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通过一组典型双桨船型,即常规船型、双尾鳍型及双尾型船的自航船模操纵性试验,探索了双桨船的操纵特点,分析研究了螺旋桨旋向及船型对操纵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内旋桨使回转性及错车性能略有下降,但错车仍有正常转向,车舵并用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内旋使倒航性能大为改善,使倒航可操。单机倒航时出现有规律的反常转向,可利用作为倒航的操纵手段。双尾鳍船的回转性能优于另两种船型,倒航性能及车舵并用的转首性能亦优于常规型船,是具有良好操纵性的一种船型。双尾鳍船型配以内旋桨方案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对设计航速在Fr=0.28~0.35之间、船型基本参数在L/B=5.5~6.0,B/T=3.5~4.0,CB≈0.55范围的方尾双浆快速客船船型,进行了一系列线型优化试验工作。通过对主船体的优化、球艏的优化及双尾鳍的优化,开发成功了低阻节能的方尾、球艏、外旋浆双尾鳍快速客船船型。其较优化对象在设计航速时可降低功率10%以上,而在稍低些的航速下可降低功率30~40%,与常规人字架Taylor船型相比可降低功率20~25%,与国内同类优秀双尾鳍船型相比,功率可降低10%左右。通过球艏估化研究,提示快速客船宜采用8~12%面积比的球艏,由此可降低剩余阻力15~20%,又不会招致低速时过大的阻力增加。在尾鳍的优化研究中着重研究了尾鳍形状与螺旋浆旋向的影响,取得了重大突破,揭示了随着航速的增加,切向伴流分量逐渐向有利于外旋桨的方向变化,对快速客船已能设计出适合于外旋桨并有最佳快速性能的双尾鳍船型。  相似文献   

3.
从万吨级江海直达肥大型散货船的线型特点分析出发,通过实船线型设计与船模试验结果对比分析比较双尾鳍、双尾、单尾线型各自的特点,提出优秀的双尾鳍肥大型散货船线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一艘长宽比为5.34、宽度吃水比为4.40、方形系数为0.575的客轮为对象,设计了四艘双尾鳍线型,进行了阻力及自航试验,初步探讨了尾鳍间距、倾角及线型形状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内旋桨的推进效率明显地高于外旋桨。尾鳍间距较大时,如倾角为零,线型的改变对阻力及推进性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以两万吨级江海直达散货船为研究对象,以提高能效为目标,结合船舶CFD数值分析和模型试验手段,对船舶的艏型与尾型选择,艏部水线与横剖线设计以及艉部双艉鳍倾角、间距、大小、形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最终开发的线型采用新型直型艏和非对称双尾鳍,波形平缓,船体表面压力分布均匀,阻力低;经尾鳍后形成了有利于外旋桨工作的预旋流,螺旋桨推进效率高,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相比国际公约要求的能效设计基线降低了30%以上,成功开发的新船型将成为新一代江海直达船型的引领船型。  相似文献   

6.
本船型是一种节能船型,它的线型特点是首都为“上翘首”,尾部为双尾鳍。 船模试验表明:该船型与常规双桨船型相比,满载状态下,F_n=0.19时,实船裸体有效马力可降低10.5%,剩余阻力系数下降38.2%。 如采用同样的主机(2×6350ZC)方案,则在额定功率的条件下,本船型与常规双桨船型相比,实船航速可提高0.71节;如与同样主尺度的单桨Todd线型比较,航速也可提高0.23节。在航速11节时本船型与常规双桨船型和单桨Todd船型相比,主机功率分别可降低19.8%和3.8%。 实船试航结果与船模试验的预报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7.
浅吃水肥大型船的尾部线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船舶尾部伴流场对船舶阻力推进,操纵及船体振动性能等影响的观点,研究尾部三维伴流场,介绍尾型与伴流场之间关系及非对称双尾鳍船型的形成。非对称双尾鳍船型与优选的常规双尾鳍船型模型的阻力,自航及伴流场等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非对称双尾鳍船具有两大优点,首先,该船型能在浆前方产生一个与外旋浆旋向相反的预旋流,在保持了优良阻力性能前提下可提高外旋浆推进效率8%,获得阻力,推进,操纵各性能间的最佳配合,第二,轴向伴流分布比较均匀,满足BSRA5项衡准指标,改善了螺旋浆工作的流场条件,减少了螺旋浆产生空泡及其诱导船体激振的危险,使节能与减振得到统一,最后还介绍了该船型首制船“宁安1号”的实船测试结果及其由船模试验预报实船性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 C_B≥0.90的大方形系数船型的线型与性能特点分析、经济性论证和船模阻力试验等综合研究,阐述了该船型是一种值得开发的经济船型。  相似文献   

9.
作者以双尾船型代替惯用的浅水隧道型,并作了h/T=2,3,5和深水时模型试验。试验证明:双尾型外事船与原隧道型佳黑线客轮相比,在主尺度系数和排水量不变,且前体线型相同的情况下,C_r下降29.2%;EHP/△下降25.4%;η_h比隧道型提高了10.7%(外旋)和16.5%(内旋)。在相同航速22km/h下,双尾船型可节省功率24.24%,提高推进效率20.8%。  相似文献   

