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3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41.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受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进行的肝移植病例,依据易感因素、临床症状、外周血中CMV-PP65和(或)CMV-IgM及胸片明确诊断,以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结果 共收集资料111例(剔除相关资料不完整者).发现CMV感染5例,CMV感染发生率为4.5%;其中2例发生CMV肺炎,CMV肺炎发生率为1.8%(占CMV感染的40%),2例均好转.活动性CMV感染3例,2例治愈,1例好转.结论 CMV-PP65检测能够对CMV感染患者做出早期诊断并且指导治疗.更昔洛韦能够有效治疗CMV感染.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尸体肾移植术后加速性排斥反应的临床治疗。方法 对7例临床上诊断为加速性排斥反应的患者给予强有力的抗排斥治疗。结果 自1996年5月至1999年5月所行的300例尸体肾移植患者中,7例发生加速性排斥反应,发生率2..33%,经强有力的抗排斥治疗后6例完全逆转,排斥逆转率85..5%,目前6例均健康存活,带肾存活率最长已达3年半;1例治疗无效切除移植肾。结论 加速性排斥反应的防治重点在于早期诊断、及时强有力的抗排斥治疗以及有针对性地防治抗排斥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3.
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274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行2312人次全血环孢素A(CsA)浓度测定。结果表明∶①CsA在三联免疫抑制疗法中的理想治疗窗浓度范围是∶术后第1、2、3和4~12个月全血CsA浓度分别为300~430、280~350、180~280和110~250μg/L;②FPIA法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便,适于批量测定等优点。讨论了肝肾中毒、排斥反应、高危人群及合并用药与全血CsA浓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4.
多抗甲素是从甲型链球菌培养物中提取的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BRM),在体外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中能抑制特异性CTL的产生(对照组:l02±76溶解单位,实验组:34±34溶解单位,P=0.005),而对NK活性并无显著影响。滴定实验测定,10mg/L时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同时用BALB/C和C57B/L小鼠间行皮肤移植,结果表明多抗甲素能明显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可望用于临床移植,其作用机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5.
胎儿肝脏的整修是辅助性胎肝移植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植入肝脏的质量和移植效果。为取得临床前的胎肝整修经验,对20例脑死亡胎儿的肝脏采用原位灌注,腹腔多器官联合切取后在冰水盆内整修。结果表明肝动脉解剖游离复杂费时,应注意有无肝动脉解剖变异存在。胎肝门静脉血供的建立,选择脐静脉为宜,但应结扎脐静脉导管。肝静脉流出道可选择肝上或肝下下腔静脉。胆道重建用胎儿胆囊作吻合。  相似文献   
46.
利用我们已建立的动物模型观察雷公藤甲素对实验鼠移植皮片存活期、MLR及IL-2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联合DST组皮片存活延长,MLR和IL-2水平明显下降(P<0.01,P<0.05);当其同时联合DST和ATS,皮片存活期明显延长(P<0.05),MLR和IL-2进一步下降(P<0.01)。提示雷公藤甲素在临床器官移植中可能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15例恶性肿瘤患者在进行骨髓移植(异基因骨髓移植3例、自体骨髓移植6例和混合骨髓移植6例)时应用分次全身照射技术。分次照射方案:8~15MVX线总剂量800~1000cGy,每天2次,共计2天,每次照射间隔时间为6h;剂量率5.98~6.32cGy/min,平均剂量率为6.6cGy/min;肺遮挡后平均剂量为600cGy,胸壁补充9MeVβ线200cGy。随防结果∶3例移植失败(异基因骨髓移植1例、混合骨髓移植2例),1例慢粒急变行自体骨髓移植后10个月因肿瘤复发而死亡,其余11例均无瘤生存;无1例出现放射性损伤。结果提示采用分次照射技术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8.
利用犬肝自体原位移植模型,观察了肝动脉缺血(HAI)后供肝组织的脂质过氧化物(MDA),黄嘌呤氧化酶(X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结果显示:随着HAI时间延长,各指标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P<0.05);术后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胆红素含量增高更为明显(P<0.01),且下降缓慢(P<0.05)。认为,HAI对供肝有明显的损伤作用,氧自由基是导致这一损伤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9.
本文报道了1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在手术显微镜下行前房内植管术的治疗效果。其中15例作了3~26个月的随访,14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表明这种方法具有组织损伤小,减压效果确切的优点,因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0.
不同透析方法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不同透析方法对肾移植后肾功延迟恢复(DGF)的影响,以期选择合适的透析方法,提高移植效果。方法 观察应用不同透析方法治疗 DGF 患者时血压、细胞因子的变化和疗效。结果 采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 4.85%,肾功能恢复时间(9.1±4.3)d,术后感染发生率 9.52%,均较血液透析(HD)组低[低血压发生率 7.8%,肾功能恢复时间(21.4±7.6)d,术后感染发生率 20%];腹膜透析组低血压发生率6.25%,肾功能恢复时间(15. 5±6. 7) d,术后感染发生率 37. 5%,后两项指标高于 HVHF 组; HVHF 组治疗后,TNF- α、IL- 1β和 IL- 6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HD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容量血液滤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DGF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