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5篇
  免费   2324篇
公路运输   1501篇
综合类   2390篇
水路运输   6106篇
铁路运输   1046篇
综合运输   20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524篇
  2019年   869篇
  2018年   715篇
  2017年   682篇
  2016年   657篇
  2015年   886篇
  2014年   756篇
  2013年   983篇
  2012年   809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478篇
  2007年   371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7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3 毫秒
991.
魏梅  潘放  张大蕾 《船舶》2022,33(2):13-21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智能船舶开始受到船舶行业的广泛关注。同时伴随着航运业对于环保、安全、经济等方面需求的不断增加,中日韩欧等世界各主要造船国纷纷投入到智能船舶的相关研究当中。然而,由于各自造船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不同,各主要国家对智能船舶研究具有不同的特点。该文分别研究了日、韩、欧典型智能船舶项目的研究现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它们的研究路线和特点。研究发现:日本的智能船舶研究具有航运公司主导、局部到整体的推进方式、注重建立国际标准的发展特点;韩国的智能船舶研究具有船企主导产学研结合、发挥信息产业优势、分级发展的特点;欧洲的智能船舶研究以企业和科研机构牵头,以无人船为目标,以现有船舶改造为特点。论文在日欧韩智能船舶发展特点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对于我国智能船舶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2.
传统沉箱重力式码头施工中,护舷位置在胸墙上,安装方便,施工简单;后轨道梁座于沉箱上,前后轨道梁不存在沉降差异;轨道连接以闪光对焊为主,施工效率低、质量受焊工的焊接水平影响较大;面层裂缝是码头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通病,直接影响码头表观质量。以锦州港第二港池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为例,对低高程重力式码头护舷口、沉箱背后回填棱体(后轨道梁基础)夯实、钢轨连接及胸墙面层防裂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调整,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3.
针对船舶自流冷却系统对冷却器要求的特点,对各种间壁式换热器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热工理论计算,确定了冷却器宜采用小管径换热管的钛合金管壳式换热器,获得了小管径换热管数量与不同航速、冷却流体流动状态的设计关系,且基于热工计算结果表明了结构优化方向。采用 CFD技术对两管程流体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优化分析,获得了后端管箱封头a/b的最佳值。实船工程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文分析设计和优化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4.
港口转运站投入使用后出现振动的现象比较多。采用现场测试和有限元分析两种方法,分析湛江港某钢结构转换站(TH10)产生振动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振动情况得到很大的改善,符合人体的舒适度范围。为以后类似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建议:针对跨度较大的楼面,设计时应考虑增加跨中部位的水平和竖直刚度,避免振动时发生较大变形;在楼层机械设备位置,应增加结构抗干扰能力,保证外部能量在结构内部有效传递。  相似文献   
995.
戴涛 《航海技术》2020,(2):21-24
美国密西西比河每年的丰水期一般从12月持续到次年5月,最高水位多见于2-5月。丰水期水流速度加快、流量激增、水位上涨,航行于密西西比河上的船舶操纵风险增大,诸如走锚断缆、丢锚弃链、设备损坏、碰撞、触碰及搁浅等事故频发。机损海损事故的处理、船期的延误导致额外费用有时高达百万美元,给船公司带来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996.
骆钊  林红星  王超 《水运工程》2020,(1):173-178
针对部分海域海港工程建设中潮差较大的问题,设计采取改梁板为下层全预制结构、改护舷挡板为钢结构、试验取消剪力键的方法来减少水上作业时间,并用组合桩解决浪溅区的防腐难题;在施工方面,根据水上施工环境的窗口期分析和潮位预报,提出须乘潮靠港并及时松紧缆,推荐采用随潮差转动的跳板驳和浮码头,借潮起重安装钢栈桥,采用自升式平台避潮和根据潮差采用不同抛石工艺等方法解决大潮差下水上施工的难题,可为大潮差条件下的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7.
在石料缺乏地区港口建设中,堆场基层采用常规稳定类粒料,对石料需求量比较大,导致建设成本很高。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节约投资费用,进行水泥砂应用于堆场基层的研究。基于法国标准,采用符合要求的沉积砂或经冲击作用而分解的花岗岩质砂为原材料,以CBR值作为水泥砂主要设计控制指标和强度标准,采用路拌机现场拌和施工,并通过试验段完成各项指标的检测和验证。结果表明,在资源条件受限地区可以选择水泥砂作为港口堆场的基层材料,可有效解决工程所在地石料匮乏问题。  相似文献   
998.
江木春  王柱  洪剑 《水运工程》2019,(7):179-183
航道测量范围大、距离长并且跨省区,但CORS系统测量不能跨省区。针对这一问题,论述了RTK测量、CORS系统测量和千寻位置的定位导航技术。千寻知寸测量方法具有厘米级定位精度,覆盖范围全、无缝衔接、整体精度高,能满足大范围、长距离和跨省区航道测量要求,为类似工程测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9.
1000.
刘志强  何家骏  季建 《船舶工程》2020,42(2):111-116
为了实现工程船定位和控位快速模拟仿真,本文以45000DWT海洋工程船为例,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方法,确定深海船舶工作不同的工况组合,基于Ansys-Aqwa软件对工程船深海锚泊动态响应进行仿真分析,对仿真结果进行回归处理,得到船舶位移和锚索张力与锚索长度、风浪流环境载荷变化的数学响应模型,再对位移数学响应模型进行求反函数处理,获取船舶控位调整锚索长度的方法,为深海锚泊软件仿真系统提供模型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