平面转体合拢施工技术,再以骨架为支架进行拱上结构施工。大桥采用的平面转动轴心体系由平面转动轴心、内外保险腿和平面环形滑道组成。根据大桥实际结构,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按照桥梁结构实际施工加载顺序,进行结构应力和变形计算。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将大桥一定位置各阶段的应力和变形实际测量值与计算值对比分析,进行应力监控,使实际结构应力和变形均在合理控制范围内。实测值与计算值基本吻合,说明结构应力及变形在施工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施工结果表明,平面转体施工技术对劲性骨架拱桥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摘要:在分析钢轨主要缺陷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引入多元高斯声束模型,结合钢轨形状特征进行了圆形平面探头和矩形平面探头辐射入钢轨内声场的模拟。通过钢轨内部的声场分析模拟,确定各探头的有效检测区域,并对相应的钢轨超声检测工艺开展研究。针对钢轨内部不同位置缺陷进行了超声检测实验,实验结果的A波图显示:轨头内部、轨底及轨腰部的缺陷能够被有效检测,与超声探头声场模拟结果预期能够良好吻合。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轨道精测效率较低的情况,提出一种改进的精测模式。改进模式通过改变全站仪的设站位置,减少设站次数,提高轨道精测的效率。对改进前后模式的精度进行分析,对于2种测量模式,调整量的精度相同。研究结果表明:轨道水平面调整量和高程调整量的精度主要受测量距离和天顶距的影响,其中高程的精度受天顶距的影响尤为显著,而水平角对水平面调整量和高程调整量的影响均较小。通过计算分析可知,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尽量减小全站仪与轨检小车棱镜的高程差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小测量误差对高程调整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列控中心测试,介绍了基于UML状态图的列控中心测试路径生成方法。根据列控中心需求规范建立UML状态图模型;采用改进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DFS)自动搜索有向图得到从初始节点到终止节点的所有路径集合,利用贪心算法构造超串合并测试需求;利用路径集合扩展测试需求集合,最终实现测试路径自动生成;以列控中心改变区间运行方向功能为例,给出测试路径生成方法实现。  相似文献   

17.
从广泛使用的elogP曲线出发 ,按照小变形假设及应力水平和应力路径的研究方法 ,建立可综合考虑土体结构性、非线性、应力历史的增量型本构关系 ;在此基础上建立砂井、砂墙地基在总应力变化非线性变形情况下的固结方程 ,通过按初始条件移动法对其求解 ,建立基于同一深度处平均超孔压相等原则的轴对称砂井地基与平面应变砂墙地基的等效转化公式 ;最后结合一实际工程进行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课题基于GIS应用项目,旨在解决铁路轨道精确、直观、可视表达等核心需求。研究方法:研究依照铁路曲线自身规律,严格遵循科学计算,将铁路行车数据库中的里程、方向信息,转换为空间科学中的坐标信息。研究结果:利用GIS组件MapX和SuperMap在VB环境下实现了轨道空间信息的平面图形可视化,利用OpenGL在VC环境下实现了轨道数据的三维可视化。研究结论:铁路轨道的精确、直观、可视表达,为铁路轨道测图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有较好的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新丰镇编组站改扩建平面布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根据新丰镇编组站衔接线路方向多、客货干扰大、折角车流多等问题,对车站平面布置、线路疏解、交换场设置及房屋集中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新的思路和创新点.研究结论:(1) 在车站两端引入线路数量多(两端各有3条双线引入)的条件下,车站总平面布置力求做到"出入便捷、立体疏解、作业顺畅、减少交叉";(2) 大型编组站结合衔接线路数量、位置和预测作业量,尽量布置为双向纵列三级式,各场、段布局及出入段作业均衡,减少各项作业的交叉干扰;(3) 在全路首次提出了新的交换场布置型式:即交换场交换线一端与驼峰连接,一端与另一系统到达场连接,这样交换场就直接溜放至交换场,集结成组后直接牵引至到达场进行再次解体.这种布置方式较传统的交换场布置既减少了交换车取送车次数,又减轻了多调车场尾部和出发场作业的干扰,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和作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比较现有的区间编码方式和XML索引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Schema的XML索引技术DSBXI(Dynamic Schema-Based XML Indexing).DSBXI充分利用XML Schema建立XML索引,同时在查询过程中线索化查询信息,使相同路径查询无需进行结构连接运算,提高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