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信息,法国成为继刚果、挪威之后成为第3个签署《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以下简称《拆船公约》)的国家。《拆船公约》旨在确保船舶在服役结束后,进行拆解时能够避免对拆船工人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不必要的威胁;旨在解决所有与船舶拆解相关的问题,包括船公司在向拆船厂出售拟拆解的船舶时应该彻底清除船上的所有有害物质,包括石棉、重金属、碳氢化合物、臭氧消耗物质以及其它物质,并解决全球拆船厂存在的与工作和环境条件有关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LR呼吁尽快实施{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简称((拆船公约》)以求更稳健、透明地识别船舶上的有害物质。LR高管JimHeath称,即使在《拆船公约》生效前,最佳实践也要遵循该公约的准则,并加强对“获得认可的拆船厂”的信任度.而不是过度信赖那些仅仅接受过2、3天培训课程的所谓的“专家”。  相似文献   

3.
现在就制定您的船舶有害物质清单——优势和既得利益船舶“有害物质清单”(theInventory of Hazardous MateriaisIHM),在英国劳氏船级称之为“绿色护照”,是香港国际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的重要要求.该有害物质清单(IHM)需明确记录船舶结构,船舶系统和船上设备中对健康和环境有害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国际信息     
《中国海事》2007,(3):73-75
公约与法规无害拆船公约有望2008年出台国际海事组织近日在中国珠海透露,由该组织起草的《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国际公约(草案)》,有望在2008年正式出台,届时国际拆船安全和环保管理将更加规范。《公约(草案)》涉及到船舶设计、建造、营运以及拆解的全过程,对船上有害物质的处理、船舶拆解设备的要求、船舶拆解过程的控制、拆解工人的安全与培训以及应急反应措施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船级社(CCS)日前发布《内河船舶有害物质控制指南》,对内河船舶在设计、建造、营运过程中禁止和限制使用的有害物质作出规定,鼓励在船舶建造和运营期间尽可能使用危害程度低或无害的物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据介绍,《指南》的内容主要参考了《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以及国际海事  相似文献   

6.
2009年在中国香港举行的“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外交大会”上,国际海事组织(IMO)以决议形式通过了《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也称为《香港公约》或HKC,适用于悬挂缔约国国旗500GT及以上国际航行船舶和缔约国所属的拆船设施.《香港公约》的颁布,意味着与航运企业息息相关的船舶报废工作开始响应国际社会对船舶无害化回收再利用的呼声,迈向更为负责任的环保拆船.  相似文献   

7.
2009年5月,中国香港通过了《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文中概述了现有船舶初次申请《有害物质清单符合证明》或《证书》时,实践香港公约的控制流程、控制要点、有害物质清单要求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事》2014,(1):60-60
《欧盟拆船条例》生效 12月30日,《欧盟船舶拆解条例》生效,其意味着在欧盟成员国登记的船舶只能在欧盟认可的拆船厂进行拆解。欧盟对认可的拆船厂将实施许可证及定期检查制度。《欧盟船舶拆解条例》允许悬挂欧盟成员国国旗的船舶在欧盟区域外被拆解,但选择的拆解地点需要满足条例要求。条例引入了2009年《香港公约》的相关内容,这可能加快《香港公约》的生效进程。  相似文献   

