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文章建立了增压柴油机米勒循环结合EGR(废气再循环)的热力学模型,利用模型分析了柴油机设计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为米勒循环结合EGR的增压柴油机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表明,要使WP7柴油机的热效率和平均有效压力同时提高,增压系统效率需大于0.7。同时,以柴油机转速为1 500 r/min外特性工况点的NO_X排放下降50%、最高爆发压力不超过原机为约束条件,对WP7柴油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将有效压缩比从18降低到15.5,再结合12%的EGR率,可以在保持柴油机经济性、动力性与原机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将NO_X排放下降50%以上。  相似文献   

2.
用GT-power软件创建船用4135型柴油机燃烧室的模型,添加EGR设备,选取柴油机正常运行期间的3个不同的工况,进行不同EGR率的模拟计算,分析柴油机在不同工况下NOx排量、有效功率与EGR率的关系,提出各个工况下的最佳EGR率。结果表明采用EGR技术可以有效降低NOx的尾气排放量。随着废气再循环比例的增加,NOx的产生量逐渐下降。但是废气再循环比例也不能过高,会导致柴油机燃烧不良、功率下降。并使柴油机排放的颗粒增加。  相似文献   

3.
《江苏船舶》2016,(5):15-18
为降低柴油机污染物排放,满足最新IMO排放标准,通过GTK-power软件建立带有废气再循环(EGR)系统的某型柴油机仿真模型,研究EGR率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某型船用柴油机上安装EGR系统,需综合考虑柴油机排放性和经济性。最终确定在100%负荷工况时,EGR率控制在6.0%更加合理;75%负荷工况时,EGR率控制在8.0%更加合理;50%负荷工况时,EGR率控制在12.0%更加合理;25%负荷工况时,EGR率控制在18.0%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4.
柴油机作为船用主机需满足全工况工作的性能要求,为了改善其低工况性能,对柴油机进行了相继增压系统的改造,达到了体积小、结构简单、易于维修、可靠性高的设计目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继增压柴油机的计算,确定了相继增压的切换点,并对改造后的柴油机进行了螺旋桨特性、限制特性、万有特性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柴油机1TC工况与2TC工况不同特性的动力性能与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5.
相继增压是改善高增压柴油机低工况性能的有效方法。本文以MWMTBD234V8柴油机为试验机型。将其常规的涡轮增压系统改装为相继增压,对进、排气控制阀进行了设计及试验研究,开发了MWMTBD234V8柴油机采用相继增压系统的实验数据采集及进、排气阀的控制系统,并对该机进行了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MWMTBD234V8型柴油机采用相继增压后其低工况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介绍船用柴油机采用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机内措施的工作原理,强调EGR关键部件EGR风机的重要功能。对于EGR风机,国内首次在低速二冲程船用柴油机(6EX340EF,额定功率5520k W)上进行部件研制。阐述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开展第一代EGR风机试验样机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包括主要组成部件的技术研究和模态及谐响应分析计算等。论述EGR风机平台性能试验的开展情况,结果表明:EGR风机样机的功率及扭矩满足匹配船用柴油机EGR系统的流量和压比要求,运行效率高(电机工作点效率≥90%,压气机工作点效率≥60%)。  相似文献   

7.
船舶柴油主机NOx减排废气再循环系统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陈  赵春生 《船舶工程》2016,38(7):45-48
分析最新首台符合IMO氮氧化物(NOx)排放标准Tier Ⅲ、装有废气循环技术的船用大型柴油机MAN B W 6S80ME-C9的EGR系统,并对EGR系统参数、EGR系统排放标准Tier Ⅲ认证试验、EGR系统洗涤器、 WTS水处理系统等进行研究,促进废气再循环技术在船的应用,以满足IMO关于 NOx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TBD234V6型柴油机,将原单涡轮增压改为双涡轮增压进行掺烧生物柴油试验。配置生物柴油体积掺混比为0%,5%,10%,15%,20%,25%共6组生物柴油掺混比,选取10%,20%,30%,40%,50%,60%,70%,80%,90%,100%共10个工况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相继增压柴油机生物柴油掺混比为0时,在10%~40%负荷,较原机相比,最高燃烧压力增大,油耗降低,NOx和Soot排放下降;在50%~100%负荷,最高燃烧压力与原机相比略微下降,燃油消耗率、NOX和Soot排放略优于原机。但增大生物柴油掺混比,相继增压柴油机最高燃烧压力下降,油耗增加,NOx排放升高,显著改善Soot排放。基于试验数据,建立多目标灰色决策模型,计算得到相继增压柴油机生物柴油最佳掺混比为25%。  相似文献   

9.
探讨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简称EGR)的方法对单缸、四冲程、直喷式柴油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的影响。废气的再循环可以减少燃烧室内的进气量,降低进气温度,减低燃烧温度,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实验过程中,分别选取0%,5%,10%,15%和20%EGR量,研究这五种情况下的柴油机排放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EGR,可以有效的减少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  相似文献   

