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东  王朝 《港工技术》2014,(1):57-59
本文介绍了Sonic 2024电子多波束系统与GeoSwath Plus相干多波束系统在工作原理、技术参数、数据密度、数据精细程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在浅水区水深测量精度的一致性;针对其各自的技术特点进一步阐明不同类型的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工程适用性,为多波束设备引进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长江航道测量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波束测深系统已在长江航道测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结合多波束系统的测量要求与长江航道特点,提出了基于先验水深图的多波束系统测线布设方法。并以EM2040C多波束系统应用,经过试验验证,证明所提出的测线布设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研究中经常遇到的波束形成技术容易引起混淆这一问题,分析了智能天线和MIMO这两种多天线系统中波束形成的原理,辨析了各自的涵义,阐明了两种波束形成技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4.
陈可机 《中国港口》2007,(7):39-39,41
<正>RESON8125多波束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单波束的工作原理一样,都是靠回声测深。唯一不同的在于波束的多少和测深覆盖范围,单波束沿着行走方向测出一条水深线,而多波束能够完成一个面的全覆盖测量。RESON8125设备,面宽约是水深的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Geoswath125多汉束测深系统的性能特点,系统配置和安装校正方法,以及应用该系统进行长江口南导堤丁坝测量的工程实例,表明多波束系统比单波束测量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邓居勇  傅伟军 《水运工程》2019,(10):176-180
在长周期波浪、作业窗口少等不利海况条件下,传统的多波束监测技术精度仅为±10 cm、效率也较低。依托以色列阿什杜德港工程,基于多波束通用格式数据,采用有验潮和无验潮两种测量模式,分析各种误差来源,并对多种滤波算法进行对比,开发出多波束高精度自动化后处理软件。结果表明,该软件可实现不利海况条件下的防波堤边坡抛石状态准实时监测,精度可达±5 cm。  相似文献   

7.
王文静  董慧 《航海》2020,(1):22-24
磁力仪能准确探测铁磁物质所引起的磁异常,且不受空气、水、泥沙等介质的影响,但由于其采用拖曳式测量,灵敏度高但定位精度较差。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过程中形成多个波束,可同时获得上百个水深点,实现水下地形的全覆盖测量,定位精度高但分辨率一般。结合磁力仪和多波束测深系统的特点,综合应用于海底金属障碍物的精确定位。应用结果表明,两者结合使用,大大提高了海底金属障碍物的判读和定位的准确性,证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张琦 《水运工程》2016,(11):193-198
介绍基于HZMB-CORS的GPS-RTK三维多波束水深测量的基本原理、外业采集软件QINSy中的关键设置与操作、内业处理软件Caris中的GPS-RTK潮位的导入与计算方法。通过实地水深数据采集试验与传统验潮的多波束水深测量方式进行比对,分析其验潮精度、外符合精度以及内符合精度,指出了GPS-RTK三维多波束水深测量在显著提高作业效率以及降低作业成本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多波束测深精度以及测深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陈放 《世界海运》2004,27(4):49-50
在介绍卫星全球波束与点波束概念及其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对Inmarsat-B、F系统中的点波束控制机制分别做了研究、分析,归纳出F系统点波束工作优于B系统之处。  相似文献   

10.