10.
在我所秦申线浅吃水肥大型运煤船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探讨了一种带有两个单尾形状尾鳍的双尾鳍船型,无论在阻力还是在推进性能方面都优于相同排水量的单桨船,成为浅吃水肥大船型中新的优秀船型。但双尾鳍船型並不是尽善尽美的,存在伴流场比较不均匀的缺点,在对船型伴流作评价时发现该船型的伴流场比较特殊,高伴流所占的比重很大,伴流峰值较高,且伴流的变化又较剧烈。螺旋桨在这种伴流场中工作,有可能产生空泡及严重的激振。为了探讨改善双鳍船型伴流不均匀性的途径,本文根据四艘双尾鳍船型的伴流场测试结果,三艘同型船模伴流场的资料以及国外的双尾鳍船型的伴流场资料,分析了上述船模的双尾鳍形状、倾角、间距等及其伴流场,据此评价了双尾鳍船型的尾部几何特征参数对伴流场的影响,为设计有较优良伴流性能的双尾鳍船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在长江双艉船型型线的研究开发中,利用船体型线生成交互设计、船舶工程CFD综合技术及船模试验三位一体的优化船舶线型的系统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传统船舶,双尾鳍船舶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操作性,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新型船舶类型。同时,由于双尾鳍船型的设计难度更大,曲线和曲面结构更加复杂。本文的研究方向是开发一种双尾鳍船型的快速型线设计方法,分析了双尾鳍船型的型线特点,结合NAPA软件平台进行了双尾鳍船型的型线设计,包括主体尺寸设计、横剖面面积曲线设计等,有助于提高双尾鳍船型的型线设计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有关文献提出的预旋流的概念,给出了包括横向非对称船型及多桨船型在内的多种船型的桨前流动的预旋转速(或称切向伴流相当转速)的精确计算方法,以及船模预旋转速实船预旋转速间的关系和考虑预旋流动的实船预报,文中还讨论了十八届国际水池会议给出的计算双桨船模型桨前流动的预旋转速的近似性,最后以程序计算的形式,把预旋流概念同时引入自航试验分析和实船预报中。  相似文献   

14.
针对双尾鳍船型尾部型线难以优化的技术难题,该文以某一双尾鳍滚装船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方法,从伴流均匀度与阻力性能角度对双尾鳍线型进行优化,并以荷兰MARIN水池提出的伴流目标函数(WOF)与平均伴流分数(w)作为伴流均匀度的评判衡准,分析了尾轴以上0.8R处的尾鳍去流角、尾鳍导圆半径、桨盘与尾轴出口端的距离对船尾伴流场均匀度及阻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船型参数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尾鳍特征参数的改变会引起船尾伴流均匀度、平均伴流分数与阻力性能的变化,并通过对比分析,对双尾鳍型线进行优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双桨浅吃水肥大船尾型、伴流场与螺旋桨旋向配合研究的主要结果。采用不对称尾鳍以控制伴流切向速度的方向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外旋桨的推进效率比具有对称型尾鳍的提高7.8%左右,外旋时的推进效率比内旋时高4.7%。在改善伴流分布均匀度方面也可以通过修改尾鳍形状来实现,最后给出一种既有利于提高外旋桨的推进效率,且伴流分布均匀的尾鳍形状及其在No.2水池中所进行的伴流、阻力、自航及在循环水槽中进行的流线试验的详细结果。  相似文献   

16.
内河船舶吃水受到限制,改善船舶艉部线型,提高螺旋桨效率,文中根据长江大型滚装船设计过程中,通过理论分析及船模试验的结果,比较了双机双桨、三机三桨以及双艉、涡艉等不同船型带来的航速收益。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航速较快而方形系数相对较大的船型要求,对30000吨级重吊船在成功设计了艉部线型的基础上,通过多次优化艏部线型,进行船模试验分析比较,筛选出优化的线型方案并结合优化的中侧斜桨,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并通过实船校核,取得了比预报更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通过船模试验分析船体线型对浅吃水快艇阻力性能的影响,以及根据试验结果对线型进行修改,为今后开发同类船型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9.
乌江中上游双尾与隧道尾结合的机动驳船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铮  陈思存 《船舶工程》1996,(5):18-20,24
本文通过对隧道尾涡尾及隧道尾与双尾结合尾型等三种船型的船模快速性试验结果分析,得出隧道与双尾结合船型是浅水充机动驳适宜的船型,其单位功率负载率和海军系数较现有优秀隧道尾船型分别提高28.61%和34.31%。  相似文献   

20.
一艘用于欧洲北海油田的穿梭油船船型阻力性能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挪威1985年设计的L/B=5.30,B/T=3.07,C_B=0.8110的具有球首和双尾鳍的浅吃水肥大型船型,通过对其首尾形状的分解模型静水阻力试验,剖析了各种阻力成分,组合得到了阻力性能优于原型的船体线型,并为进一步改进该船型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