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罗宁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机械化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源)宁(德)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黑龙江同江至海南岛三亚在福建境内的一段主线,全长33.7km,按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设计标准,路面结构为:上面层为4cm厚沥青混凝土抗滑层 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1cm厚沥青下封层 3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cm厚3.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 施工工艺流程及主要机械配套(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横向接缝处理—养生。(2)主要机械设备配套根据罗宁高速公路技术规范:水稳基层应用集中厂拌法施工,并用摊铺机摊铺,30cm厚水稳基层分二次摊铺和按日摊铺水稳基层900…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青银高速水稳基层施工过程控制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对原材料技术指标统计分析;对基层施工中各环节技术要点进行梳理,包括级配、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及检测注意事项进行提炼,以期对其他工程项目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依托高速公路水稳基层铺筑实体工程,在相同的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条件下,对振动拌和水稳基层混合料强度提升效果及微观的拌和均匀性进行试验分析。现场检测及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振动拌和芯样相比常规拌和芯样其强度提升近40%,且振动拌和芯样的强度试验变异系数更低。采用SEM扫描电镜对6 h及7 d后的水稳混合料微观形态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振动拌和工艺的水稳碎石混合料,其水泥分布和粗集料裹附更为均匀,水泥结团现象消失,水化反应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4.
《公路》2017,(10)
以湖南省某干线公路大修改造工程为背景,解析再生料在大厚度半刚性基层一次施工成型中的技术要点。以配合比控制为前提,分析了施工配比与目标配比出现差异的原因。通过对拌和料的离析、含水量、摊铺、碾压等关键要点展开分析得出:再生集料易出现细集料偏多现象;与传统分层施工相比,大厚度施工易出现离析;第二遍振动碾压完成后需在基层表面洒水以保证其压实度。施工7d后对基层进行现场检测,其芯样外观完整、表面集料均匀稳定,同时代表弯沉、强度等指标均达到一级重载交通公路水稳基层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厂拌冷再生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利用改性乳化沥青和泡沫沥青作为主要稳定剂的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对冷再生柔性基层进行了结构设计;结合高速公路的试验路工程总结了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及碾压工艺。  相似文献   

6.
温拌沥青混合料(Warm Mix Asphalt简称WMA)是一种环保型的沥青混合料,可以使混合料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拌和、摊铺和碾压。结合丰县火车站与S321、S322连接线建设工程路面摊铺的工程实例,介绍了温拌剂的添加,混合料的运输、摊铺及碾压等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7.
邹太平 《公路》1993,(7):27-28
我局在安徽省312国道汽车专用一级公路路面工程中采用了碾压水泥稳定砾料基层及粉煤灰碾压混凝土层。笔者结合该项工程施工谈点体会,供同行们参考。1 水泥稳定砾料基层施工1.1 拌和目前水泥稳定砾料拌和,主要采用水泥混凝土拌和楼,即交通部新津筑路机械厂生产的稳定砾料场拌设备、西德进口的爱尔巴(ELBA)拌和楼及日本进口的立式混凝土拌和楼。但从整个施工配套设备及固定资产投入来  相似文献   

8.
厂拌热再生沥青技术在广佛高速公路路面大修工程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先淼  朱战良  王欣  何文锋 《公路》2004,(11):131-136
广佛高速公路路面大修项目是全国第一个大规模应用厂拌热再生沥青技术的高速公路维修项目。本文介绍了旧路的再生适用性评价.再生沥青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及其性能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回收料的铣刨和预处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摊铺、碾压工艺及其质量控制等。认为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可以达到普通全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技术和质量标准。可以用于高等级路面。  相似文献   

