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32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详细介绍了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方案及其实施,进一步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Transport choices are not merely practical decisions but steeped in cultural and societal perceptions. Understanding these latent drivers of behaviour will allow countries to develop and import policies to more successfully promote sustainable transport. Transport symbolism – what people believe their ownership or use of a mode connotes to others about their societal position – has been shown to be one such, non-trivial, hidden motivator. In the case of hybrid and electric cars (‘eco car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how their symbolic value varies within a society among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As yet, however, there has been scant research into comparing how the symbolism of a mode varies across national cultures, horizontally, between individuals with similar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qualitative thematic analysis, this study utilises two of Hofstede’s cross-cultural indices – power differential and 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 – to develop and strengthen theory on how the differing symbolism of eco cars currently varies between four cultural clusters – Anglo, Nordic, Confucian and South Asian. It also deliberates how observed symbolic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may influence an individual or group choice to procure eco cars. Finally, it discusses how policy development, transfer and marketing, within the context of eco cars, may need to be modified by national governments, in the Confucian and South Asian cultures, so as to encourage uptake and modal shift.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国际航运市场高度竞争趋势下,高等海事教育便成为船员素质养成的重要关键,在现今教育学习多元化的感染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可增进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发现与解决问题,随之激发学生的潜能.本文以学习者本身、教师、学校三大构面来探讨学生学习动机构成因素,并依据学习动机理论结合相关专家学者的实务性教学意见,提出六项激励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以教与学并进的方式规划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航海技术人员.在此,学生学习动机将扮演其正向积极的意义与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适用于海洋平台结构的有效损伤诊断方法,针对某自升式平台的比例模型开展环境激励下损伤诊断试验研究。分别采用频域法中的增强频域分解法和时域法中的随机子空间法处理测试数据,提取前三阶的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比等模态参数,并结合频率和振型识别结果计算节点柔度矩阵。通过分析平台模型模态参数和节点柔度矩阵的变化率,识别预先设置的结构损伤。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模态识别方法均能有效识别环境激励下的平台模型模态参数,其中利用固有频率变化率能够有效判断结构是否产生损伤,利用振型和柔度矩阵的变化率能够实现损伤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5.
学习动机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被认为是影响语言学习者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从学习动机的视点出发,注重分析了认知主义学习动机理论,并从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跨文化思维方式、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动机等方面探讨了在日语教学中应如何运用这一理论更好的为日语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6.
提高大学生外语运用的综合能力是外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课堂积极性的以部分因素,结合新的考评方式试图探索出一套既能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又能灵活评估的英语口语教学思路与模式。  相似文献   
7.
企业合作动力的定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平衡理论和期望理论的企业合作动力的定量化方法,为定量研究企业合作关系提供新的视角.通过分析企业合作动力的构成因素,给出了企业合作动力的计算流程图.基于期望理论,给出了合作目标期望动力的计算方法.基于平衡理论,提出了企业实际平衡系数、修正平衡系数和缓冲值的计算方法,并建立了修正平衡系数的滞后模型;分析了企业采取行动的3个必要条件,即实际平衡系数、总的缓冲值和修正平衡系数必须满足一定的取值范围;构建了企业不平衡动力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企业外部合作阻力,给出了企业合作总动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怡  王炜  李志斌  付茜 《交通与计算机》2011,29(3):29-32,50
表征骑车者舒适程度的指标"超车事件数"较为合理地体现了非机动车道路服务水平。基于超车物理机理的Hummer非机动车超车事件数预测模型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中国道路及自行车有着鲜明的自身特点,因此其在中国地区运用尚存不足。据此,修正模型引入影响较大的延误事件和自行车骑行者的超车动机2个参数,对物理分割的非机动车超车事件数进行了研究。比较南京实地勘测的事件数据和各类预测数,相关性相对Hummer模型增大,拟合结果验证了修正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旅游目的地选择是游客出行决策的核心问题,本文对游客的目的地选择行为进 行了研究.本课题组选取北京市区8个景点,以在京旅游的游客作为研究对象,组织进行了 游客出行行为调查.问卷设计22 项旅游动机,通过对游客旅游动机项提取因子,并对旅游 动机的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分析把游客分为4 类.在构建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模型时, 对首个目的地和非首个目的地分别建模.模型中引入了旅游动机类型变量,证明旅游动机 对游客目的地选择行为影响显著.另外出行距离在不同阶段对游客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存 在显著的差异.该模型精度较高,为进一步研究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高职学生的英语课堂交流意愿和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问卷结果表明:高职学生的课堂英语交流意愿与学习动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高职学生的课堂英语交流意愿与学习动机。最后,本研究提出建议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课堂交流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