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光照大坝最大坝高200.5m,是世界上最高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泄水建筑物由溢流表孔和放空底孔组成,由于泄水建筑物泄洪功率及规模均较大,表、底孔工作门推力值均位于国内外前列,根据安全需要采用预应力闸墩设计,本文通过光照泄水建筑物预应力闸墩布置介绍、计算成果分析以及实践中独特的,揭示了联系大梁型与锚墩型预应力闸墩受力性态的差别,为大推力预应力闸墩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杨桦 《水运工程》2015,(9):143-146
韩庄拟建复线船闸和一线船闸共用引航道,船闸灌、泄水过程中下游引航道中产生非恒定流,上游韩庄节制闸、老运河节制闸泄洪期间韩庄船闸下游水流流态更加复杂。采用国际上通用的MIKE21水动力模型,研究了泄洪期间韩庄船闸下游引航道、靠船墩、口门区的纵向流速、横向流速及回流分布情况,并按照《船闸总体设计规范》相关要求,针对泄洪期引航道的水力学问题,提出了改善水流的有效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3.
1序言 1.1工程概况 水闸工程位于苏州河人黄浦江的河口地区.由南闸墩、中闸墩、北闸墩、闸底板、钢闸门和控制机房组成。南闸墩、中闸墩和北闸墩是水闸运行过程中的结构受力基础,下部是桩基,上部是沉井结构。苏州河水闸工程位置见图1。  相似文献   

4.
浅谈利用趸船浮码头解决邵仙套闸靠船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仙套闸是为保障高水河邵仙段通航安全而建的通航建筑物,套闸建成已来开启频繁,已基本按船闸方式运行,原靠船设施严重不足,为此于2001年增建了靠船设施,新建靠船设施有一段需跨越运盐闸泄洪通道,为不影响运盐闸泄洪,将该段靠船设施改为趸船浮码头,并对趸船及其系留结构等方面作了有针对性的优化,既有效解决了邵仙套闸靠船难题,又保证了运盐闸顺利泄洪,为邵仙水利枢纽整体运行管理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沙颖河郑埠口枢纽工程节制闸闸墩裂缝检测、成因分析及计算,提出温度收缩应力是引起闸墩裂缝的主要原因;对裂缝的发展趋势及开裂后闸墩的安全性研究表明,裂缝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可以满足强度、刚度要求;对不闸闸墩较为常见的裂缝问题提出了预防及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6.
沙颍河郑埠口枢纽工程节制闸闸墩裂缝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沙颍河郑埠口枢纽工程节制闸闸墩裂缝检测、成因分析及计算,提出温度收缩应力是引起闸墩裂缝的主要原因;对裂缝的发展趋势及开裂后闸墩的安全性研究表明,裂缝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可以满足强度、刚度要求;对水闸闸墩较为常见的裂缝问题提出了预防及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对靠船墩待闸船舶和靠泊浮式导航墙船舶进入一闸室进闸时间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浮式导舷墙这种靠泊方式和一闸室待闸船舶向二闸移泊时,靠船墩待闸船舶同时进入一闸室待闸两种方案,同时介绍了方案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桩墩间距对冰荷载及过冰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北方的水工结构物的设计建造中,通常要考虑流冰对结构的作用,并且桩墩的间距也是被关注的内容之一。文章主要针对单闸墩、双闸墩间距以及多桩间距对冰荷载的影响进行了模型实验研究,通过定间距闸墩模型实验,以及系列桩间距的模型实验和数据分析,获得了间距对闸墩和桩的冰荷载影响的依据,并得到桩间距与冰荷载的关系曲线,可供相关人员参考。所进行的研究初步论述了浮冰在桩墩结构物前堵塞或通过的条件,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岩体完整性差、抗冲能力较弱,应采取相应工程防护措施。对11闸段墩进行计算分析后得知,11闸段墩的抗滑稳定不满足规范要求。为此,采用非线性数值方法,对11闸墩的深层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进行校核,并运用有限元软件SAPTIS对11闸段墩段深层抗滑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针对该缺陷提出加厚底板方案和锚筋桩方案,并得出结论——两种方案都能够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俞钦 《中国水运》2009,(7):159-160
为查明某拦河坝闸墩裂缝深度及其发展情况,保证大坝的安全运行,对闸墩两条深度裂缝采用超声双面斜测法进行检测,通过对检测数据的处理,计算裂缝的深度值,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裂缝成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该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支护施工方案进行研究,计算老闸墩支护稳定性,设计支护施工程序,阐述老闸墩支护施工的注意事项、施工监测情况和支护质量保障措施,希望能为同类船闸施工改建项目支护施工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宽尾墩是我国首创的消能防冲工具,它的提出对于大流量泄洪冲刷等问题有了很好的解决。近几年,对于宽尾墩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宽尾墩的墩型也由最初的普通墩型演变到现在X型、Y型等等。本文梳理了宽尾墩消能的机理和水力特性,不同墩型宽尾墩的水里特征以及宽尾墩联合消能的原理及研究进展,指出了宽尾墩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词重 《中国水运》2014,(10):201-203
官地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溢流表孔中墩长51.80m,采用自升式液压滑模泵送混凝土施工,由于闸墩中部设锚索及牛腿锚墩,滑升中间需停滑一次,空滑高度达6m,检修门槽和墩尾双通气孔同步滑升,通过一系列的设计与控制,使得闸坝体型误差符合规范要求,表面光滑,无裂缝,加快了施工进度,确保了施工质量,使提前发电得到保证,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对某河口水闸的整体设计作了简要介绍,采用空间Biot非线性固结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其不同工况下地基土、水、水工结构的共同作用进行数值模拟。详细分析了水闸沉箱底板在挡潮工况下的应力分布随地基土固结的变化情况,计算表明在运行期间沉箱底板、闸墩结构是安全的。最后,探讨了桩尖持力层的变化对闸墩底板地基土应力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广西黔江大藤峡枢纽所处峡谷段为例,通过改变导堤和导流墩的高度,采用变高式导堤和淹没式导流墩布置,配合调整洪水航线,解决了中枯水期航道的碍航问题,同时改善了洪水期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和河道泄洪条件。  相似文献   

