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阳海鹏  王丹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10):17-18,25
海洋内波是海洋中常见的现象,与表面波一样是海洋中的一种重要动力形式,其产生的流场会引起海表温度的微弱变化。随着红外遥感技术及各种红外传感器精度的不断提高,通过遥感探测内波所致海表温度的微弱变化来观测内波已经成为一种可能,但现阶段关于内波调制海表温度的具体机理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2.
阳海鹏  王丹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12):155-157
海洋内波是海洋中常见的现象,与表面波一样是海洋中的一种重要动力形式,其表面流场的辐散辐聚会引起海表温度的微弱变化,文章通过冷表皮剪切模型阐述了海洋内波表面流场调制海表温度的具体物理机制,并对现有冷表皮剪切模型进行改进,使其仿真结果与海上实验所得海表温度波动量级一致。最终通过海上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冷表皮剪切模型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是一种用于实时测量空间温度分布的新兴技术.介绍了分布式光纤测温预警系统的原理和技术特点.分别介绍了该系统在皮带机设备过热监测和筒仓温度监测中的应用.该系统取得了良好效果,确保了港口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在线监测电机转子温度的无线测温方法,解决了信号传递、引线、抗干扰以及温度采集装置的机械强度等一系列问题,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抗干扰性强,性能可靠,测温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海洋流场密度因温度和盐度的不均匀变化具有垂向分层现象,合成孔径雷达(SAR)检测潜航体在分层流中运动的海表特征呈现较大差异的功率谱特性。基于海洋遥感中的频谱分析方法,利用CFD仿真技术手段,模拟不同潜航体模型在分层流中的运动情况,运用快速傅里叶变化进一步处理二维波高信号,深入探究了潜航体的附体对流场内界面和自由表面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频谱分析法的尾迹特性研究能有效揭示不同频率成分对界面粗糙度的影响,能够有效定义和区分潜航体附体造成自由表面辐聚辐散效应的差异;在航速、潜深和分层模式等相同时,尾舵对尾流场具有一定的优化效果,指挥台围壳是影响海表尾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根据IMO关于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结构和设备规范,针对化学品船高温货品运输的特殊要求,设计了化学品船货品温度监控系统.系统采用了DCS结构、PLC控制技术和双循环系统.该温度监控系统可以解决危险化学品运输和装卸的安全防护问题,是对新一代化学品船关键技术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罗骋  阮祥发 《中国水运》2006,6(10):39-40
粮仓温度的巡回系统检测关系到粮食的储存,粮仓的温度是判断粮食储存是否正常的重要判断标准。本文从监测系统自动化、传输系统无线网络化、系统设计模块化等角度出发,提出了采用无线电遥控组件、单片机等构建粮库温度监测系统的方案。该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能好。既可以单独用来检测粮仓温度,也可以和其他设备—起构成自动化测控系统。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油船机舱存在的温度、油气浓度较高及湿度不能自动控制等缺点与不足,该文从油船机舱的多参数控制的必要性和自动化设计要求出发,在现有油船机舱通风系统的基础上,运用PLC技术设计出油船机舱多参数自动控制系统,并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及温度、油气浓度及湿度等参数的自动控制原理。最后从结构、技术、经济等方面分析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单一热源热泵空调技术存在的缺陷,文中设计了一套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详述了该系统的运行模式和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功能全面、开放性强,可满足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实现了多能源的综合互补利用.而且该系统将模糊PID智能算法与自动变频技术相结合,提高了采暖末端控制温度精度,降低了能耗,在现场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船舶机舱空间狭小,风机调节手动单一等问题,设计了基于单台变频器控制多台风机的“一拖多”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PLC控制变频器实现每台风机的软启动,并根据温度变化和换风量需求,采用PID算法自动增加或减少风机运行台数和变频调节输出大小,保证机舱温度在设定范围内.智能控制系统完成风机对电网无冲击启动和自动调节机舱换风量,实现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1.
泵喷推进器水动力噪声的数值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泵喷推进器由于其高航速时优异的噪声性能,在核潜艇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对其水动力噪声数值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首先在利用CFD方法得到固体壁面脉动压力分布的基础上,基于边界元方法完成了静止固体壁面流噪声的计算,结合点源模型并借鉴扇声源理论完成了任意边界条件下旋转声源噪声的计算,并且噪声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文献值吻合较好;然后以某泵喷为对象分别计算了泵喷静止部件和旋转部件的水动力噪声,最后对二者声场进行叠加即得到泵喷总噪声。结果表明静止部件噪声宽带总声级在径向最高,旋转部件噪声则在轴向最高;在导叶通过频率及其谐频处,由于叶轮与导管内壁面相互作用区域脉动剧烈,使得导管成为径向测点处噪声的主要贡献者,导叶对总声场的贡献量很小。  相似文献   

