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42篇
综合类   71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根据荧光显微照相原理、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相态结构分析、改性沥青的混合原理等,对不同型号的SBS改性剂与同一基质沥青配制改性沥青过程中的样品进行显微观测,同时对其不同时段的相态结构进行照片拍摄,并结合微观观测结果与改性沥青离析试验结果,对改性沥青的相态结构与其存储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分析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聚合物改性剂的存在相态,可为改性沥青制备温度、时间等提供依据;聚合物改性剂在沥青中越容易混合、粒径越小,所制备的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越好,软化点的提高越显著;对同一基质沥青,嵌段比大的SBS改性剂对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好,所制备的改性沥青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重型卡车中使用的簧片螺母在装配过程中发生断裂事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簧片螺母材质和硬度符合相关技术要求,金相组织为正常组织,引起断裂的主要原因为簧片螺母在酸洗或镀锌过程中产生吸氢,导致材料晶界脆化,在装配过程中受力发生脆性断裂。同时,分析了氢脆的原理,提出了避免氢脆事故出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碳钢、铸铁表面分别采用激光熔覆N i基、Fe基合金涂层,观察并分析了熔覆涂层界面及其显微组织和硬度特点,探讨了碳钢表面激光熔覆层裂纹产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多层自保护药芯焊丝电弧焊焊缝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R400自保护药芯焊丝焊接厚板高强钢,对多层焊缝的组织、夹杂物及焊缝的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焊缝柱状区和粗晶加热区组织主要由先共析铁素体和铁素体加第二相所组成,焊缝中较高的含铝量加速了奥氏体的高温分解.焊缝夹杂物多为球状复合氧化物,平均尺寸为046μm.夹杂物往往成为焊缝断裂的起源,对焊缝冲击韧性有不利影响.自保护药芯焊缝具有优良的冲击韧性,40J冲击功所对应的转变温度低于-50℃,满足工程结构对韧性的要求.焊接位置对焊缝断裂性能有影响,横焊优于立焊.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淬火、回火温度、冷却介质对锰硼白口铁机械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硬度随淬火温度提高出现峰值,峰值位置随淬火冷却速度增加向温度低的方向移动;回火硬度随回火温度升高在250℃出现峰值,回火温度高于480℃后硬度显著降低;残留奥氏体随回火温度升高而减少,430℃回火残留奥氏体基本消失,转变产物为贝氏体;淬火回火提高强韧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含V、Ti合金的奥氏体分解动力学及转变产物组织形貌,并详细讨论了合金元素对相变动力学的溶质类拖曳作用(SDLE)以及合金元素在形成粒状贝氏体组织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类型及不同掺量的聚羧酸减水剂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生成物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羧酸减水剂主要通过释放自由水来影响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水化进程.建议聚羧酸减水剂有效成分掺量范围为0.5%~0.8%.活性粉末混凝土流动性、抗压和抗折强度随减水剂有效成分掺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掺早强型减水...  相似文献   
18.
Novel hybrid Cu matrix composites reinforced by graphite (Gr) particle with volume fraction of 5%?C15% and nano-SiC particle (nano-SiCp) with volume fraction of 3% have been prepared by powder metallur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Gr and nano-SiCp distribute uniformly in the Cu matrix. With increasing the volume fraction of Gr,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s decreases from 114 to 51MPa and the elastic modulus decreases from 75 to 60GPa. Compared with the sintered composites, the tensile properties including elastic modulus, tensile strength, yield strength and tensile elongation of the hot-extruded (nano-SiCp+Gr)/Cu composites are improved greatly due to higher relative density of the composites and more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Gr and nano-SiCp, in addition to finer grain size of the matrix as a result of dynamic recovery and recrystallization which occur during hot extrus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9.
Microstructure and forming quality of friction stir welding joints of 7075Al and AZ31BMg with different welding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good welded joint is obtained when the rotating frequency is 13 r/s and the welding speed is 30 mm/min. An irregular area is formed in the welding center. Meanwhile, the river pattern and eddy-like distribution are found in the weld nugget zone. Besides, brittle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l12Mg17 and Al3Mg2 are found in the welded joint. They cause the increase of microhardness of welded joint. The maximum tension stress of welded joint is 112MPa.  相似文献   
20.
通过拉伸、疲劳和金相检验试验,对S355J2W耐候钢、空冷状态焊接接头和退火状态焊接接头进行了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状态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都达到了要求,S355J2W耐候钢退火状态焊接接头的强度低于空冷状态焊接接头的强度;退火状态焊接接头的塑性好于空冷状态焊接接头的塑性;退火状态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低于空冷状态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退火状态焊接接头与空冷状态焊接接头相比,每个区域的晶粒都有明显的细化和均匀化,空冷状态的焊接接头显微组织的晶界比较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