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翟剑峰  洪东  李巍  岳巧红 《水运管理》2013,35(6):25-28,37
在腹地集装箱生成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区域集装箱运输网络系统,运用改进的负指数网络配流模型对腹地集装箱的流量和流向进行计算,预测各港口节点的集装箱吞吐量;应用该方法分析南京港2011年和2015年集装箱吞吐量,取得良好的效果,证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俞灵  徐鹏飞 《水运工程》2020,(5):143-147
为评估新建巴布亚新几内亚科考瑞港的建设规模,构建由回归分析模型、腹地集装箱运输需求重力模型、多目标港口模糊评价模型和基于Logit模型的港口选择模型4部分组成的综合预测方法。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科考瑞港的腹地集装箱运输需求进行预测;并对腹地省份在不同港口的集装箱运量进行测算,从而科学合理地预测科考瑞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为实施项目的必要性提供支持。该预测方法使用较少的基础数据即可比较科学客观地预测新建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能够较好地解决在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统计资料缺失、安全局势不稳定导致腹地调研困难等情况下的吞吐量预测问题,为海外港口的建设、咨询项目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珠三角)地区集装箱码头的兴建、扩建一方面造成了集装箱港口功能和级别的分化,产生了一些颇具竞争实力的干线港、支线港及喂给港,促进了港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区域总体协调,致使集装箱码头的建设与经营局部失衡,导致了部分港口间激烈的、非理性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顺应市场变化规律,在经营上突出"分工"与"合作",并使两者相结合,应该是珠三角地区各港口今后发展走势的总体特点。  相似文献   

4.
外国直接投资与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本文以外国直接投资和工业产出作为解释变量,建立了集装箱吞吐量C-D生产函数模型,运用统计数据对珠三角集装箱港口发展与当地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珠三角集装箱港口吞吐量与外国直接投资存在高度相关关系,而当地的内资工业对港口集装箱发展的边际贡献也不可忽视;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集装箱港口及集疏运设施,重视交易制度建设,促进港口、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正反馈效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奎  刘昱婷 《世界海运》2007,30(5):14-15,18
在分析珠三角地区集装箱量生成机制的基础上,对珠三角集装箱吞吐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GDP和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对于集装箱吞吐量存在显著影响。基于此对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表明珠三角集装箱运输发展具有强大潜力。最后提出珠三角发展班轮运输的可行性战略。  相似文献   

6.
一、珠三角地区集装箱码头从竞争走向合作的新战略目前,珠三角正形成以香港为中心,深圳港、广州港为枢纽,珠海港、惠州港为干线港,其他中小港口为补充的竞争新格局。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是全球供应链上的主要枢纽港,其70%的国际集装箱处理量来自珠三角,受到土地、交通和营运成本的制约,发展空间有限,珠三角港口群必然要承担起发展远洋集装箱运输的功能。近年来,珠三角港口建设群雄并起,下一步各港口规模会不断扩大,竞争也会加剧。虽然珠三角地区集装箱港口群的经营竞争还处于良性阶段,但强调合作更是十分必要。1.珠三角地区集装箱码头从竞…  相似文献   

7.
相同腹地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港口群的角度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进行研究,解决港口腹地重叠情况下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问题。通过分析港口吞吐量影响因素,建立广义费用函数,构建集装箱的广义费用最小模型,最后通过软件STAN计算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该方法应用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货运集疏运系统集成优化研究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优化方案研究,预测其中3个港口在2015年和2020年的集装箱吞吐量。  相似文献   

8.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不仅是一个关乎港口如何采取应对措施的重要环节,而且是港口发展战略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港集装箱运输近些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论文运用回归分析法对泉州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进行了预测,基于预测的结果对泉州港口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9.
肖克平 《集装箱化》2007,18(2):15-18
珠三角地区是集装箱生成量最多、外向型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集装箱的制造基地之一。而这一地区内河集装箱运输则已成为香港、深圳等干线港口集装箱疏运的主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付昌辉 《船艇》2005,(5):44-49
我国经济和贸易的高速发展,推动了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迅猛发展,随着国内港口上海港和深圳港相继跻入世界集装箱大港前10强,确立了我国集装箱运输市场在国际上的地位。本文通过了解近几年集装箱船、集装箱港口发展现状。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环境,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的势头,对未来几年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进行了珠江三角洲国际集装箱运输格局分析,并提出了外贸集装箱港口分层次定位标准的初步意见。对大珠三角几个重要港口的优势进行了比较,着重对深圳港与香港的互补互利关系作了较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PRD), there is severe competition between container ports, particularly those in Hong Kong, Shenzhen, and Guangzhou, for collecting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ntainer cargo. In addition,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Nansha terminal in Guangzhou’s port and the first phase of the Da Chang Bay container terminal in Shenzhen opened last year.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there is an increasing need to quantitatively measure the impact thes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s have on regional cargo flows. The analysis should include the effects of container terminal construction, berth deepening, and access road construction. The authors have been developing a model for international cargo simulation (MICS) which can simulate the movement of cargo. The volume of origin-destination (OD) container cargo in the East Asian region was used as an input,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freight transportation polici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D area and, by incorporating a more detailed network, evaluates the impact of several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projects on freight movement.  相似文献   