12.
目前,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以物联网技术促进港口智能化发展,是我国港口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我国港口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令牌环协议在网络负载比较重的情况下可以提供有效的介质接入控制。然而在带宽资源极其有限的短波条件下,令牌环的组网和维护是极为关键的问题[1]。论文针对现有令牌环组网的算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更高效的组网算法,改善了在节点较多且激活间隔时间较小的时候令牌环组网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航道整治中整治线宽度的确定是整治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考虑山区河流挖槽稳定性以及船舶上滩能力基础上对整治线宽度计算公式进行改进,提出适合山区河流沙卵石浅滩整治线宽度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工程实例借助数学模型对计算的整治线宽度进行验证并提出优化。整治线宽度的确定是一个系统性工作,传统的整治线宽度计算公式与该公式的计算值仅可作为参考值。为达到良好的整治效果,需要通过数学模型以及河工物理模型试验对整治线宽度进一步修正。  相似文献   

15.
确定弹塑性材料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是结构设计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问题,它通常是采用弹塑性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来进行分析的.本文提出了利用基于一系列线弹性有限元解来获得弹塑性材料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的试验误差法,并将它与切线法和割线法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在计算的每一步中,根据应力松弛系数降低杨氏弹性模量,并将结构的应力松弛系数和作为误差指标.当结构的误差指标小于给定的误差容限时就得到收敛解.本文方法可计算出结构受载后直到崩溃时应力、应变和载荷-变形曲线.数值实验表明,本文方法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止水的研究多在止水的布置、设计、施工等方面,而针对闸门工作状态下止水的受力能力与变形性能的研究较少。而且,关于止水性能的研究大多只针对止水自身,实际工程中,止水固定在船闸上共同受水头作用,因此考虑止水与船闸连接状态下的受力情况是有必要的。针对以上问题,以裕溪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中34 m口门三角闸门为例,选取2个实际工况与2个附加工况对止水与闸门整体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各工况下止水的工作状态与受力、变形能力,得知止水的强度满足要求,底止水与边羊角止水处于压紧状态,变形适应性良好,中羊角止水对抑制缝隙扩大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对电机的控制技术和调节质量要求很高,而传统的单回路控制系统无法更好地满足对控制电机的高要求,现将串级控制系统应用到电机的控制中去。串级控制系统是一个双回路系统,它的副回路的对象惯性小,工作频率高,而主回路惯性大,工作频率低。由于控制系统增加了一个副回路,当干扰落于副回路时,其抗干扰能力比同等条件下的单回路控制系统提高了。仿真发现,该系统能通过改变PI调节器、PID调节器的参数,使超调量减小5%,调节时间缩短7%,体现出串级控制系统在电机控制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FPSO(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长期系泊于定位海域,在服役期内没有进坞维修的可能。而在这个过程中,其船体结构承受不间断的交替变化的载荷,再加上高强度钢的广泛使用,使其疲劳破坏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其疲劳设计更为严格。本文以一大型浮式生产储油船为例,选取了典型剖面,采用简化的计算法进行纵骨的疲劳分析,给出了纵骨疲劳寿命计算的基本过程并且对船体结构中几种常见的节点连接方式的纵骨进行了疲劳寿命计算,通过分析比较,发现肘板软趾对疲劳寿命影响很大,从而找出最佳的端部节点连接形式,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许正望  张杰 《船电技术》2006,26(2):26-27,30
在双馈调速系统中,采用矢量控制时需要准确地检测到电机的转差角,这里采用增量式旋转脉冲编码器,设计了一种双馈电机转差角的检测方法,以所检测到的转差角进行矢量运算,可以获得对转矩和功率因数分别控制的优良调速性能。  相似文献   

20.
黄骅港整治工程前,航道内大风回淤后有大段的强淤难挖段。首先分析了黄骅港整治工程前航道内回淤土难挖段的特点,又以大量实测为依据,分析了黄骅港整治工程后航道内回淤土的各项特性、指标的变化,阐述了黄骅港整治工程对航道回淤土可挖性的影响,分析原因认为:黄骅港整治工程掩护了原有强淤难挖段,改善了被掩护段的颗粒组成,提高了回淤土可挖性,航道淤积重心外移,使疏浚力量重分配,提高了疏浚效率,增加了航道水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