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有关高速公路纵坡长度的未定性,介绍了美、日两国高速公路坡长限制情况,提出了我国高速公路纵坡长度技术标准值确定的基本思路及有关建议 。  相似文献   

2.
基于交通效率、安全和特定交通组成的纵坡合理坡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用地及地形、地质等限制,纵坡常被迫用到规范推荐的限制值,而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对5%以下的纵坡坡长限制没有进行规定,如何确定此类纵坡的合理坡长直接影响到路段交通安全、效率、工程经济等。通过对已有的纵坡坡长限制研究成果整理分析,提出运用汽车动力学进行坡长计算时,应该考虑汽车坡中换档的情况,并引入适合车型的概念,建议根据道路交通组成的实际情况确定坡长。分析坡长对驾驶员心率增长率、制动鼓温度、事故率的影响,分别确定各影响因素下的最大坡长。最后提出综合考虑交通效率和安全的坡长限制确定方法,并在某大纵坡路段的纵坡论证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合理确定爬坡车道设置条件,采用容量算法对高速公路上坡路段的车辆折算系数进行微观交通仿真研究,得出不同交通组成、纵坡坡度和坡长条件下大型车和汽车列车的车辆折算系数;根据主导车型爬坡性能曲线得到等效坡度-坡长简化计算模型;根据车辆折算系数和等效坡度坡长,利用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分析基于通行能力的高速公路爬坡车道设置条件。  相似文献   

4.
关于公路最大纵坡长度限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对各级公路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但对坡长的计算方法不明确,所以在执行中很难掌握。提出了一种确定公路纵坡受坡长限制的坡长计算方法,供路线纵断面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边坡植草临界坡长的研究对节约建设资金、美化环境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采用田间试验与已建高速公路典型样地调查相结合,结果表明:边坡植草临界坡长的确定与边坡土壤情况、坡面排水方式、植草方式等密切相关.粘土边坡上不同植草方式的植草临界坡长差异较大,相同植草模式的枯土边坡植草临界坡长较砂土边坡大,最长可达9.5 m.实践中应根据边坡实际情况确定防护形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高速公路事故率与纵面线形的关系,基于浙江省内4条高速公路的线形资料和5年的事故数据,通过控制变量,利用SPSS软件建立变坡点,设置频率、坡度和坡长、变坡点处坡度代数差、竖曲线半径和长度与交通事故率的关系模型,得出事故率随纵面线形指标的变化关系,进而提出高速公路部分纵断面设计指标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7.
渝湘高速公路葡萄山隧道右洞于2009年1月9日晚贯通,预计2010年全线将建成通车。葡萄山隧道位于酉阳县板溪乡,是渝湘高速公路上第二特长隧道。其设计为双洞四车道,按上、下行分离式布置,进出口段受地形限制为小净距,最小间距仅有5m左右。右线全长6280m,左线全长6308m,均为单向坡,采用斜井送排式通风,斜井长850m。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高速公路纵坡路段的碳排放规律,以西安绕城高速为依托工程进行现场试验,采用MOVES进行碳排放模拟,并利用试验核算的碳排放数据评估模拟结果。基于MOVES模型得到我国高速公路不同纵坡情况下的碳排量数据库文件,建立高速公路纵坡路段的载重汽车的碳排放模型,并对碳排放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纵坡路段的碳排放量以初速度、坡度、坡长为自变量作多元非线性函数形式的变化;高速公路上坡路段是机动车产生碳排放的主要路段,累计碳排量对坡度i_(上坡_∈[3%,6%]的敏感性居第一位次,对坡长l_(上坡)的敏感性居第二位次,反映出路线设计过程应尽量采用较小纵坡,避免长大纵坡的设计方案;在高速公路下坡路段,累计碳排放对坡度i_(下坡)∈[-3%,-6%]的变化最敏感,坡长次之。  相似文献   