10.
正废气再循环(EGR)是柴油机为满足NO_x排放要求而采取的一种机内减排技术。船舶柴油机为满足公约/法规排放标准而安装EGR系统,需验证其排放性能是否达到公约/法规的要求。本文依托科技部项目"自主船用低速柴油机开发验证平台研究及关键技术开发",以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改造加装EGR系统的6EX340EF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分析和识别其与  相似文献   

11.
船用高速柴油机多台增压器相继增压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多台增压器相继增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并建立了某船用V型高速柴油机采用四台增压器相继增压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多台增压器进行相继增压可以明显地改善柴油机低工况性能,有效地扩大柴油机作为船用主机的低工况运行范围.  相似文献   

12.
船用V型高速柴油机相继增压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某船用V型柴油机采用两台增压器相继增压的计算模型,为验证计算模型、程序和所选参数的正确性,对常规增压进行了计算,计算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对两台增压器相继增压进行计算分析的结果表明,采用相继增压可明显改善该型机低工况性能,扩大了该机作为船用主机的运行范围.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船用增压柴油机,对其进行相继增压(STC)系统进、排气管路,排烟管和气动蝶阀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改造。通过试验,研究了在推进特性工况下,采用1TC和2TC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STC系统相比原机常规增压在低工况(P≤40%Pe)时可以达到提高柴油机动力性,降低燃油消耗率,减少NOx和Soot浓度的目的。其中,最高燃烧压力在10%Pe相比原机增长幅度约为21.2%,燃油消耗率下降约4.7%,而NOx浓度最大降低率约为22.92%,Soot浓度最大减小率约为48.83%。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而船舶柴油机是海上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源头。为了解决舰船中速柴油机的尾气排放问题,废气再循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舰船中速柴油机的废气再循环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建立中速柴油机的计算模型研究了废气再循环技术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影响因素的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5.
废气再循环(EGR)冷却器设计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飞  罗马吉 《中国水运》2009,(7):147-149
作为降低汽车尾气排放中NOx的重要方法,废气再循环(EGR)技术的应用在满足高的排放标准策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冷却的EGR技术中各种EGR冷却器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及其现状,指出了EGR冷却器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掺烧生物柴油耦合废气再循环(EGR)技术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基于TBD234V6型柴油机,运用AVL-fire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对柴油机在75%中高负荷下运行时,0%、5%、10%和15%等4组不同EGR率与10%、20%、30%和40%等4组生物柴油掺混比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EGR率下,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增大,爆压、CO排放量和Soot排放量均呈下降趋势,NO排放量明显上升,当掺混比为40%时,柴油机各项性能值相比原机变化最为明显,爆压下降约16.3%,CO排放量下降约34.2%,Soot排放量下降约92.8%,NO排放量升高约35.7%;在相同掺混比下,随着EGR率的增大,爆压下降且滞后,NO排放量下降,当EGR率为15%时,相比掺混比为40%、EGR率为0的情况,爆压下降1.3%,NO排放量下降49.9%。通过增大喷油提前角对掺烧生物柴油耦合EGR技术进行优化,选取喷油提前角为29°CA、27°CA、25°CA、23°CA和21°CA进行研究。优化结果表明:增大喷油提前角有助于提升掺烧生物柴油耦合EGR技术的动力性,降低Soot和CO排放,当掺混比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模糊控制器的基本原理,设计了在柴油机上应用模糊控制的系统,研究了增压柴油机高工况泄放增压空气的模糊控制方法,并在 B6135-ZG20涡轮增压柴油机上实现了模糊控制的实机试验。  相似文献   

18.
作者新近开发了内燃机进排气系统一维非定常流动高精度计算模型有限体积法变差减少(Finite Volume Method-Total Variable Diminish,简称FVM-TVD)程序,为了适应对某16缺大功率柴机采用相继涡轮增压系统进行模拟计算与研究的需要,在FVM-TVD程序的基础上,加入了相继增压系统,进排气旁通系统及高工况放进气系统的计算程序,利用此新编制的程序对该柴油机进行了模拟计算,其计算结果对该机何时启用相继增压系统,进排气旁通系统或高工况放进气系统提供了初步的预测,并对其控制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船用柴油机改造之后运行参数的组合问题,利用AVL-FIRE软件耦合CHEMKIN建立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室高压循环模型,并采用原机进行验证。以指示功率和NOX生成量为优化目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燃烧参数匹配进行仿真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仿真结果进行优化分析,将优化结果与正交试验结果相对比,并最终代入模型中进行检验。通过正交-主成分分析得出:柴油机运行参数对低温燃烧影响的主次顺序与正交试验设计基本一致,且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准确度。优化后的柴油机运行参数为:天然气替代率45%;进气压力0.224MPa;废气再循环(EGR)率12.5%;进气温度335.15 K;喷油提前角22.7°。对应的指示功率为37.83 kW,NOX生成质量分数比原机降低78.73%,比极差分析最优组合降低10.92%。该优化方案在保证动力性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NOX排放。  相似文献   

20.
230柴油机超高增压系统选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 20V230柴油机实现P_(me)= 2.5MPa超高增压的技术途径,总结了目前的各种超高增压柴油机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分析了顾氏系统、相继增压系统和高工况放气系统的柴油机性能,提出了“相继增压与顾氏系统相结合的复合涡轮增压系统”,并对增压系统选型及整机布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