9.
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64届大会通过了《2009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的最后两个导则,即《2012船舶检验和发证导则》和《2012船舶检查导则》,65届大会又对有害物质的阈值进行了修订,加快了公约生效进程。通过对上述导则的分析研究,结合国内外拆船业发展现状,为我国就拆船公约的履约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船检》2008,(3):81-81
1月21~25日.国际海事组织(IMO)在法国召开第三次拆船会间工作组会议,进一步完善了《拆船公约》条款.并完成了提交给国际海事组织MEPC57届会议的报告。专家提醒,《拆船公约》不仅涉及对船舶拆解过程的管理.还对船舶建造和营运作了相应规定。公约生效后将给造船、航运和拆船业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国际海事组织2009年在香港通过的《2009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对船舶有害物的管理提出了法律要求.公约对船舶制造、营运管理以及拆船作业进行了规范,对航运界的多个利益方提出了要求.根据公约以及配套的一系列导则要求,对船舶有害物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法律责任及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对各利益方的具体履约要求进行了梳理,为我国航运界正确履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曾向明  任迪 《珠江水运》2011,(12):92-96
国际海事组织2009年在香港通过的《2009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对船舶有害物的管理提出法律要求,本着从摇篮到坟墓的管理思想,公约对船舶制造、营运管理以及拆船作业都进行了规范,对航运界的多个利益方提出了要求。本文根据公约以及配套的一系列导则要求对船舶有害物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法律责任及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对各利益方的具体履约要求进行了梳理,为我国航运界正确履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泽彬  杨玲 《广东造船》2012,(4):85-87,71
2009年5月15日,国际海事组织(IMO)以决议形式通过《香港国际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本文是基于此背景下,就公约的基本内容以及公约生效后对船舶配套产品企业可能产生的影响作简要介绍和分析;并以船用柴油机为例,探索与研究建立适用于船舶配套产品企业的以MD&SDoC管理程序、供应链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检测与认证管理程序为主的有害物质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吕安勤  徐玲玲 《世界海运》2009,32(11):60-61,65
一、引言 船舶拆解是船舶回收利用的有效方式,《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以下简称《拆船公约》)的通过将为拆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立足我国实际,提出履约对策,对促进我国拆船业的安全、环保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船检》2012,(7):I0017-I0018
为配合“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拆船公约)顺利实施.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9年通过了MEPC179(59)决议——《有害物质清单制定编制指南》.该指南提供了详细的、制定“有害物质清单”的建议和模板,为相关方的清单制定工作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对此中国船级社曾发布了”(2010年)通函第11号总第11号”,对拆船公约和MEPC179(59)决议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IMO在2009年已通过了"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虽然该公约尚未生效,但随着国际社会对环保的呼声日益高涨,此公约提前生效的可能性极大,为了研究如何实施该公约,通过对一艘5.5万t散货船的有害物质清单调查与编制,探讨编制流程与编制要领,分析需解决的问题,供新造船舶有害物质清单的编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嘉鹏  廖虹 《中国船检》2014,(6):51-54
《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和无害环境拆船公约》("香港公约")获得通过已近5年时间,但对于绿色拆船资金保障机制的构建,依然停留在研究层面,国内外均尚未采取实质性的行动。2005年,荷兰专家Ecorys提出在IMO、ILO和联合国环保署(巴塞尔公约)等国际组织的帮助下成立拆船基金,并从拆船基金的获取渠道、船舶拆解操作规范、如何向具备环保拆解能力的拆船企业发放基金补贴、为绿色拆船相关研究提供资金支持等角度对绿色拆船基金的构建进行了分析。2009年,比利时专家Milleu&Cowi对欧盟拆船基金的设立进行了相关研究,建议向船东提供拆船资金补贴,并对拆船基金获取渠道、管理机制和基金发放形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09年IMO通过了《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为使造船厂在公约正式生效后能及时按照公约的要求进行造船,本文主要介绍了造船厂在新造船舶建造过程中有害物质控制的基本方法,从造船厂各个部门的职能划分,有害物质分类控制的等级风险划分,供应商的风险评估以及在有害物质控制体系建立的不同阶段和各个不同阶段需达到的目标等方面做了概括性的说明,并对有害物质控制体系建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欧委会出台了有关船舶拆解的欧盟战略。该战略是为了确保与欧盟有密切联系的船舶只能在安全和环保的船厂进行拆解。IMO正在制定安全拆船公约,该公约将于2015年以后生效。但在拆船公约生效前,欧盟战略也提出了众多尽快改善拆船条件的措施,其中包括鼓励拆船业自愿实施“绿色”拆船,在拆船前尽可能按照公约进行准备工作、发布相关的指南,  相似文献   

20.
在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船东及船公司纷纷将老、旧、残船出售,拆船业突获商机。2009年第一周,拆船业迎来了20年来的最高峰,全球被拆解船舶多达25艘。更有业界人士预言,今年将有超过1000艘船舶待拆,拆船业将迎来“前所未见的繁忙”。5月11日,《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外交大会在香港隆重开幕,公约获准通过。绿色拆船开启了新的纪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