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水路运输   2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足于国际经贸环境、中国国民经济以及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和产业布局调整的最新形势,分析当前全国沿海港口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面临的宏观环境。提出码头评估能力的概念,客观分析港口吞吐量统计数据的构成,就沿海港口评估能力与运输需求的总体适应性、分区域适应性、发展结构适应性以及与产业布局适应性进行探讨,提出问题及建议,展望港口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
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能够克服样本个数比变量维度少的特点和消除变量多重共线性的优点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进行建模预测,该方法适用于历史数据较少的港口。并以黄骅港为例,通过SPSS软件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进行建模预测并给出2025年集装箱吞吐量预测值。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法能够有效的消除影响因素的多重共线性,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可为今后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曹妃甸LNG接收站作为我国北方天然气供应的重要保障主体,冬季高峰期月到港LNG船舶达到8~11艘,按照规划扩建后将成为国内外规模最大的LNG接收站。由于LNG船舶通航的严格监管,到港船舶数量的增加会对航道通航效率造成显著压力,因此需要论证码头建设规模与航道的适应性。在现状定线制通航条件下,基于多智能体仿真建模方法,构建曹妃甸港区LNG船舶进出港全过程仿真模型,定量评估不同LNG码头建设规模对LNG船舶通航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LNG泊位数达到4个时,船舶进出港受制约明显,优化航路后能有效提高LNG船舶的通航效率。  相似文献   
4.
合理的港内道路路网结构及交通组织是集装箱港口作业效率提升以及节能减排的重要保证。提出利用集装箱港区生产作业智能体微观交通仿真模型模拟集装箱生产作业流程,并以集装箱港口服务水平和集卡日均碳排放成本作为指标,优选低碳型集装箱港区港内道路规划方案。应用实例表明,集装箱港区生产作业智能体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可有效模拟港内作业过程,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道路规划方案下的评价指标,得到最优的港内道路规划方案,为港区道路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吴乔  肖仕宝  齐越 《水运工程》2019,(11):29-35
绿色设计理念在工业产品和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但在填海工程中应用较少。科伦坡港口城项目是位于"一带一路"关键节点国家斯里兰卡的大型人工岛填海工程,在该项目中以"安全""节能""生态"的绿色设计理念为指引,充分结合环境评估与工程研究,完成了工程选址、总体平面布置优化、优化运河布置,通过功能分析采用低窄堤顶式防波堤,在施工中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变更设计方案,达到了节约、经济、保护环境的目的。施工中通过详细的环境监测证明绿色设计的效果达到了预期,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应用各种建模方法在船舶通航研究中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信息交互的港口运营系统仿真建模方法,旨在拟实反映复杂水域船舶进出港的全过程。结合多智能体系统仿真理论、离散事件仿真理论与多元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实现了对复杂水域船舶进出港全年全过程的精细化仿真,并系统总结了可通过建模解决的关键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7.
鉴于当前港口空间规划及设计技术方法难以满足信息化、智慧化发展的要求,探讨BIM+GIS技术在港口空间规划及设计上的应用方向,提出基于BIM+GIS的港口空间规划及设计技术架构,通过建立包含BIM模型及平台、GIS分析模型及平台、模型渲染与展示平台的BIM+GIS规划设计集成平台,将BIM模型和GIS环境深度融合,实现宏...  相似文献   
8.
齐越  张功瑾  夏波  高峰  刘针  董敏 《水道港口》2021,(2):207-213
基于辽东湾西北部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1 a的风和波浪观测数据,分析风浪特征,统计分析风和浪的年和季节变化规律,对波高与周期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分析了大风浪时风速与波浪的相关性.受地形影响主要浪向是偏S向,强浪向为偏SE向,秋季和冬季偏E向的波浪所占频率有所增大.年常风向为SW向,强风向为SW向,春夏季节的常风...  相似文献   
9.
沿海港口煤炭专业化运输系统适应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全国煤炭生产消费及调运情况,分析北方煤炭下水港布局、后方铁路通道规划建设及煤炭下水趋势对专业化煤炭下水港未来发展的影响,研究南方煤炭接卸港码头布局、外贸进口煤炭和煤炭中转基地建设及接卸港发展趋势对接卸港布局及建设的影响,对全国沿海港口煤炭专业化运输系统分区域、分结构的适应性进行探讨,并提出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安全事故频发的客滚码头前沿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提出通过将该区域进行精细化布置以及合理交通组织的方式,提高码头前沿作业的安全性与便捷性。为获得区域行人密度、在港时间、行走距离及卸船作业时间等评价指标,建立客滚码头前沿作业系统微观仿真模型。并以某客滚码头泊位为例,分析码头前沿功能区布置及交通组织方案对客滚码头前沿作业评价指标的影响,并给出推荐方案。实例证明,客滚码头前沿功能区精细化布置及合理交通组织有利于减少安全事故,并提升前沿作业便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