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36篇
综合类   83篇
水路运输   52篇
铁路运输   48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1.
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道路桥头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应用于高等级道路桥头软基处理工程的情况。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是一种新颖、先进的高强复合地基,应用这种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软基承载能力,减少路基工后沉降量,将软基地段路桥分界高度提高至8.5m,从而达到减少桥梁面积、节约工程造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92.
天津市排污河道底泥的处置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各级城市排污河道清淤产生的底泥已成为影响工程决策 ,防碍清淤实施的一大难题。本文以天津市大沽排污河底泥为例 ,对排污河道底泥性质进行了研究 ,对污泥处置技术方案进行了综述 ,并最终结合泥性 ,认为将排污河道底泥回用于建材工业 ,能够彻底达到污泥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 ,不但可以消纳污泥 ,而且可以利废增效 ,保护自然资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3.
黄骅港疏浚施工对航道回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特点和黄骅港航道施工期回淤特点,分析了黄骅港航道施工期挖泥量、抛泥量、逸泥量、地形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回淤量与抛泥量、地形变化量的关系式。利用黄骅港现场实测资料,率定了公式系数,分析了黄骅港航道的施工回淤量、正常回淤量与各影响因素,得到了施工期回淤量受抛泥影响的系数,并发现黄骅港正常回淤量与风能有较好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94.
结合真空卸污系统管道设计参数试验研究,介绍真空卸污系统中管道设计的主要参数,叙述主要参数在设计过程中的计算与选取的方法。通过真空卸污系统的仿真试验,将沿程水头损失随机选取计算,并分析计算结果;根据澳标选取气液比,并通过计算验证气液比的可靠性;选取不同数量的卸污点与不同卸污单元软管长度进行卸污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5.
In 1997, approximately 1 million cubic yards of consolidated red clay was dredged from Newark Bay in New Jersey and deposited on the seafloor at an open-water dredged material disposal site located on the inner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New York Bight. To address concerns about the ability of benthic organisms to colonize the seafloor deposits of this compact, organic-poor red clay, monitoring surveys were conducted in 1998 (1 year after disposal) and 2002 (5 years after disposal). The surveys used a combination of sediment imaging and traditional grab sampling methods to characterize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conditions over the surface of the red clay deposits in comparison to nearby reference areas consisting of either naturally-occurring, sandy surface sediments or deposits of unconsolidated, muddy dredged material. Sediment-surface and sediment-profile images (SPI) collected in summer 2002 indicated that the surface of the red clay deposits had become much smoother and more heterogeneous in texture compared to images collected in 1998. The image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se deposits had become colonized to a much greater degree by relatively abundant and diverse infaunal and epifaunal communities compared to 1998. Taxonomic analysis of benthic grab samples confirmed the imaging results and indicated relatively high infaunal organism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ver the red clay deposits in 2002 compared to the reference areas. However, the structure of the benthic community inhabiting the red clay was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from the communities in the reference area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sediment texture and composition. The combination of imaging and traditional taxonomic approaches used in this study provided much greater insight on the red clay colonization process than either approach by itself.  相似文献   
96.
铁路突发传染病事件的案例分析与应急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路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运输工具,在输送大量旅客和货物的同时,也提供了各种传染病借助铁路传播和扩散的机会。因此,研究并总结铁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从而制定适合铁路的技术处理预案,对全国传染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变频恒压技术在大型医务船供水系统中的设置、应用及优点,以及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98.
对北槽航道维护使用的3#贮泥坑抛泥流失率进行现场监测和分析研究。监测内容包括应用多波束地形测量仪测 得贮泥坑抛吹泥前后的准确容积变化,采用表层取样法测量贮泥坑抛泥后的表层泥沙密度及采用柱状采样器测量贮泥坑不 同深度的泥沙密度,综合容积变化和密度结果可以得到实际入坑泥沙量,结合实际抛泥量计算出贮泥坑的抛泥流失率。监 测结果表明该贮泥坑的抛泥流失率达到76%。同步监测的流速结果表明贮泥坑周边动力强、流速快,流速快是造成该贮泥 坑抛泥流失率大的主要原因。建议该坑向附近动力弱的坝田掩护区移动以减少该贮泥坑泥沙流失率。  相似文献   
99.
长江口水域港口及航道资源开发强度高、疏浚物产生量大,由此带来的疏浚物处置问题已成为水运工程领域的 一大技术难题。利用大量工程现场资料,分析近年来长江口疏浚物的来源、产生量及性质,总结疏浚物处置现状及存在的 主要问题,并探讨长江口疏浚物的未来出路。结果表明:长江口疏浚物年均产生量高达近1.0亿m3,主要来源于长江口12.5 m 深水航道(南港北槽段)和上海港外高桥港区四至六期支航道。现阶段长江口疏浚物处置仍以海洋倾倒为主,资源化利用 率总体不高,且利用方式相对单一。在海洋倾废管理日趋严格、低碳循环经济备受推行的大背景下,解决长江口疏浚物处 置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大疏浚物的多途径资源化利用力度、加快港口航道减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加强海洋倾倒区的 科学评估与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00.
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的信号设备自动测试系统的原理,对虚拟测试仪器的误差构成和误差传递进行分析,然后以信号设备自动测试系统为例,介绍了一个简单实用的误差校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