国产多波束系统在海上失事船只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船科学技术》2015,(8):153-156
实现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国产化,是我国在海洋勘察、探测设备制造领域的重要任务。中船重工第七一五研究所自主研制成功一套多波束测深系统,并装备于海事巡逻船,通过一个实例论述了利用该系统实现失事船只探测的技术流程,同时,也完成了对浙江台州三门湾某海域的地形测绘任务,测绘结果表明,我国自主研制的多波束测深系统性能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具备了执行海洋勘察、地形测绘等任务能力。最后,展望了综合利用多种国产海洋仪器装备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手段,来实现海事应急探测任务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国内首艘独立研发设计的36.5m电力推进拖网渔船的特性,阐述了电力推进系统、电站设计和电站功率管理的特点。揭示了电力推进系统应用于渔船的优越性和对发展我国渔业船舶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蒋平  陆晓明 《舰船科学技术》2012,34(7):84-86,91
在传统的数学仿真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包含部分硬件实物的半实物仿真技术(HILS),并将其应用在水雷控制系统的设计中,目的在于减少研制周期和经费,提高工程样机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HILS更真实地反映出水雷控制系统的性能,具有更高的置信度。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欧洲某型舰壳声纳对水环境的要求,分析了该型声纳水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并结合传统设计经验对方案进行差异比较,最终形成了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电力推进舰船中央冷却控制装置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型综合电力推进舰船中央冷却系统及其相关控制技术作了综合分析,提出了系统自动控制优化设计的思路。控制装置经样机试制和实船使用,为中央冷却系统的可靠性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新型军民融合保障模式下、总技术责任单位负责制的舰船维修信息集成管理方案。由总技术责任单位制订故障维修信息记录要求,汇总承修单位现场提交的计划修理信息和定期赴使用方收集的自修、中继级修理、临时性修理信息,录入到事先开发的舰船装备故障维修信息处理系统,形成行业内共享的舰船装备故障及故障维修信息数据库,为后续修理排故、远程技术保障支援系统、舰船研制综合保障设计、后续舰船研究设计改进提高等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对城市客运信息服务系统的产生动因与作用机理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对其相关技术与组织体系的互动关系分析,为实现系统整合的可能视角及方法奠定了概念背景。针对城市客运信息服务系统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定位,分别从战略、执行力和推进动力角度对系统实现模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以此为分析基础提出了以“服务应用层战略规划”和“信息环境层协调构建”为切入点的系统整合框架。最后在实现模式上提出了从初期建设利用少量接口直接联系各服务应用系统与基础管理系统逐步向共建共享共用信息平台转换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7.
变质量俯仰系统分区间PID位置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变质量俯仰系统随载荷质量和俯仰角位移的变化,其俯仰体质心位置随之变化,进而其驱动转矩等因素也随之变化.为设计变质量俯仰系统的自适应控制策略,提出了俯仰机构驱动电机的分区间PID控制方法.以位置随动精度和随动时间为目标,设计了位置环三区间PID控制方法.基于ADAMS与Simulink联合仿真技术,建立了变质量俯仰系统虚拟样机模型.通过仿真与物理样机试验,对比分析经典PID和分区间PID控制算法的位置控制准确性和快速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区间PID控制算法在规定响应时间范围内,误差精度不超过0.5°,能有效提高变质量俯仰系统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8.
说明冷藏集装箱自动监控的必要性,信息传输方式的选择,监控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介绍国内外发展概况和参考指导设计经验。指出目前监控系统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型耙吸挖泥船装舱效果的好坏是关系挖泥船生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针对装舱系统中管系走向、分流方式、消能箱的设置位置、喷口朝向、溢流形式等进行了优化分析论证,提出了有效装舱系统新的设计思路,达到节能减排与提高生产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Although the early efforts to save San Francisco Bay in the 1960's provided the role model for protection of California's 1100 mile ocean coastline, neither Proposition 20 of 1972 nor the California Coastal Act of 1976 provided any benefits to San Francisco Bay. One result is that the Bay is locked into its urban, shoreline‐use dominated plan of 1969 while every other estuary and coastal wetland in California receives much stronger protection of its resources. Furthermore,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California's water laws, there is no instream flow protection for receiving waters such as San Francisco Bay. This is particularly critical considering that 70% of the Bay's freshwater inflow has been diverted. The Bay's present decline as the largest and most important estuary on the West Coast, as well as its possible death as an estuary, may be irreversible. The problem requires the immediate attention of engineering, scientific, economic and legal disciplines if San Francisco Bay is to be sa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