16.
《水道港口》2016,(2):166-169
引航道与泄洪河道交汇区由于水流流向与航行进出闸方向角度较大,常产生较大横向流速,影响船舶安全进出闸。文章建立成子河船闸引航道与泄洪河道交汇区平面二维数学模型,模拟研究该区域通航水流条件及其改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无工程措施条件下,废黄河下泄流量为10 a一遇洪水时,成子河引航道与泄洪河道交汇区表面最大横向流速大于0.3 m/s,不能满足通航要求。当废黄河与引航道交汇区的上游设置导流墙时,导流墙将来流分为左右两股水流,向下游的主流流向逐渐与下游引航道平行,交汇区的水流受导流墙阻挡流速减小迅速,能满足通航要求。  相似文献   

17.
向家坝水电站坝下河势及地形条件复杂,枢纽泄洪时升船机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波动现象较为显著。原型观测表明,表孔泄洪时消力池内形成波状水跃,并以短波形式传向下游。受多种复杂条件影响,坝下河道纵向高频波动在升船机下游引航道口门区附近转变为横向振荡波,对船舶航行安全影响显著。通过分析向家坝枢纽不同泄洪流量下升船机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水力波动特性原型观测结果可知,表孔泄洪是导致引航道口门区短波振荡的主要因素,且其泄量与口门区水力波动呈线性关系,而电站泄流和中孔泄洪利于降低口门区水力波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京杭运河微山一线船闸老闸工程概况,对该拆除工程原则及施工顺序进行分类论述,并重点介绍了靠船墩水下部分的爆破方式选择,望为今后老闸拆除施工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依托湘江土谷塘航电枢纽工程,采用整体水工模型试验,着重介绍利用导流墩改善狭窄连续弯道枢纽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的研究成果.根据试验观测到的数据和水流现象,分析导流墩不同平面布置形式,包括导流墩数量、导流墩间距以及导流墩布置角度对口门内斜流角度、横向流速及回流等水力参数的影响,总结导流墩平面布置形式对狭窄连续弯道枢纽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的改善规律.  相似文献   

20.
周雄杰 《中国水运》2009,(4):142-143
结合曹娥江大闸的闸墩施工实践,对高性能砼出现早期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内外温差、最高温升、温降速率、地基约束等方面进行控制提出了相应的防裂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