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3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CD4 CD25 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15例接受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SLE患者列入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动态监测移植前及移植后3、6、12、24个月的CD4 CD25 T细胞表达水平。结果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前SLE患者外周血的CD4 CD25 T细胞表达明显低下,移植后3个月出现增高,移植6、12、24个月后达正常水平。复发者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外周血纯化CD34 细胞移植可通过促进CD4 CD25 T细胞的表达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肝移植术(OLT)和肝切除术(RT)治疗原发肝细胞癌(HCC)的疗效进行综合比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ScineceDirect、Springerlink、EBSCO、CBM、CNKI数据库、万方、维普,及手工检索国内1990~2010年发表的有关于肝移植和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相关文献,选择RevMan5.0软件、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入选标准,有9项临床试验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移植组和肝切除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相似(OR=1.26,95%CI为0.93~1.17,P=0.13),肝移植组术后3年生存率高于肝切除组(OR=1.68,95%CI为1.31~2.17,P<0.01),肝移植组术后5年生存率高于肝切除组(OR=2.17,95%CI为1.63~2.89,P<0.01),肝移植组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高于肝切除组(OR=5.07,95%CI为3.27~7.86,P<0.01),肝移植组术后复发率低于肝切除组(OR=0.10,95%CI为0.06~0.14,P<0.01)。结论肝移植术和肝切除术均是治疗肝细胞癌的有效手术方法,但肝移植术预后较肝切除术有优势。  相似文献   
23.
随着更新型的免疫抑制剂的相继问世、手术和监护等技术的全面提高,肝移植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常规而有效的方法.我国临床肝移植的发展的特点为:乙型肝炎相关终末期肝病是最重要的适应证、超Milan标准的进展期肝癌占肝癌肝移植病例的多数、供体来源的不确定性.鉴于此,作者提出我国肝脏移植应在有效防治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有效控制肝癌肝移植后肿瘤复发、边缘供体使用和器官功能保护、肝移植的免疫学、合并特殊感染疾病的肝移植等方面应更注重临床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24.
研究自制 LHF器官保存液对 SD大鼠胰腺的保存效果。方法  LHF和高渗枸椽酸腺嘌呤保存液保存大鼠胰腺 1 2 h、2 4 h、36h后进行胰岛细胞分离 ,观察保存前、后细胞形态、功能的变化。结果  LHF液保存大鼠胰腺 36h内 ,组织含水量无显著的增加 ;保存液中胰淀粉酶、胰岛素含量低 ;细胞色素氧化酶活力无显著性降低。胰岛细胞分离后 ,细胞形态结构完整、分泌功能良好 ,其保存效果明显优于高渗枸椽酸腺嘌呤保存液。结论  LHF作为胰腺保存液能够有效地保存大鼠胰腺 36h,可用于胰岛移植供体保存  相似文献   
25.
对10例肾移植患者应用与未用更昔洛韦后环孢菌素A的药动学参数及临床生化指标进行研究。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药浓度,3P87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应用更昔洛韦后,环孢菌素A药动学参数Ke、t1/2(Ka)分别由未用组的(0.16±0.04)h-1和(1.39±0.76)h降至(0.09±0.05)h-1和(0.50±0.32)h(P<0.05),Tmax由(3.67±0.77)h减至(2.00±0.78)h(P<0.01),t1/2(Ke)由(4.08±1.85)h增至(10.51±6.42)h(P<0.05),峰浓度Cmax平均升高27%。肾移植后应用更昔洛韦组肾功指标下降,肝功指标上升,其中血清肌酐、总胆红质与未用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更昔洛韦使肾移植患者环孢菌素A的药动学参数及临床生化指标发生改变,提示临床调整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26.