9.
《驾驶园》2018,(12)
文章首先概述了厂拌热再生技术的主要特点,而后从旧沥青混合料的回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要点,最后简要介绍了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并重点提出应加强温度及摊铺碾压方面的控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碾压式混艇土用作路面面层或复合式路面的下层,国内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施工工艺,并已写入规范;但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在国内使用很少,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施工工艺,规范中也未列入。结合京珠高速公路广韶段扩建工程,针对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拌和设备的选型及拌和技术要求进行探讨和分析,所得结论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强基薄面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使用不久即会发生大面积的早期损坏,针对半刚性基层易发生翻浆唧泥的病害特点,提出了基于碾压混凝土刚性基层长寿命沥青路面的理念。对这种路面结构的设计方法、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基于水稳拌合设备进行的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面板击裂稳板试验路进行研究,得出采用冲击压路机YCT25冲击压实10遍即可到达击裂稳固旧水泥混凝土面板的效果;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面板注浆试验路进行研究,推荐采用声振法并辅以FWD截距法综合确定脱空板,同时得到了注浆材料最佳配合比设计。根据旧路处治情况,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沥青路面罩面结构组合设计、罩面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目标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13.
张东山 《路基工程》2021,(3):143-148
依托连霍高速(G30)吐鲁番至小草湖段公路建设项目路面工程,通过室内试验、工程验证等手段,对吐鲁番地区水稳砂砾基层配合比和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针对全厚一次摊铺的水稳砂砾基层,设计了特制水稳砂砾基层配合比,提出了重型双钢轮与重型胶轮组合的“半遍碾压”工艺,并研制一种薄膜覆盖机具及提出了“封闭固定”养生法。工程实践表明:特制配合比和关键技术成果在吐鲁番地区应用,解决了特高温大风干旱气候环境下水稳砂砾基层施工技术难题,提高了基层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低液限粉性土的路用性能,对石灰和水泥稳定粉性土的混合料配比进行了设计,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和水稳定性试验,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8%的石灰稳定粉性土和5%水泥稳定土满足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基层要求,8%的石灰稳定粉性土水稳定较差,不适合用于水文地质条件较差路段。  相似文献   

15.
废弃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在路面基层中的再生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行交通行业规范为基础,通过与非再生集料的技术指标和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对比,分析了废弃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再生集料的技术指标,研究了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路用性能,铺筑了以水泥稳定再生集料为路面基层的试验段,并对再生集料的生产与使用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集料的技术指标能够满足规范的技术要求,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实践上,废弃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在半刚性基层中的再生利用都是可行的,从而为废弃路面水泥混凝土的重新利用开辟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水泥稳定碎石是路面维修工程中常用的半刚性基层维修材料,具有施工简便、性能稳定的优点,但其强度形成需要较长时间,维修时对道路运营和社会出行造成了较大影响。为在短期内提高修补基层的强度,缩短维修工期,采用硫铝酸盐水泥和自行开发的外掺剂配制了早强水泥稳定碎石材料。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早强水泥稳定碎石24h的强度即能达到基层通车所需的最低强度要求,适用于半刚性基层快速维修。  相似文献   

17.
关永胜  杜骋 《公路》2012,(2):82-85
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新、老水泥稳定碎石的拼接效果对路面拓宽工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乳化沥青、水性环氧黏结剂等材料进行黏结性能比选.研究了新、老水泥稳定碎石纵向接缝室内模拟试验方法,通过劈裂强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指标评价不同黏结剂用量的使用效果.不宜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新老水泥稳定碎石的接缝部位,而应采用胶轮压路机并增加压实遍数.研究表明,水性环氧黏结剂与水泥的混合物是一种良好的新、老水泥稳定碎石接缝的黏结材料.  相似文献   

18.
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阶段是保证路面实体强度的首要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阶段。笔者依据多年的经验并结合多条高速公路的施工监理实践,在广梧高速公路河口至平台B段的施工监理过程中,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阶段,从原材料各个主要因素入手对配合比进行单因素优化设计,找出原材料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主要是抗折强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结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工程实践,对水稳基层振动成型法进行配合比设计,采用了密实骨架型结构的施工工艺,从原材料、施工重点工序进行了控制。结果表明:振动成型法减少了基层裂缝等病害,有效地提高了基层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刘思涵 《公路》2011,(5):192-196
研究了水泥稳定旧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的再生机理,通过强度对比试验和微观结构分析,探讨了沥青和半刚性基层材料对水泥稳定再生材料强度的影响;试验证明随着沥青混合料比例的增大,材料的强度降低;旧集料与水泥水化产物间存在薄弱界面,对强度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