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网络信息化环境下的船舶安全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成明 《中国水运》2007,7(12):17-19
在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为了提高公司的船舶管理服务并得到客户的认可,近几年各大航运企业纷纷建立船舶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并取得认证,这种文档式的模式对航运公司的安全质量管理能起到监督和控制作用.但是,对于网络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目前的这种模式的体系认证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就是对航运企业网络环境下的船舶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结构和实现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GB/T19001-2000标准是充分吸收了当代企业管理科学的新成果,它综合考虑了对企业的新要求而修订的并于2000年底发布。GJB9001A-2001标准为确保军工产品研制生产质量,推动军工质量管理与国际接轨于2001年5月31日发布。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依靠内部资源,一次通过了中国新时代质量认证中心和ABS船级社质量评估公司的专家审核,使公司制造的船舶产品,柴油机产品质量稳定地提高,为我们提供了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从开展安全管理体系后评估的必要性、实施方式和对象、后评估的内容、具体实施及后续采取措施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有效开展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后评估,以提高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以下简称SMS)审核是海事主管机关对航运公司和船舶实施的重要管理手段,同时也是一项技术含量高、业务全面的工作,由于ISM/NSM规  相似文献   

4.
《船艇》1996,(2)
本企业创建于1958年,一直从事船用水泵制造,是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船用水泵专业生产配套联营企业,承担全国军船和民用船舶用水泵生产配套任务,长期与研究所、大专院校合作,技术力量雄厚、设备精良,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5.
为规范海事行政执法行为,防止船舶交通事故的发生,通过介绍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工作的沿革,剖析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工作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属性,指出当前海事机构在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工作质量;将船舶的安全体系审核工作作为海事机构的一项日常执法监管工作;由第三方开展对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发证工作;有效防止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工作执法风险。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船舶柴油机制造企业装配质量管理的效率及质量控制的能力,针对船舶柴油机制造企业的特点,建立了基于企业内部局域网的船舶柴油机装配质量管理系统模型并探讨了系统实现中的一些关键技术.最后开发了一个船舶柴油机装配质量管理系统,实现了检验卡模板管理、检验卡生成、装配质量数据管理等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覆盖企业装配质量管理的主要环节,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船舶制造企业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框架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船舶制造企业质量信息管理普遍存在的质量管理体系与实际生产不一致、质量信息断层和信息孤岛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信息管理集成方案,以质量过程控制为基础,通过规范质量信息的内容和信息传递的渠道,将大量纵横交错汇聚在产品建造过程中的既离散又相关的质量信息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各相关部门(船东、企业内部、供应商)质量信息的透明.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船舶检验管理系统是在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最新开发的检验管理体系,熟悉和了解安徽省船舶检验管理系统,可以是船舶检验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从而更进一步提高船舶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9.
面向云计算的船舶生产信息平台建设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舰船科学技术》2014,(12):107-111
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迅速发展。然而与发达国家船舶制造企业相比较,我国在船舶生产管理方法与理念方面还存在差距,尤其在生产的数字化、信息化程度上。为此,本文对船舶生产信息平台建设进行研究,针对我国船舶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知识工程的船舶制造与管理模型,提出云架构下的船舶生产信息平台结构设计,同时对该平台的开发环境、安全措施及费用进行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0.
由于船舶制造业的自身特点 ,通用的成本控制理论无法在船舶制造企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这严重制约了我国船舶制造企业和船舶行业的发展。针对船舶制造企业的特点 ,结合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 ,提出了“船舶制造企业全过程成本控制”的解决方案。论述了全过程成本控制方法的原理、体系结构和控制过程 ,并结合实例 ,论述了如何利用该方法进行全过程成本控制 ,实现目标利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王岳  朱靖元  蒋志勇 《船舶工程》2011,33(6):100-104
为了保障船舶工业企业内部对其员工的使用管理和评价上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价方法,在建立了员工评价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将评价员工综合素质的指标值作为模型的输入量,评价结果作为模型输出量,用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收集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某造船企业管理执行层员工信息,使用MATLAB对模型进行模拟仿真训练,用验证样本对评价模型检测,检测结果是仿真输出与期望输入基本一致,说明网络合理,评价模型能够较好对船舶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风险评估是质量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船舶建造过程的特点,确定船舶建造质量风险指标和评估体系,构建船舶建造质量风险评估的数学模型.利用模糊评判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对建造质量风.险的权重系数和风险估值,从而为船舶建造质量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评估提供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倘若按敏捷制造理论来考虑船舶建造过程,将每艘船的设计和建造过程管理视为一个项目组并以此作为盟主,则各个分段加工中心和大量的配套厂是内外盟员且可组成一个动态联盟;若多艘船同时建造,则存在多个项目的动态联盟,并形成多层次和多交叉的形态. 本文在基于CPC理念的协同平台上将船厂、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引入船舶的开发和建造过程,通过有效的协作,将质量好、全寿命成本低的船舶更快地推向市场.文中对组建船舶建造多项目动态联盟的方式及其协调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用多学科分析综合的方式提出了对船舶建造系统的模式及其功能进行评价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新的造船模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企业级信息平台建模技术进行了回顾,基于现代造船企业设计制作流程,对造船全过程的资源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了面向生产设计和生产计划的资源信息集成模型,构建了现代造船企业的资源管理信息框架,为船舶企业有效利用资源提供了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15.
面向造船企业的信息化一体化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船舶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指出欲实现"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这一宏伟目标,必须进行技术与管理的创新,必须应用信息技术和实施造船模式的转变.结合我国造船企业及其信息化的特点,对造船企业信息化一体化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体化方案所应涉及的下述内容:建立符合新的造船模式的经济运行体系、与CAD集成构成一体化造船设计平台、应用现代造船工程技术建立动态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以成本和交货期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建立面向生产和物资成本控制的物流管理系统;实现异构数据库间的集成和数据共享;建立船舶制造业的数据标准等制造资源数据库.  相似文献   

16.
舰船数字化制造的若干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强 《中国造船》2005,46(2):75-80
数字化制造正成为推动21世纪制造业向前发展的主流,世界先进造船国家及海军强国广泛地开展了相关技术的研究应用工作.本文根据舰船数字化制造的体系结构及功能需求,提出了舰船数字化制造的若干关键技术及其技术内涵,涉及的主要内容有:舰船数字化制造技术标准及实施规范、舰船工程共享信息库、数字化企业管理与运行模式、数字化并行协同设计技术、舰船数字化建造体系和装备、配套系统设备数字化研制技术等.  相似文献   

17.
孔颖 《船舶工程》1996,(3):55-60
本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船舶工业企业经营指标体系在设计思想,原则以及结构框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根据船舶工业企业的特点,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经营指标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船舶企业中各种相互独立的管理系统之间信息共享的必要性,并从技术和管理方面阐述了如何实现各管理系统之间的整合.  相似文献   

19.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数据是企业核心资产,企业中心数据库的构建是企业实施信息集成和智能决策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为满足建立现代造船模式2.0要求,提出大型船舶企业中心数据库的构建要求、构成及运行管理要求,为大型船舶企业中心数据库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造船虚拟企业是虚拟企业在造船这一特定领域的具体体现,其运作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风险管理.为了有效地掌握造船虚拟企业的管理运行中所面临的风险程度,尽可能的规避风险或使现有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本文对造船虚拟企业风险进行了初步识别,建立了适用于造船虚拟企业风险规划的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风险进行规划分析,根据结果对造船虚拟企业风险给出预控策略和建议,为进一步采取措施进行风险的防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