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15篇
水路运输   949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1.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08,(12):38-41
金融危机裹挟着市场调整的内在需求令形势急转直下,融资环境恶化、市场需求低迷、运力投放过剩,不时将弃单的消息抛向空中,红火岁月里收获的大批新船订单开始让船厂焦虑不安。2009年,会不会有更多弃单炸弹被引爆?世界船市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112.
尽管现时造船新单大幅减少,部分现有造船订单面临取消或推迟交付,不过,伦敦德鲁里海运咨询机构刚发表全球造船市场未来15年发展预期报告中指出,造船业只需承受短暂的苦楚,在船厂生产力缓慢增长下,新船需求长远仍会不断攀升,业界将在2013年后苦尽甘来。  相似文献   
113.
接单第一     
《中国远洋航务》2008,(1):48-49
事件回放:2007,造船业尤其是中国造船业继续高歌猛进.前三季度,中国成为世界接单最多的国家.欣喜之下,我们更想知道,造船狂热的背后是否有其不可更改的必然,或者仅仅是一场非理性的狂欢?  相似文献   
114.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04,(10):24-27
目前,随着世界造船业的持续高涨,中国的民造船也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契机。尤其是在江苏、浙江一带,凭借当地大量民间资本的注入,民营造船得以迅猛发展,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造船力量。 与一些中小型国有船厂相比,民迎船厂显得更加鲜活。经过近年的积累,很多船厂觉得自己有能力  相似文献   
115.
数据点击     
《中国船检》2007,(9):42-43
8月份.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的2007年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中三大造船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以及船舶出口增长几组数字充分显示出我国造船业发展势头强劲。特摘编与读者分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6.
满颖 《中国船检》2011,(2):40-42
造船成本的高低,关系到最终船舶价格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造船企业最后的利润,同时也是影响船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成本是中国造船业的竞争优势,但在人民币汇率不断升高、劳动力成本日趋上涨、资源使用成本逐步增加以及节能、环保等国际新规则层出不穷诸多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造船业的成本优势日渐减弱,在未来发展中,中国造船业已被动步入高成本时代。  相似文献   
117.
申鑫 《珠江水运》2011,(1):78-83
在2010年,世界造船行业里,上演着两幕迥异其趣的剧目。一幕是国外船厂的持续萎缩,另一幕则是中国造船业的大幅增长。据报道,日本第二大造船企业三菱重工,因担心无法持续获得新船订单,且承受到来自中韩造船完工量方面的压力,准备停止其神户船厂的商船建造业务,将重心集中在潜艇建造上。  相似文献   
118.
2011年7月15日,国际海事组织(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62次会议通过了国际海运温室气体(GHG)减排措施强制性规定的MARPOL公约附则VI修正案,该修正案将于2013年1月1日起生效,确定了新船设计能效指数(EEDI)和船舶能效管理计划  相似文献   
119.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上午好!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在兔年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成立六十周年这一重要而又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受黄平涛理事长的委托来参加今天的纪念大会  相似文献   
120.
雷海 《水运管理》2011,33(5):1-2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保护愈演愈烈。造船业和航运业是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本身是薄利的,一旦"战斗"升级到海事和海商纠纷阶段就会非常残酷,成为"你死我活"的斗争。无论是造船合同还是提单,都涉及到双方的底线,即核心利益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