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1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598篇
综合类   1497篇
水路运输   567篇
铁路运输   266篇
综合运输   4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本文针对近年来市场经济形势下社会对计算机硬件维修人才的需求,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硬件专业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硬件知识与硬件维修能力的要求,初步探讨了高职院校计算机硬件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计算机硬件课程设置和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02.
学生在“评教”过程中的心理因素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教”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否满足自身的需要所出判断的过程,从学生个体的心理、师生关系的心理和测量中的主观心理三个方面讨论了学生在评教过程中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03.
根据中央制定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我国的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要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时要积极开展同内地的横向经济联合,发挥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基地和窗口作用。  相似文献   
104.
105.
学籍管理是教务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学生入学资格、学习情况和毕业资格进行考核、记载、控制和处理的活动。其目的在于督促管理学生,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学籍管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国家的教育制度,保证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实现。因此,研究学籍管理的规律、原则.以指导学籍管理,使学籍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06.
107.
文章旨在调查目前中国高校用以评价教学状况的证据来源情况。调查发现,学生评教仍是最主要的教学评价手段。被调查者认为学生可以基于经验回答学生评教指标中的大部分问题,但在是否完全信赖学生评教结果问题上态度不明确。基于此,调查者希望找到其它评价方式来补充、配合学生评教。然而有近一半的被调查院系只使用学生评教一种证据,总体平均使用两种教学评价证据。被调查院校最常使用的教学评价证据有学生评教、课堂观察、非正式评论和教学奖励等四种,但后两种并不直接支持课堂评估。为了对教学各方面指标进行全方位评估,文章建议使用教学评价证据档案袋,除学生评教外,还应包括同行观察、课程大纲、测试、教师课堂笔记以及课程教学材料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8.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参与建设"两型社会"是示范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示范高职院校为"两型社会"培养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人才,为"两型社会"提供高技术服务,谋求与经济、社会的双赢发展,引领我国高职院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9.
教学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本文根据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形势,认为要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为教学建设与改革服务,必须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对有关教师角色的问卷调查和叙事日志进行隐喻分析,得到反映教师理念的主要隐喻。从认知论和建构论视角探讨少数调查对象反映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和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习者"的理念,指出教学环境下的教师是和学生平等的"学习者",应不断就其教学实践和学习反思,并在反思基础上更新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