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29篇
水路运输   29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2011年10月,应比利时MAS博物馆邀请,我与何国卫先生到访该馆。在驻比使馆文化参赞陪同下,博物馆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解并协助我们在该国三个藏点找齐了1904年后留落的125艘中国古船模,并进行认真测绘拍摄,模型出自中国各沿海及内地港口的工匠之手。模型种类、工艺、功能、数量都是我们首次见到,其中广东船模更加吸引大家,双方专家并为此作了研讨。本文根据该馆介绍译文的形式作简单解说。  相似文献   
53.
由于螺旋桨是船舶推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螺旋桨的选型设计是船舶建造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初步选型和最终选型2个步骤,利用图谱并结合在工作中的实际案例介绍了螺旋桨选型的具体方法和以最佳直径为指标的选型方法。  相似文献   
54.
以三体船船模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船模试验、数值模拟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对其快速性进行研究。在快速性试验的基础上,笔者基于ISIGHT-FD软件平台,建立数学模型,从船舶阻力和船舶推进相结合的角度出发,选用遗传算法建立辨识系统,分析该三体船船模的片体布局对其快速性的影响以及船、机、桨的配合情况。最终,通过绘制的剩余阻力曲线和敞水效率曲线,验证辨识结果并加以预报。  相似文献   
55.
根据乌江岩崩堵江航道特点,采用河工模型下船模试验相结合方式进行整治方案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简要介绍了模型设计、验证及方案试验情况.该工程现已完成,岩崩航道的通航条件大为改善,整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6.
通航船模航行试验的优点是实际航道实船航行试验无法比拟的,但要使模有较精确地表征实际航道实船航行试验的特性,就必须对模型试验中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并找出修正误差的方法。本文首先推导出船舶运动的方程和操纵性指数K′,T′,然后引入船模与实船之间的相似理论,分析指出船模与实船的操纵性由于尺度影响而不相似,即存在尺度效应,接着介绍几种尺度效应的修正方法,最后以配合水工模型的通航船模航行试验的几个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57.
船艇信息     
《中外船舶科技》2010,(2):47-48
<正>第15届国际船艇及技术设备展览会于4月11日在上海闭幕这次展会共展出实船252艘,船模126件。4天中成交额突破3亿元,创历届新高。国外游艇售出20艘并签约4艘,国内船艇售出十多艘并接订单近40艘,参展的海内外品牌及商家逾400个。买家除国内富商外,还有香港、韩国、俄罗斯、卡塔尔、希腊和  相似文献   
58.
所述设计船是为长江某航运局研究开发的长江II型高速艇,主船体为钢质,上层建筑为铝合金材料,该船从船型选择、船模试验、结构设计及减震降噪等方面详细分析计算,经航行试验及实际营运,该船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并超过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某新型湖面搜救艇的研制背景及其总体布置,着重介绍了该船在研制过程中解决的一些技术难点及在设计过程中的创新点,通过船模试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并保证了船舶的快速性能。实船建造并投入使用后,证明该船能在恶劣海况下快速出航和搜救,大大增强了海事部门在湖区的抢险应急能力。该船整体技术成熟,效果明显,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0.
沅江大桥通航环境十分复杂,原大桥通航孔布置不合理,严重制约了桃源枢纽二线船闸扩建工程建设。针对桥区通航条件差的问题,对其左岸桥梁通航孔布置方案进行船模试验研究,采用定床河工模型和小尺度船模试验相结合,并从船模试验的舵角、漂角和航速等航行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通航总净宽的情况下,双孔双向要优于双孔单向;桥梁通航孔右移可降低一线船闸船舶下行过桥难度,但会增加二线船闸船舶上行过桥的难度。建议左岸新建桥梁通航孔净宽应不小于220 m,桥位相比于现状桥梁右移约75 m,采用双孔双向,两线船闸分槽航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