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汽车滑行运动微分方程入手,利用滑行数据,提出了一种计算汽车滑行阻力与速度关系的新算法,又分别计算得到试验乘用车滑行过程中的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和传动系阻力,并且分析了传动系阻力随速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对滚刀在盾构掘进过程中的受力进行了分析,滚刀在复合地层中偏磨的主要原因为阻力扭矩大于转动扭矩而导致滚刀不能转动。阻力扭矩主要由刀箱、土仓及刀盘启动的阻力力矩组成。因此,要减少偏磨就要减小滚刀的阻力扭矩。  相似文献   

3.
应用ADAMS/Tire模块对平板车原地转向过程中的阻力变化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得出转向阻力与转向速度之间的关系,为机构的传动设计和控制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建立客车滑行阻力模型,根据滑行运动微分方程推导出包含滑行阻力系数和滑行运动参数的方程,利用不同整车质量的两组车辆滑行数据求解客车滑行阻力模型中的各系数,并求出滑行阻力。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获得的滑行阻力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起动总阻力距、蓄电池容量对起动的影响,根据经验曲线对某一排量柴油机的标准阻力距进行估算,并对该阻力距值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机油牌号下的系数修正。结果表明,温度不同机油牌号不同,对柴油机起动总阻力距都有较大影响,机油黏度越大对在低温下对阻力距影响越大。在缺少柴油机阻力距及最低起动转速试验数据的情况下,利用文章中的匹配方法可以为起动机初步设计选型提供参考。但文章是在假定蓄电池容量、线阻等参数恒定的情况下进行的分析,在实际阻力距试验时,这些设计参数需要与整车状态一致。  相似文献   

6.
由于试验场地和试验条件的限制,通常难以建立1:1比例模型或同比例尺缩小模型,因此在保证原形与模型阻力相似的前提下,根据等效设计理论,在隧道通风模型中安装阻力格栅可以有效缩短隧道模型的长度。为了解决阻力格栅在通风模型中的选取和设置问题,建立物理模型进行试验测试,并将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的阻力格栅串联间距、串联数量以及格栅类型的变化对通风试验局部阻力的影响。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阻力格栅后通风模型仍存在自模区,且阻力格栅的串联间距、组数、规格对模型进入自模区的临界风速几乎没有影响;当格栅间距大于3倍断面当量直径时,格栅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故阻力格栅串联间距应不小于3倍模型当量直径;每组格栅局部阻力损失系数随格栅组数的增多而降低,降低的速率随着格栅组数的增多而减小;在选择阻力格栅时,格栅局部阻力系数要求较大时,可选择多孔板作为阻力格栅,并优先考虑方孔多孔板;当格栅局部阻力系数要求较小时,可选择铁丝网作为阻力格栅。研究成果可以为模型试验阻力格栅的选取和设置提供指导建议,同时介绍了阻力格栅在隧道通风模型试验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Web挖掘就是从Web文档和Web活动中柚取感兴趣的潜在的有用模式和隐藏的信息本文通过对远程教学系统中Web挖掘应用的分析,着重介绍了Web访问挖掘基本流程,并总结了Web挖掘结果在远程教学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CBR-V矿料级配设计方法骨架部分是通过"最大内摩阻力"确定最优合成级配的,因此合理而科学地确定"最大内摩阻力"成为级配设计是否可行的关键。所谓集料级配,是指集料中不同粒料间的相互搭配关系,路用矿质集料的级配一般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最大的内摩阻力和一定的孔隙率。该定义明确了级配合成的方法和目的,但忽略了实现的过程—拌和、摊铺和碾压。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提炼,考虑集料级配实现过程中的拌和、摊铺和碾压等因素,认为一味追求"最大内摩阻力"是不合适的,应先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和易性,在此基础上,追求集料级配中的最大内摩阻力。根据该原则提出了CBR-V矿料级配设计方法骨架设计部分掺配时"最大内摩阻力"的取用方法及范围。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底盘测功机台架与实际道路的滚动阻力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对车轮在台架上滚动阻力的分析,建立了车辆台架检测滚动阻力修正模型.以某型汽车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台架对比试验验证.利用该模型求得检测车辆在任意滚筒直径的底盘测功机上的加载功率,其精度满足测功机检测规程中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郑泠 《中国电动车》2006,(12):302-303
Web数据挖掘是目前信息技术中的研究热点,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相互渗透融合的必然结果。文章首先介绍了web数据挖掘的含义,重点讨论了web数据挖掘的类型以各种类型的web数据挖掘的基本过程以及它们所使用的一些相关技术及应用,并对数据挖掘的发展前景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红层嵌岩桩侧阻和端阻修正系数取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南方广泛分布的红层是桥梁等构筑物的良好的嵌岩桩持力层,通过对现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资料分析,研究了嵌岩桩的嵌岩段侧阻力和端阻力修正系数在红层中的合理取值问题。  相似文献   