总结了更昔洛韦防治肾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研究结果。预防研究共153例,更昔洛韦组88例,阿昔洛韦组65例。两组预防CMV疾病的效果有明显差异(9.1%vs24.6%,P<0.05),而预防CMV活动性感染的效果无明显差异(20.4%vs15.6%,P>0.05),但更昔洛韦组CMV活动性感染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阿昔洛韦组(2~6周vs3~9周,P<0.01)。治疗CMV肺炎31例,更昔洛韦组15例治愈率80%;阿昔洛韦组16例治愈率25%(P<0.05)。认为更昔洛韦能有效预防CMV疾病,缩短活动性感染的持续时间,对CMV疾病有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9例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为骨髓移植,1例为脐血移植。HLA全相合8例,HLA不全相合13例。回输单个核细胞(MNC)中位数9.078×108/kg,CD34+细胞中位数4.62×106/kg。10例患者采用BuCy方案预处理,9例采用改良的BuCy2方案预处理,1例采用非清髓的BuCy+氟达拉滨的方案,1例采用TBI+VP-16+CTX+meCCNU预处理。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方案,其中20例采用短程甲氨蝶呤+环孢素A+霉酚酸酯+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四联方案,1例脐血移植患者采用短程甲氨蝶呤+环孢素A+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术后观察受者的造血重建、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采用低剂量肝素+前列腺素E1+丹参注射液预防肝静脉闭塞病(VOD)。结果除1例患者于空髓期死于颅内出血,其余20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高剂量组MNC及CD34+细胞较低剂量组中位重建时间平均缩短1d。预处理中出现高热、寒战、胃肠道副反应、肝脏损伤及口腔黏膜炎等副反应,均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HLA不合者较HLA全相合者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例患者出现aGVHD(Ⅰ度3例,Ⅱ度4例,Ⅲ度2例);9例出现cGVHD,表现为皮肤及肝脏受损,经有效治疗后好转。术后100d内18例受者出现细菌或真菌感染,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7例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2例出现EB病毒血症,1例出现尿BK病毒感染。1例患者因VOD死亡,其余患者均未发生VOD。5例发生Ⅱ级至Ⅲ级出血性膀胱炎,经治疗后均好转。受者总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4月(136d~9年),1年及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2%和63.9%,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1.0%和23.8%,无复发生存率为71.4%和14.3%。结论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BuCy及改良BuCy2的预处理方案均安全有效,毒性反应可逆、可耐受;高剂量MNC及CD34+细胞数组造血重建时间较低剂量组缩短;HLA不全相合者移植后GVHD发生率较HLA全相合者增高;低剂量肝素+前列腺素E1+丹参注射液可有效预防VOD。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检测Bcl-2、Bax、Fas、FasL、穿孔素和粒酶B 在移植肾急性排斥时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急性排斥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30例移植肾穿刺活检标本及18例正常供肾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Bax、Fas、FasL、穿孔素和粒酶B 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根据Banff97病理诊断标准,急性排斥标本30例,其中ⅠA 12例,ⅠB 11例,ⅡA 5例,ⅡB 2例;②所有组织中均可发现细胞凋亡现象,急性排斥标本中更为明显;③Bcl-2在急性排斥标本中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织(P<0.05),与急性排斥的病理变化呈负相关(P<0.05);Bax在两组的表达水平无差别(P>0.05);Fas、FasL、穿孔素和粒酶B在急性排斥组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与急性排斥的病理变化呈正相关,以FasL和粒酶B 最为明显(P<0.01).结论 ①Bcl-2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减少提示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②Bax对于预测急性排斥反应的意义不大;③Bcl-2、Fas、FasL、穿孔素和粒酶B的表达变化均与急性排斥反应密切相关,尤以FasL和粒酶B明显,可作为监测移植肾形态学变化、功能状态以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9.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解决原位肝移植中肝动脉缺血(hepatic arterial ischemia,HAI)的方法:应用肝动脉桥式转流(hepatic arterial bridge bypass,HABB)维持动脉吻合时供肝肝动脉血流,并对其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进行初步观察。方法选择健康雄性西安地区杂交犬20只,制作犬简易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通过腹主动脉建立肝动脉桥式转流,测量转流前、转流15 min和转流结束1h肝动脉峰值流速(peak velocity,PV)和血流量(blood flow,BF),并统计腹主动脉插管时间和并发症。结果转流情况下肝动脉内血流峰值流速和血流量低于转流前(P<0.05),分别为转流前的83%和80%;在转流结束,开放肝动脉1h后,其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转流前没有显著性差异。平均腹主动脉插管时间3 min,2例出现腹主动脉插管后荷包缝合处出血。结论肝动脉桥式转流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解决原位肝移植中肝动脉缺血的方法,但是这一方法仍然需要继续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糖尿病(PTDM)发生及发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66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肝移植术后糖尿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在临床出现的高危因素。结果本组PTDM发生率为36%(24/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腹水量、术中激素剂量、术后葡萄糖补充量、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术后30 d内感染是肝移植术后发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结论移植术后糖尿病是肝移植常见并发症之一,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及早采取有效、合理的防治措施是减少PTDM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