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79篇
水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交叉口信号控制在城市交通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现有的交通设施条件下,充分挖掘交通控制系统的功能,通过协调城市主干路各交叉口的信号配时,可以有效改善城市主干路的通畅性,缓解城市交通紧张问题。本文概括城市主干路协调控制的基本原理、措施,以广东省河源市主干路为例,运用干线协调控制理论,建立线控系统,通过SYNCHRO软件对系统进行优化,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线控实施前后道路的运行状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采用线控优化后,该干线高峰时段的车辆延误和平均行程速度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2.
干线交通控制系统能有效减少机动车运行延误. 本文以系统延误最小和绿波带宽最大为目标,构建了基于系统周期和相位差最优的干线交通控制模型,以双向有隔离的北京城市主干路——皂君庙路—大柳树路(含4个信控交叉口)为实例,提出了两种线控优化方案,通过VISSIM仿真对该交叉口及其所在路段优化前后的交通状况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在北京市这类行人流量较大、交叉口布局紧凑的道路条件下,采用重叠相位能更好地优化线控系统;应用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对该路段进行线控优化后,交叉口总信控延误减小了59.6%,主线上的南向北和北向南平均行程速度分别提高了140.0%和51.7%,交通运行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3.
国内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国内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 运用 Meta分析方法对我国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公开发表的有关国内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危险因素的19篇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年龄≥60岁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高于<60岁者,合并OR值为0.50(95% CI:0.33~0.76,P<0.01);男性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高于女性,合并OR值为2.17(95% CI:1.38~3.42,P<0.01);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cm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高于距离>7cm者,合并OR值为1.79(95% CI:1.37~2.35,P<0.01);术前接受新辅助放疗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高于未进行新辅助放疗者,合并OR值为3.66(95% CI:2.19~6.09,P<0.01);吻合器吻合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手工吻合者,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OR值为0.70(95% CI:0.47~1.05);术前患有糖尿病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无糖尿病者,合并OR值为3.16(95% CI:2.27~4.39,P<0.01);Dukes分期A、B期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C、D期患者,合并OR值为0.61(95% CI:0.45~0.83,P<0.01);恶性度低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恶性度高者,合并OR值为2.15(95% CI:1.47~3.15,P<0.01);预防性造瘘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未进行造瘘者,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OR值为0.39(95% CI:0.14~1.05);急诊手术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高于择期手术者,合并OR值为0.27(95% CI:0.13~0.56,P<0.01).结论 年龄≥60岁、男性、糖尿病、术前新辅助放疗、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cm、Dukes分期C、D期、肿瘤恶性程度高及急诊手术是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4.
沈阳市东西快速干道工程为减少满堂支架施工对路口交通的影响 ,同时 ,也为了保证整个高架桥梁高一致 ,决定采用钢 -混凝土组合结构。针对该结构的负弯矩区桥面板易引起开裂的问题 ,提出各种处理方法 ,并据此予以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45.
选用合理的改性剂、掺加比例与掺加工艺,制备高性能沥青,对研发的高性能沥青进行技术指标检验;对高性能沥青混合料进行一系列室内试验,包括车辙试验,劈裂强度试验,浸水马歇尔与冻融劈裂试验等。将高性能沥青的试验结果与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对比分析发现,研发的高性能沥青高温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疲劳性能与水稳定性也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46.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及道路交通安全监督管理的要求,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为便于各省市间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比较,提出了相对优劣的灰类评价概念和标准,建立了一套基于相对优劣聚类的交通安全灰色评价体系和模型。利用该模型对2004年我国31个省市道路交通安全相对优劣水平做了测度与分析。  相似文献   
47.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解决原位肝移植中肝动脉缺血(hepatic arterial ischemia,HAI)的方法:应用肝动脉桥式转流(hepatic arterial bridge bypass,HABB)维持动脉吻合时供肝肝动脉血流,并对其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进行初步观察。方法选择健康雄性西安地区杂交犬20只,制作犬简易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通过腹主动脉建立肝动脉桥式转流,测量转流前、转流15 min和转流结束1h肝动脉峰值流速(peak velocity,PV)和血流量(blood flow,BF),并统计腹主动脉插管时间和并发症。结果转流情况下肝动脉内血流峰值流速和血流量低于转流前(P<0.05),分别为转流前的83%和80%;在转流结束,开放肝动脉1h后,其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转流前没有显著性差异。平均腹主动脉插管时间3 min,2例出现腹主动脉插管后荷包缝合处出血。结论肝动脉桥式转流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解决原位肝移植中肝动脉缺血的方法,但是这一方法仍然需要继续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结肠癌患者癌动脉的收缩功能。方法取结肠癌癌患部位动脉、癌旁10 cm处动脉、非癌患者动脉,用动脉张力描记法记录血管活性物质收缩血管的量效曲线。结果去甲肾上腺素(NA)引起正常人结肠动脉的最大收缩(Emax)和最大收缩浓度的负对数(pD2)分别为(97±19)%和5.94±0.17;结肠癌动脉NA收缩的Emax和pD2明显低于癌旁动脉(P<0.01)和正常人结肠动脉(P<0.05)。ETB受体激动剂S6c在结肠动脉不引起收缩。ET-1对正常人结肠动脉收缩的Emax和pD2分别为(106±7)%和8.85±0.17;ET-1引起结肠癌动脉的Emax明显低于癌旁动脉(P<0.01);引起结肠癌动脉的pD2与癌旁动脉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α受体和ETA受体是结肠癌动脉的主要缩血管受体。  相似文献   
49.
我院近年共完成经文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68例,其中单支病变37例(54.4%),双支病变22例(32.4%),三支病变9例(13.2%)。PTCA共扩张79处病变,A型病变39处(49.4%),B型病变30处(37.9%),C型病变10处(12.7%)。3例采用邓导丝技术,5例采用灌注球囊导管,8例放置冠状动脉内支架,三例进行了冠状动脉内膜斑块定向切除术。PTCA的病倒成功率97.1%,病变成功率93.5%,本前平均狭窄(878±8.4)%,术后平均狭窄(14.1±46)%。1例死亡,无息性心肌梗塞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者。讨论了PTCA的适应症、影响成功的因素以及并发症的预防,表明PTCA是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自然排卵周期中子宫内膜超声形态与子宫动脉卵巢基质血流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30例有正常排卵功能的育龄妇女,于尿黄体生成素(LH)阳性日经阴道超声确定子宫内膜超声形态类型。按Gonen等子宫内膜超声形态的分型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A、B、C组。尿LH阳性日和排卵后第6~7天测定子宫动脉和卵巢基质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血流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于月经周期第3天,尿LH阳性日和排卵后第6~7天放免法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LH、雌二醇(E2)及孕酮(P);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VEGF浓度。结果①围排卵期子宫动脉和卵巢基质血流PSV为A组>C组(P<0.05)。②黄体中期,子宫动脉EDV为A组>C组,子宫动脉RI为A组C组(P<0.05)。③卵泡早期、围排卵期及黄体中期平均血清VEGF浓度A组>B组>C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强回声子宫内膜容受性低可能与黄体功能不足和子宫卵巢血流速减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