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21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土石方调配问题双层规划模型及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针对铁路土石方工程中较少考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现状,研究如何构建合理的土石方调配问题模型,实现铁路土石方工程与生态环境的有效协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同时,从而实现土石方工程系统最优的目标。研究结论:根据土石方工程具体特点,系统地描述土石方调配问题,在此基础上兼顾政府监管部门与施工企业双方不同的利益目标,建立土石方调配问题双层规划模型。在双层规划模型中,上层模型为土石方工程系统最优模型,下层模型为土石方调配费用最低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土石方调配问题双层规划模型在减少对保护生态环境影响同时,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中美城市交通的观察和思考,阐述不同的城市用地模式决定了不同的大众出行方式选择。借鉴美国的经验与教训,结合中国城市现状和发展需要,寻求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方法与措施。指出中国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和超大城市,应重视公共交通系统的结构调整和完善。一是继续大力发展具有较高机动性和大运量的高铁、地铁和轻轨系统,构筑城际直达以及沿主要交通走廊布线的轨道交通网络层次;二是在此基础上,梳理地面巴士系统,使之定位于满足可达性需求的支线集散网络层次。最后,还探讨了其他一些相关措施,以减少低速、低效出行,做好综合治理城市交通的"加法"与"减法"。  相似文献   
3.
Analysing the impact of urban policy interventions on urban growth, land use and transport (LUT) is crucial for urban planners, transport planners and policy-makers, especially in rapidly growing citi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ellular automata-based land-use/transport interaction model – Metronamica-LUTI – for Jeddah that is used to analys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proposed policy interventions under two urban growth scenarios for the period 2011–2031. Used as an integrated policy impact assessment tool, the model demonstrates a strong recipro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UT in Jeddah. This study shows that relevant spatial information and integrated policy impact assessment can provide rich insights in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UT, the appropriate policy to consider in place and time which traditional planning practice and typical static urban models cannot do.  相似文献   
4.
立足城市发展实际研究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关系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系统介绍了重复交接方法、联合模型方法、程序化模型法3种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互动关系模拟模型的建模过程,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比较与评价。结论认为3种模型都把分散的就业者和居住的活动者作为其土地利用的组成部分,做为非经济的城市模拟模型,虽各有优缺点,但共同的主要缺点和使用限制正是他们的非经济性。同时,由于这些模型均来自国外,与我国国情现状的贴合度并不强,加之对土地利用与交通互动关系的描述,尤其是对交通系统反馈土地利用的作用力考量不足,因此还必须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交通问题剖析及改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典型问题,从城市规划、交通结构、供需关系、交通系统结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区域一体化交通等方面深入分析总结了城市交通根本症结所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与产业布局和配套功能设施布局同步调整、把握我国交通结构高弹性调整时机、合理制定公共交通发展目标和政策、差别化供给方式、挖掘既有交通基础设施、注重城市交通体系功能级配和资源配置、建立区域交通网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车辆基地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关键节点,具有上盖物业开发的价值。充分利用车辆基地的屋面平台及周 边空间,进行上盖物业开发,使之成为地铁与城市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将车辆基地的“上盖物业”与“下盖厂 房”对各自使用功能、空间配置、交通流线等方面的需求作为输入条件,提炼耦合要素,进行基于土地资源集约 利用的车辆基地上盖建筑设计研究。针对目前国内外城市轨道车辆基地的现状,对传统建筑与工艺设计体系进行 梳理、创新,同时对上盖建筑特性做科学细致的分析,得到最优的建筑维度数据,以提升车辆基地上盖土地资源 利用,进而达到经济和社会效益共赢。  相似文献   
7.
PECAS——城市用地和交通集成化模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易汉文  殷茵 《城市交通》2006,4(4):12-20,59
PECAS是用于城市用地分析和交通预测的集成化模型系统。该系统假定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整个分析区域生产和消费的各种产品,包括商品、服务、劳工等,能在其各自的交易市场上达到购销平衡。进而,该系统应用一系列NL模型,在各分区之间分派/分布各类生产和消费活动,并据此预测交通需求。同时,该系统还根据各类用地开发几率,对不进入运输市场的用地供应进行单独模拟。这里阐述了PECAS模型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模型构造、计算流程和参数标定,以及与其他用地分析和交通预测模型之间的关系,并扼要介绍了PECAS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动态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对重庆市1997—2005年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重庆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区域性的时空变异分析,总结出全市各区域土地集约度时空变异规律及其形成原因,提出未来提高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现代城市的演化特点出发,利用整体效率的思想,把交通系统满足城市交通需求的正效应以及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的社会负效应联系起来,推导出在一定的经济、土地、环境、人口、交通设施的约束下交通结构与土地利用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且给出了模型的求解算法.从整体效率的角度研究城市土地利用,能够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建设与土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结合城市中心区的土地利用与功能布局,探讨了中心区内停车设施供应与需求的时间、空间不均衡关系。根据不同用地停车设施使用特征,建立了基于土地利用的动态停车泊位需求模型,描述了不同功能建筑物停车需求的时间变化规律。根据停车需求的差异性,提出了互补型用地功能区停车泊位优化整合方法,该方法在不增加停车泊位总量的情况下可提高单个泊位的使用效率,有利于缓解城市中心区停车资源紧张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