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28篇
公路运输   121篇
综合类   96篇
水路运输   88篇
铁路运输   19篇
综合运输   6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61.
通过文献查阅及行业调研,研究道路交通车辆运行阶段的CO2排放核算方法。分析国内外碳排放核算方法的现状,采用“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对现阶段道路交通碳排放核算方法进行归纳,并通过总结不同活动数据及排放因子的来源,将其进一步分为基于燃料单位热值排放因子、基于试验测试排放因子、基于道路交通排放核算模型和基于机动车在线监控平台的4类核算方法,提出了现在及未来的应用场景,为道路交通碳排放核算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362.
碳达峰战略背景下,交通运输业作为高碳排放行业面临一系列挑战。本文分析我国交通运输客货运碳排放现状。基于统计数据与相关研究成果,推算含私人小汽车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并计算各交通方式的碳排放因子。借鉴部分发达国家经验,预测2019—2040年我国客货运周转量发展趋势。以2040年为目标年,设计未来交通结构和碳排放因子情景,研究我国交通运输业碳达峰时间和达峰值。结果表明:2020年,含私人小汽车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为11.1亿t。2040年,我国旅客运输需求规模在8.2万亿~8.7万亿人公里,货物运输需求规模在27.3万亿~28.7万亿吨公里。最后,验证了单纯依赖交通结构改善难以实现2040年前碳达峰,还须结合交通清洁技术升级。情景分析表明,采取“公转铁”“公转水”等交通结构转型,公路运输清洁化等政策措施,交通运输业有望于2031—2034年实现碳达峰。  相似文献   
363.
交通运输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其绿色低碳转型对于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现状和交通运输行业参与碳交易市场工作的总体政策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和国际交通领域碳排放核算与交易案例,比较不同碳交易市场机制下交通领域碳排放核算方式和交易的差别,分析交通领域纳入碳市场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参与碳交易市场的多种路径和相应建议。相关研究可为建立和完善适用于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和企业的碳核算标准和碳交易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64.
城市轨道交通在促进城市交通绿色低碳发展、大幅提升出行便利度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碳排放.如何合理量化城市轨道交通碳排放水平并测度其减排潜力是实现交通部门碳达峰、碳中和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构建了地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方法,对地铁的碳排放强度与碳减排水平进行了定量化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地铁的低碳、近零碳排放...  相似文献   
365.
本文阐述了碳排放监测系统项目的设计与实现。系统使用物联网技术、移动应用开发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民用日常碳排放的监测、汇总及分析。能够针对用户的碳排放提出合理建议最终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366.
为推进煤炭等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从运输参与方(托运人、承运人和政府)角度出发,研究综合运输网络下货流分配的优化问题。综合考虑运输费用、运输效率、碳排放量3方面因素,建立综合运输网络货流分配的线性优化模型,研究公铁运量目标比值和碳排放空间目标值等政策引导约束对货流分配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公铁运量目标比值变化能直接影响各路径货流分配量,同时显著影响碳排放量;碳排放空间目标值降低到82.152万t以下可提高铁路运输占比,但由于运输效率成本增加较快导致运输总成本增加,为保证运输总成本较低并尽可能减少碳排放量,需对二者进行权衡。  相似文献   
367.
刘吉毅  黄福友  陈斌 《公路》2023,(5):252-259
交通运输业作为全社会碳排放大户,开展交通运输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科学实施减排策略,对推动交通运输向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从交通运输自身发展水平视角出发,在考虑人口、经济、运载工具的基础上,新增道路等级、运输结构等因素,重构了扩展的STIRPAT模型,并采用岭回归法消除各影响因素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以西南某省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定量分析各影响因素对交通碳排放的实际贡献率,并对短期碳排放量进行预测,有针对性地提出交通运行“堵转畅”、运输结构“公转水(铁)”、运载工具“油转电”等主要减排策略。  相似文献   
368.
MARPOL公约附则VI 2021年修正案现已生效,其规定从2023年1月1日起,包括豪华邮轮在内的所有适用船舶,需满足营运碳强度指标(CII)计算、报告与评级等要求。介绍豪华邮轮的CII计算和评级方法,通过举例计算某50 000总吨非传统柴油电力推进豪华邮轮在2023年至2026年的要求的CII(Required CII),分析其CII评级变化趋势及营运特点对其达到的CII(Attained CII)的影响,提出现有豪华邮轮CII履约对策,供相关方参考。  相似文献   
369.
靠港船舶岸电系统具有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优点,正在我国港口大力推广。为探讨岸电系统在集装箱码头的应用前景,以大窑湾北岸某集装箱码头为例,利用仿真模型核算多种情景下2020年大窑湾北岸集装箱码头船舶使用岸电前后的碳排放量,并分析不同装卸效率对船舶的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集装箱码头使用岸电系统可实现低碳效益,提高装卸效率有利于船舶碳排放的减少,但应考虑提高装卸效率会引起装卸机械碳排放增加。  相似文献   
370.
为巩固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成果,更好地服务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战略和“双碳”目标实现,介绍国内外绿色航运走廊建设的提出背景、发展现状,总结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建设的跨行业合作成果及先进经验做法,提出我国参与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建设的思路和重点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