12.
转向系统试验台转向阻力模拟研究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转向系统对车辆操纵稳定性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针对转向系统性能测试的试验台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而准确地进行转向阻力模拟,是仿真试验系统研究中的关键,文中详细概述了国内外几种转向试验台转向阻力模拟方式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在54根桥梁工程软岩嵌岩桩承载力和桩身内力测试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软岩嵌岩桩承载力推荐公式中的土层侧阻力、嵌岩段侧阻力、端阻力的发挥参数及它们与长径比、嵌岩比等的关系,给出了合理的参数建议计算公式。依托青岛海湾大桥工程,对用3种不同计算公式得出的计算值和工程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该推荐公式的计算结果更接近试验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自制的冻融循环模型桩试验系统,对桩土间土体融沉引起的桩侧摩阻力进行了室内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含水率土体中模型桩在冻结温度分别为-1,-2,-5℃和-10℃时桩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桩侧摩阻力在一定范围内随冻结温度降低而增大;桩侧摩阻力随土体含水率的变化而变化且存在一个界限含水率,低于界限含水率时,侧摩阻力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反之则随含水率的增大而降低.最后,联系温度与含水率对桩侧摩阻力的作用关系,基于荷载传递法,提出了考虑温度影响因子的冻融土体中桩侧摩阻力计算模型,并以沈阳地铁中段DK11 +685联络站建设工程为例,对施工过程中的桩基受力情况做了现场监测.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吻合程度较好,验证了所建立本构关系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汽车行驶阻力特性后,结合仿真分析与试验设置等具体应用需要,建立起含有3个未知系数的行驶阻力模型。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原理,应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微分方程,并进行优化迭代;充分利用汽车滑行过程数据记录中的丰富信息,快速有效地求解出汽车的行驶阻力模型。  相似文献   

16.
固博士 《驾驶园》2009,(8):59-59
在养车的高昂费用中,占最大比重的无疑是车辆的油耗了。那么,作为承载全车重量及负载的轮胎,究竟与车辆的油耗有哪些关系呢?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油耗主要损失在为克服各种阻力而做的功上。一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受到哪些阻力呢?根据专业测试,当汽车以100公里/小时的车速匀速行驶时.主要会受到空气阻力、汽车内部部件之间的摩擦力以及轮胎的滚动阻力这三种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自平衡试桩法和锚桩法都是桩基测试中的静载试验方法,但是二者在加载位置处有着明显的区别.以青岛海湾大桥试桩的自平衡试验和锚桩法静载荷试验结果,对两种测试方法的荷载-位移曲线、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自平衡试桩法与常用的锚桩法相比,具有设备简单、节省费用、节约工期等特点.从测试结果来看,两者的荷载-位移曲线比较接近,但是由于加载位置的不同桩身轴力分布图则完全不同;从桩侧摩阻力来看,荷载箱上部的极限侧摩阻力偏小,而荷载箱下部的极限侧摩阻力偏大;从桩端阻力分担比例来看,自平衡试桩法中桩端阻力所占比例高于传统的锚桩法,在桩基设计时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风洞法测量汽车行驶阻力的基本原理,并进行了风洞法和道路滑行法的对比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风洞法和道路滑行法测得的汽车行驶阻力数值十分接近,测得的行驶阻力相对偏差在4%以内,循环能量差在±5%以内,证明了风洞法的有效性。不同车速下的CD*A 值差异对行驶阻力的影响极小,风洞法中的等速法与减速法相比,等速法的试验结果更接近道路滑行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地铁车辆段由于后期土方填筑量较大,常常发生工后沉降较大等问题。以杭州某地铁车辆段地基加固为例,通过现场高应变检测试验,探讨PHC管桩在地铁车辆段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桩身的完整性情况,验证PHC管桩的承载力。结果表明:PHC管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均大于1000kN,满足结构及设计要求;PHC管桩桩身结构完整性系数β均为1,表明检测的PHC管桩均为Ⅰ类桩;PHC管桩均已发挥了侧阻和端阻力,端阻力与总阻力比值位于37%~44%,侧摩阻力与总阻力比值位于56%~63%;PHC管桩在地铁车辆段地基加固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基中桩基负摩阻力数值模拟的新方法——模量折减法,同时将模量折减法与常用的力水等效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引发的负摩阻力数值模拟中,模量折减法比力水等效法更为合理,更能反映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桩-土相互作用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