9.
边坡绿化喷播技术应用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王晓东  刘晔  王晓春 《公路》2000,(4):46-49
高速公路的边坡绿化是边坡防护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由于高速公路边坡坡度大,坡面长,土层薄,土壤瘠薄,立地条件极差,利用传统的植建草皮的办法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0.
福泉高速公路莆田路段由于地形限制,路面纵坡小于0.5%,即凹型竖曲线的折点附近,该变段横坡由向外2%单面坡变到向内-2%单面坡范围内。雨中路面排水不力,地面积水10mm左右,影响行车安全及路面结构的耐久性。介绍积水路段采用斜脊式路拱排水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高速公路大中修养护和改扩建工程纵面线形设计提供参考,采用五自由度车辆-道路相互作用分析模型,以微型车和客车为代表车型,根据Newmark-β法编制MATLAB程序进行求解,获得了车辆振动加速度。根据ISO 2631-1标准,以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为舒适性评价指标,分析了错台型、折线型和指数型不均匀沉降条件下车辆-道路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坡长、坡差、竖曲线半径等道路纵面设计指标对行车舒适性的影响规律,最后结合杭甬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车辆行驶速度越大,由道路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振动加速度越大;行车舒适性随错台型沉降台阶高度、折线型和指数型沉降坡度的增大而降低,为保持舒适,高等级公路错台型的台阶高度不宜超过1cm,折线型的坡度变化不宜超过0.3%,指数型的控制标准应更严格;坡长和坡度大小并不直接影响行车舒适性,行车舒适性随坡差的减小、竖曲线半径的增大而提高;在改扩建公路工程中,当条件受限时,在满足视距的前提下,经论证,可适当突破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对最小坡长的限制,按行车舒适性的要求进行纵面线形设计。  相似文献   

12.
赵弘义 《公路》1989,(6):22-26
本文提出了一种坡长限制公式,它与现行标准规定作比较,主要特点是在公路路线设计中,纵坡长度限制采用连续函数。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目前国外及我国公路设计标准中纵断面主要指标的规定,针对轻型高速公路及典型车型,应用汽车行驶理论的动力性能分析,进行轻型高速公路最大纵坡与坡长、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的理论分析,并提出理论建议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驾驶员心率增长率的山区高速长大下坡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车试验,探索在长下坡路段行车影响驾驶员的心理因素,建立心率增长率预测模型。并通过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确立安全评价标准。研究发现:山区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段的坡度、坡长及竖曲线半径对驾驶员心理生理特征有显著影响;建立以累计坡长和曲率为自变量的预测模型,该模型能有效的预测长下坡路段驾驶员的心率增长率;心率增长率低于30%,纵坡路段安全性好,30%~40%安全性较好,高于40%较差。  相似文献   

15.
对山区公路中有代表性的纵坡路段——岚济(岚山头—济宁)公路K198+800和K217+740进行试验观测,根据试验数据确定了山区公路在不同纵坡坡度、不同设计速度和不同速度折减量下的临界坡长,进而提出了最大坡长限制建议值。  相似文献   

16.
受高差控制的山岭区高速公路纵坡设计不同于一般公路,纵坡或坡长超过一定要求而影响交通量的通行时,则须按规定设置附加车道。世界各国多有增设附加车道的要求。我国公路上通行的多是载重汽车,对高速公路的纵坡设计应作多方案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问] 1956年部颁公路设计准则中,最大纵坡坡长限制可达2公里,而1959年公路工程设计准则修改与补充的若干规定中,提出在坡度为≥5%、6%、8%的连续坡长分别为800、500、300米,这项规定不明了,应不应该包括弯道折减值?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拓建高速公路的纵断面设计的两个重要问题:最小坡长的取值和不对称竖曲线的设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存G2公路拓建工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9.
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一些特殊困难路段不得不采用连续长下坡,对行车安全造成较大隐患.结合连续长下坡路段的工程实例,提出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的一些措施和经验,在实施的过程中把握其针对性及综合性,以减少交通事故,提高连续长下坡路段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0.
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受到复杂地形条件的限制,设置连续长、陡下坡路段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改善这种交通状况,提升公路行车质量及安全,山区公路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应设置避险车道。本文针对山区高速公路避险车道的设置条件,重点研究了山区高速公路避险车道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要点,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