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风华 《都市快轨交通》2011,24(3):108--110
从接触网的角度,对单轨接触网在运行过程中受电弓滑板及接触线出现不均匀磨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包括刚性接触网布置方法对磨耗的影响及改进、接触网安装精度对受电弓的影响.在车辆受电弓性能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对接触网的改进,减少不均匀磨耗的出现,改善弓网关系,延长受电弓滑板和接触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对单轨交通接触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受电弓滑板及接触线出现不均匀磨耗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在车辆受电弓性能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接触网布置方法的改进,以及接触网安装精度的提高,可减少不均匀磨耗的出现,改善弓网关系,延长受电弓滑板和接触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介绍在电气轨道综合试验车上自动诊断接触网故障及工作状态的新技术,包括诊断接触导线的磨损,受电弓受到的冲击,离线检测,接触网间相互距离,受电弓与接触导线间的接触力检测等项目.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冬季夜晚寒冷,多雾雪天气.客运专线维修模式为夜间综合维修,其间有相当长的时间没有列车运行,接触导线可能出现覆冰.为了确保列车安全行驶以及接触导线的良好使用,本文针对解决接触网融冰防冰进行分析,提出融冰防冰措施.研究结论:根据覆冰报警感应装置可及时发出除冰信息,实现迅速融冰,避免和降低冰灾事故.接触网融冰采用短路法是简单易行的,并且在接触导线上涂抹防止结冰的材料,可以有效的避免接触导线覆冰;减少由于接触网覆冰导致列车的不安全行驶;减小由于接触网覆冰引起受电弓及接触导线的磨耗,保证乘客的舒适性,因此导线融冰防冰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受电弓的状态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营安全和效率。在日常维护中,检修人员需要对受电弓滑板磨耗程度以及滑板与接触网导线的接触压力进行检测。介绍了一种列车受电弓在线自动检测系统,阐述了其组成、原理和工作流程。该系统可实现对受电弓关键特性参数(如滑板磨耗、中心线偏移、接触压力等)的非接触式检测,提高检修效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刚性接触网两种典型的拉出值布置方式,分析了两种拉出值布置方式下受电弓滑板产生不均匀磨耗的原因。提出了"√"形布置和交叉布置两种全新的拉出值布置方式,使接触线在受电弓两侧均匀对称分布,较好地解决了刚性接触网受电弓滑板不均匀磨耗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架空刚性接触悬挂弓网磨耗异常的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架空刚性接触悬挂在运营中出现弓网磨耗的异常现象,认为无论是接触线的不均匀磨耗,还是受电弓碳滑板凹凸的形状,都是由于架空刚性悬挂接触线相对于受电弓中心偏移值的分布不合理、不科学造成的.在接触网设计时,要对整条线的接触线相对于受电弓中心的偏移值进行综合考虑,使整条线接触线相对于受电弓中心的偏移值分布密度服从正态分布规律,或基本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对于既有线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重新调整接触线相对于受电弓中心的偏移值,使其分布密度服从正态分布规律,或基本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高速受电弓和普通受电弓一样,是由集电头(即弓头)、框架、底架和传动机构四个部分组成。众所周知,受电弓安装在车顶盖上,工作时其滑板和接触网的接触导线相接触,将电流引入机车或动车内。由于接触网是一个重量和弹性都不均匀的弹性系统,其接触导线的高度也不是恒定的,而运行中受电弓底架又不断地受到机车和轮轨传来的机械振动作用,除此之外,还有风和高速气流的空气动力作用,所以,在运行中受电弓滑板和接触导线之间的  相似文献   

9.
大阪地铁刚性接触网检测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大阪市地铁有8条运营线路,部分采用了刚性接触网。在刚性接触网集电系统中,受电弓在T型台架伸展的接触导线上滑动集电,电气设备的设置空间小,适用于小断面地铁。由于接触线相对固定,刚性高,比悬链接触网更容易磨损,所以需要对其位置和磨损情况进行及时检测。对大阪地铁刚性接触网区间的检测,包括了高低、位移偏差、磨耗的测定以及记录等内容,既有线路采用了接触式检测装置,而新建线路则开发了新型非接触式检测装置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0.
受电弓与接触网(简称弓网系统)动态受流是通过滑动接触实现的,因此在弓网运行的过程中势必会带来接触线和受电弓滑板的机械磨耗和电气磨损,因此有必要结合弓网系统运行的实际工况,分析影响接触线和受电弓滑板磨耗的主要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文章基于接触线和滑板的实际磨耗状态,设计一套试验系统,在线测试可能影响接触线和滑板磨耗的技术参数,分析该实际线路中造成二者磨耗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