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17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ology is presented for real-time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ncidents on surface streets. The proposed automatic incident detection approach is capable of detecting incidents promptly as well as characterizing incidents in terms of time-varying lane-changing fractions and queue lengths in blocked lanes, lanes blocked due to incidents, and incident duration.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proposed incident detection approach consists of three sequential procedures: (1) Symptom Identification for identification of incident symptoms, (2)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al-time prediction of incident-related lane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and (3) Pattern Recognition for incident recognition. Lane traffic counts and occupancy are the only two major types of input data, which can be readily collected from point detectors. The primary techniques utilized in this paper include: (1) a discrete-time, nonlinear, stochastic system with boundary constraints to predict real-time lane-changing fractions and queue lengths and (2) a pattern-recognition-based algorithm employing modified sequential probability ratio tests (MSPRT) to detect incidents. Off-line tests based on simulated as well as video-based real data were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The test results have indicated the feasibility of achieving real-time incident detection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相似文献   
2.
针对沥青混合料疲劳耐久性设计参数的不确定性与不科学性问题,从疲劳试验方法及疲劳性能表征模型两方面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表征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其未来发展方向。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主要通过室内外不同疲劳试验进行研究,不同试验方法所用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尺寸、形状,试件内部所处应力状态及试验条件皆各不相同,而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由沥青结合料与不同粒径矿料通过搅拌和碾压而成的多相、多组分、多尺度黏弹性混合料,其力学响应具有显著的时间、温度与应力状态相关性,不同试验方法所对应的加载速度、试验温度及应力状态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故其试验结果呈现出显著的不确定性,其疲劳性能表征模型参数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此外,常用的室内材料疲劳试验方法大多为一维或二维应力状态下的疲劳试验,这与沥青路面结构实际服役过程中所处的三维应力状态不符;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表征方程大多来源于一维应力状态下的疲劳试验结果,因此,用简单应力状态下的材料疲劳试验方法与性能表征模型难以客观表征三维应力状态下沥青路面结构的疲劳抗力,从而导致沥青路面疲劳耐久性设计存在较大的偏差。建议开发与沥青路面服役状态一致的三维应力状态下的疲劳试验方法,并建立三维应力状态下疲劳表征模型,以消除不同试验方法及试验条件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表征的影响,提高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表征的有效性与完备性。  相似文献   
3.
以Zn(acac)2.H2O为前驱体,以硅片为基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不同的催化剂条件下,分别制备了ZnO纳米棒、ZnO纳米钵以及C纳米管,并分别用SEM、TEM、EDS和XRD对各产物进行了表征。当催化剂为水溶性金纳米粒子时,制得ZnO纳米棒;当催化剂为Fe-Pt合金时,制得C纳米管;当不用催化剂时,制得ZnO纳米钵。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盾构泡沫剂产品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性能指标的选取与参数范围的界定也存在分歧。同时,针对产品的研究也大部分集中于末端应用方面,在基础性能的分析及其指标测试方面的研究工作较少。以市场上常见的6种泡沫剂为研究对象,通过其性能指标的测试与分析,给出合理的参数范围;并以此为依据,探究其中的相互关系与影响,特别增加了泡沫液与黏土接触角、泡沫膨胀损失率这两项性能指标,用于分析泡沫液与黏土表面的作用关系和盾构泡沫剂的发泡能力,说明其必要性,并给出合理的参考范围,其中泡沫液与黏土接触角通常在13°~30°之间,泡沫膨胀损失率应低于10。研究成果可为行业标准的出台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车辙是AC沥青砼路面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车辙的产生使道路的服务水平下降.本文主要通过车辙试验,研究了加入德兰尼特、木质素纤维的AC沥青砼的动稳定度和变形量及其影响因素,并简要介绍了其他相关路用性能.旨在利用纤维对沥青的吸附稳定机理,探讨一种适用于高温潮湿环境既耐久,稳定性又好的沥青砼路面.试验得出,掺入德兰尼特纤维对混合料改善效果最好.并探讨了高温稳定性指标(动稳定度和相对变形指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主要取决纳米颗粒的分散状态;但纳米粒子极易团聚,导致粉体性能劣化.通过对纳米SiO2,CaCO3,ZnO,TiO2,Al2O3等的分散、表面修饰和改性,控制其大小、形态,提高其在复合体系中的均匀分散能力.对所用无机纳米材料采用高速剪切分散或超声振荡方法进行分散;并通过改性剂在纳米粒子表面上吸附、进行化学反应、包覆和成膜实现改性.然后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对改性前后的纳米粒子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高速剪切分散或超声振荡分散只对产生软团聚的无机纳米粒子有效;而改性剂也只能减少粒子硬团聚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霜天蛾cDNA表达文库,为进一步筛选霜天蛾主要变应原、制备重组变应原奠定基础。方法利用Trizol法抽提霜天蛾RNA,经过Oligo(dT)纤维素柱纯化后得到mRNA,反转录合成dscDNA,连接EcoRⅠ接头,末端磷酸化,XhoⅠ消化,将双末端黏性化的双链dscDNA经过凝胶柱层析,收集大于400bp的cDNA片段,加工后与UniZAPXRVector连接,经过体外包装,感染宿主菌,构建cDNA文库,检测文库容量和重组效率,并采用PCR方法对插入的cDNA片段大小进行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一个含有5×105重组子的霜天蛾表达文库,重组率为67%,平均插入片段长度约为1.49kb。结论所建文库容量及插入片段大小合适,适用于筛选目的cDNA克隆。  相似文献   
8.
聚天冬氨酸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马来酸酐和铵盐为原料,成功合成了聚天冬氨酸(PASP),探讨了合成条件对PASP的产率和分子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合成工艺为:铵盐为铵盐A,酐氨用料比为1∶1.2,聚合温度为180℃,聚合时间1 h.并运用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等手段对PASP进行了性质表征,进一步研究了PASP的阻垢、分散、缓蚀等应用性能以及生物降解性能,并对PASP的聚合机理、生物降解机理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以Cr(NO3)3为Cr源,Na/ZSM-5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r基催化剂(Cr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5%,5%,7.5%,10%),分别在873 K和1 073 K下焙烧.采用FT-IR、XRD、BET和SEM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自主微型固定反应器上,采用CO2-TPD和H2-TPR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活性组分Cr2O3均匀的分散在Na/ZSM-5载体的表面,并且对催化剂的酸碱性和还原性有一定的影响.焙烧温度的不同对催化剂有很大影响,在873 K下焙烧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结构和形貌,而在1073 K焙烧的催化剂出现塌陷现象.  相似文献   
10.
成渝城市群经济与交通运输通道协同演化表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估经济与交通运输通道的协同演化是考量城市群整体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却没有专门的研究来解释协同度分析中具体指标的影响机制.因此,本文采用性能化的评估方案,从微观、宏观、中观3个层面建立了成渝城市群经济与交通运输通道协同演化表征方法. 通过数据拟合、秩相关分析和Pawlak粗糙集约简,建立了完整的评估方法体系,科学分析了协同演化趋势,确定了不协同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经济与交通运输通道具有较强的协同关系;不协同指标为成都经济的结构和效益性指标,重庆经济的效益型指标及交通运输通道中的结构性指标.本文调查结果有助于评估城市群的协同水平,为城市群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