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藏铁路列车乘务人员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在高原低气压低氧环境中列车乘务人员体力劳动强度状况,为制订合理用工制度、劳动定额及福利待遇,保障铁路行车人员身体健康和行车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北京-拉萨T27/28次(三组)特快列车乘务工务岗位的餐车厨师、餐车服务员、列车员和检车员4个工种在西宁-拉萨运行期间的体力劳动强度进行测量。结果青藏铁路列车乘务岗位体力劳动强度均在Ⅳ级以上,其劳动特点为能量代谢率高、持续作业时间长,属能量消耗大的重体力劳动。建议高原旅客列车乘务工务岗位劳动强度级别必须控制在Ⅳ级以内,女职工不应超过Ⅲ级;进行高海拔大跨度运营作业前,必须进行适应性训练;必须建立青藏铁路职工健康监护体系,监察高原病及其他职业病发生变化趋势,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保障工人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前,有关五氯酚(PCP)的分析方法有气相色谱法及比色法。气相色谱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国外自60年代以来,已普遍采用。国內近年来亦有报道介绍。但由于该法设备及技术条件要求较高,当前在基层推广尚有困难。比色法有亚甲兰法、藏红T法及4-氨基安替比林法。其中以藏红T法较灵敏,并在一定范围內能排除酚的干扰。Haskins首先介绍了用此法测定水体中的五氯酚钠(Na-pcp)。我们采用藏红T比色法对铁道部所属三个工厂(鹰潭、柳州、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疏浚工程施工工艺研究流程的分析,重点介绍信息化技术在疏浚工程施工工艺研究中的应用。结合新型航程疏浚工艺管理分析系统的设计开发,系统阐述以信息集约化管理平台为载体,在多职能域集成应用模式下实现疏浚工程施工工艺管理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青藏铁路旅客列车乘务人员睡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高原铁路旅客列车乘务人员睡眠状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提出合理措施保障乘务员身体健康。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乘务人员进行测评,同时对高海拔时乘务人员的体力劳动强度和高原反应情况进行测量。结果高原列车乘务人员睡眠问题明显比常模严重,同时乘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越大,高原反应越强烈,睡眠问题就越严重,焦虑和抑郁的倾向性也就越明显。结论高原铁路乘务人员的睡眠问题及其相关因素应该得到重视,并从乘务员本身和组织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5.
研究高原旅客列车乘务人员职业适应性指标,建立可行的乘务人员医学选训,健康监护制度。应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通过不同行车路线、车次进藏列车空气环境试验,乘务人员人群试验,对与急性高原反应密切相关的重要生理学参数进行试验调查,观察人体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主要生理指标随海拔增高,氧分压下降而变化的规律。筛选确定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3项指标能相对敏感地反映机体缺氧状态,与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症状相关,可作为快速检测进藏列车乘务人员高原适应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6.
杨彩云  杨玉森 《港工技术》2007,(1):15-16,52
对日照港东西港区进港航道的航道选线设计方案进行了重点论述,并对航道的设计及分期实施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根据多年来水文泥沙研究成果,分析小庙洪南水道区域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特性,提出"整治与疏浚"相结合的航道建设原则,确定合理的防沙堤尺度,采用超挖备淤以及航道备淤分段取值的设计方案,解决了环抱式港池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铁路主要企业含油工业废水中油种来源及污染源特点,非分散红外光度法为首选方法。以“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中推荐的混合石油烃为标油,污油测得值用0.9为校正系数或以本次试验研制的混合石油烃Ⅰ为标油时均可得到准确的污油测量值。其次是紫外分光光度法。重量法适于未经处理含污油量高的工业废水和木材防腐厂含有重质油的工业废水中污油量的测定。动物油、植物油、高级脂肪酸、清洗剂对这三种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扰。  相似文献   
9.
青藏铁路旅客列车富氧技术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到拉萨的2列试验车和2列运营车,进行车内空气环境和人体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格拉段车内氧气分压为12.78~13.70 kPa,同一列车各席别间氧气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海拔高差使车内氧气平均下降0.133 kPa/100 m,车内满员使车内氧气分压比车外平均下降0.400 kPa;二氧化碳蓄积主要取决于旅客列车的满员程度;季节变化会引起人体生理适应性差异;随着海拔的升高车内人员高原反应症状发生率增加,当车内氧气含量达到相当于海拔3000~3 500 m的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时,可使旅客高原反应得到有效控制.根据试验研究结果确定高原富氧技术条件:提出高原旅客车最小供氧量计算公式;确定在海拔高度4 000~5000 m时高原旅客列车富氧控制标准、二氧化碳浓度建议标准;提出车内温度不得低于冬季18℃、夏季24℃;加强个体供氧管的使用、重点区段的供氧和巡诊.以此富氧技术条件可以满足现行用氧安全标准、车内空气洁净度和旅客高原反应控制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对含油污水中石油类矿物油采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类在污水中分布不均匀,需要根据监测目的采取不同的采样方法。只要有可能就要把层流诱发成紊流状态下采样,在水体相对稳定状态下,采用分层采样或全层采样,就是采用单层采样器(吊瓶式)或多头复合式采样器采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