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25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轮胎附着极限下差动制动对汽车横摆力矩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郭孔辉  丁海涛 《汽车工程》2002,24(2):101-104
本文以纵滑-侧偏联合工况的稳态轮胎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汽车极限转向条件下制动作用于不同车轮时对汽车横摆力矩的影响,并通过整车动力学仿真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为利用差动制动控制提高汽车的高速操纵稳定性提供了动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高振海  管欣  李谦  郭孔辉 《汽车工程》2002,24(5):434-437
利用预瞄跟踪理论、模糊决策理论和非线性系统描述函数法建立了一个驾驶员速度控制模型,即加强员最优预瞄纵向加速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通过对驾驶安全性、合法性、轻便性、驾驶员自身滞后特性及汽车动力学系统强非线性特性的考虑,可以有效地模拟驾驶员控制汽车速度的行为特性,为人-车-路闭环系统中速度控制研究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43.
轮胎侧偏特性的一般理论模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郭孔辉 《汽车工程》1990,12(3):1-12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任意载荷分布与胎体变形规律的轮胎侧偏特性的一般理论模型。经试验验证表明,这种模型与试验结果有良好一致性。它为更实用的半经验模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由于导出了十分简明的表达式,该模型可以解释一些至今尚难理解的重要现象,为了解轮胎结构参数与汽车操纵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提供更明确的概念和基本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44.
轮胎半经验模型中摩擦系数切换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2种简单的摩擦系数模型(库仑摩擦定律、静摩擦力模型),并将其与轮胎统一刷子理论模型结合起来分析轮胎的摩擦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满足轮胎刷子理论模型边界条件的轮胎稳态半经验模型,给出了应用轮胎半经验模型实现摩擦状态切换的方法。通过轮胎在2种滚动速度下的侧偏试验,证明了轮胎半经验模型可实现2种速度下的摩擦系数切换。  相似文献   
45.
混合动力汽车汽油机电子节气门模糊智能PID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英飞凌新一代车用嵌入式控制芯片XC164,开发了基于模糊智能积分PID复合控制算法的混合动力汽车汽油机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为混合动力汽车主控制器和发动机控制之间提供了控制接口。通过对混合动力轿车进行的实际行驶中频繁急加速、急减速过程中电子节气门目标开度和实际控制开度的对比试验,验证了电子节气门控制响应速度快、稳态误差小及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满足混合动力总成对发动机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46.
轮则侧偏特性研究的特点及其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分析并阐述了车辆动力学特性与轮胎力学特性的关系。然后,对轮胎力学特性进行了分类,介绍了轮胎侧偏特性研究的特点,描述了轮胎稳态和非稳态则偏特性研究的历史及其发展。最后,指出了轮胎侧偏特性研究的意义和轮胎模型的研究和方向。  相似文献   
47.
彭栋  张建武  林柏忠  郭孔辉 《汽车工程》2002,24(6):510-512,541
从纯侧向车辆动力学模型着手,分析微分方程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用于汽车制动、驱动与转向运动模拟的轮胎力学统一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包括任意垂直载荷分布的轮胎在纵滑与侧偏联合工况下的力与力矩的统一模型。该模型可归结为无量纲合力与无量纲综合滑移率的关系,因此简化了试验结果的归纳与整理,并可从较易行的单纯侧偏试验结果中推断出侧偏与纵滑联合工况下的无量纲力学特性,从而为汽车在转向、制动、驱动及其联合工况下动力学的模拟研究奠定基础。文中同时给出了一些轮胎台架试验结果和汽车转弯制动试验结果,并与按模型计算的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9.
基于ADAMS和iSIGHT软件,提出了对悬架衬套安装方向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及流程.通过调整悬架衬套安装方向来改变悬架导向杆系的受力,从而使悬架弹性运动学特性满足特定要求.以某一轿车麦弗逊前悬架为例,通过优化前、后结果的对比分析可知,采用优化后的衬套安装方向,悬架弹性运动学特性参数得到改善,验证了 .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
应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CAR建立了某新型轿车整车性能仿真分析模型,将其分解为多个子系统分别建模并验证.通过实测和有限元计算方法确定了轿车悬架、动力总成、轮胎等子系统的惯性参数和橡胶元件的力学特性参数;对轿车扭梁式后悬架采用振动模态综合方法建立了柔性体动力学模型;对重要的子系统模型和整车模型分别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预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整车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