13.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与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通过珠江三角洲内河运输的集装箱量有了很大的增长.在实地调研珠江三角洲港口、航道及船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南沙至三水3000t集装箱船适宜的最佳航线,旨在为开发新船型作准备,以适应珠江三角洲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4.
The manufacturing bas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of China is moving westwards, where the Pearl River system has extensive coverage. This makes container barge transport a new growth area for Hong Kong Port. Traditionally, Hong Kong Port has been the main gateway for containers transported through the Pearl River system, but this advantageous position is under challenge from the adjacent ports in South China, especially from Shenzhen Port, which is keen to take a bigger share of the new growth by improving the access of barges to its port facilities. While services at Shenzhen Port are improving, barge operators have been experiencing high congestion at Hong Kong Por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barge container services becomes crucial for Hong Kong Port.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 and investigate thre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to enhance the consolidation of small container flows,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berth allocations for barges, and to optimize the overall utilization of port resources in Hong Kong. These strategies can be instrumental for keeping Hong Kong's status as the gateway for the Pearl River system and help maintain its competitiveness as an international shipping hub.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不同层面关注珠三角集装箱码头发展与香港的关系,从香港、深圳港和广州港等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及关系着手,结合广东省外贸集装箱生成量和珠江三角洲集装箱码头规划和建设情况,在不同情景下以顺向和逆向思维预测和定量分析香港与珠三角集装箱码头吞吐量之间的互补关系,探索它们之间共同繁荣、协调发展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6.
在长江集装箱货源市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长江沿岸集装箱发展形势,结合长江各港口发展情况及其历年数据调查,分析长江沿岸省市的外贸现状、经济趋势、集装箱发展特点,考虑集装箱生成量和港口吞吐量预测的影响因素,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2006—2010年长江(上、中、下游)沿岸外贸集装箱生成量、流向,以及长江沿岸省市至洋山江海联运量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浩 《港工技术》2008,(3):34-38
针对珠三角地区集装箱多式联运,从介绍集装箱多式联运通道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入手,在分析珠三角地区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运输方式,利用目标函数C均值聚类的理论和方法,对珠三角地区集装箱多式联运货运站的布局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和分析。而对公路、铁路、水路的运输费用函数则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来拟合出近似方程,对珠三角及外部地区集装箱多式联运货运站的布局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和分析。同时还提出了在进一步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通道的过程中,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以及其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可以评价一个港口的综合物流发展水平和潜力。以广州港为例,建立了展示其综合发展的数学模型,同时选择邻近的深圳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广州港的货物吞吐量短期内难以与深圳港匹敌,但其广阔的腹地物流支持和经济发展潜力使其整体竞争力快速上升。对广州港集装箱以及运输系统的直接货源腹地--珠江三角洲地区也作了详细分析,并且用最新的竞争情报分析阐述了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最后探讨了通过加强广州港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建设,配合公路、铁路以及内陆水系的配套设施以发展整体的第3方港口物流,从港口物流规划的高度综合展望了广州港未来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生产函数增长模型及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了长三角地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定量计算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度及港口生产指标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对长三角港口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针对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沿海集装箱港区港内锚地面积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港内锚地,是沿海集装箱港区缓解航道拥堵,提高港口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完善港内锚地面积确定方法的理论研究,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设置港内锚地的沿海集装箱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研究计算期内可能同时占用港内锚地的船舶数量及船型组合;计算不同锚泊方式下所需的港内锚地最大面积。仿真结果与分析结论为沿海集装箱港区港内锚地的规划建设及改造扩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