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提高对沿海船舶的监管效率和质量控制,对风险管理理论及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技术在船舶监督风险管理上的应用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广东地区4 192艘次沿海船舶的检查进行调研和统计。通过调研统计,提出针对广东地区沿海船舶检查的风险评估体系,据此将船舶分为低风险船舶、标准风险船舶和高风险船舶,分别设置不同的时间窗口进行检查。该项目是基于客观数据和风险管理策略的预控型海洋船舶监管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2.
船舶维修风险与多种因素相关,因素的选择和权重确定十分关键,为了准确对船舶维修风险进行估计,设计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船舶维修风险量化评估方法。首先分析当前船舶维修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船舶维修风险评估方法存在的不足,然后采用层次分析确定船舶维修风险因子和相应的权重,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建立船舶维修风险量化评估模型,并通过具体的船舶维修风险评估实验分析其性能。本文方法的船舶维修风险评估精度超过95%,远远高于船舶维修风险评估的实际应用要求,而且船舶维修风险评估结果要优于其它方法,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以中海油298无动力船锚泊系统作业及紧急撤离过程为例,应用风险分析理论和风险值的计算方法,对该过程进行系统风险评估。内容包括识别无动力船舶锚泊系统作业及紧急撤离的风险源,建立事故树并进行定性风险分析,并结合专家意见进行初步的定量风险分析。提出一套符合无动力船舶锚泊系统作业及紧急撤离实际需要的风险分析、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船舶建造作为一项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复杂系统工程,综合考虑环境、设计、施工、人员等因素,对船舶结构建造事故中的风险因素进行阐述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为施工现场的相关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单船动态风险评估模糊推理系统的设计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航船舶进行动态的风险评估,分析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风险因素,构建了船舶风险评估模型,定义了各项风险因素的隶属函数,并参考专家经验建立模糊推理规则.按照建立的模型,在MATLAB平台上运用模糊推理系统构建风险评估系统,并应用该系统对在航船舶进行定量风险评估.实例证明,该系统能够合理地评估在航船舶的整体风险水平,为驾驶员决策提供参考,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相对风险模型(Relative Risk Model,RRM),针对沿海港口建设和运营中的特性,选取施工建设、船舶活动和综合污染作为风险源,对港区陆域、潮间带和近海水体三种生境中的生物进行风险影响分析,建立了适合沿海港口的生态风险评估模型。模型实现了沿海港口施工期和运营期各种生态风险的定量化比较,为港口经营者对主要风险源的确定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上石油运输的快速增加将导致船舶污染海洋环境事故的风险逐年加大,制定有效的风险降低措施来减少事故的风险显得十分必要。科学的水上污染事故风险可接受标准可以为水上污染事故的风险管理和决策制定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文章对目前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结合水上污染事故风险的特点,提出了利用FN曲线来确定水上污染事故可接受标准的方法,并选择合适ALARP边界的确定方法。通过对舟山地区的船舶污染风险评估验证计算,得出基于FN曲线的水上污染事故风险评估方法可以更好的表达风险可接受水平以及污染量与水上污染事故频率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提供评价结论,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Floating Storage and Regasification Unit, FSRU)建造项目的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结合FSRU的特点与难点及其风险管理措施,运用风险管理的系统思维,针对公司决策阶段重点评估的经营、技术、生产、财务和法律等5个风险类别,采用头脑风暴和专家访谈对各类别的风险进行识别,形成5个风险类别、15个二级风险及49个三级风险的风险识别表。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确定风险指标,包括5个风险类别。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创建风险评估矩阵,在模型中计算各风险点权重,确认5个风险类别及其风险权重。根据风险综合评估,将49个三级风险根据权重大小按照帕累托定律分成Ⅰ、Ⅱ、Ⅲ级风险,给出各风险因素对应的策略及监控措施,实现对FSRU建造项目风险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相似文献   

9.
液化天然气(LNG)动力客滚船同时面对LNG的高风险特性和客船的低风险容忍度,为了提高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文章以某船为例,运用危害与可操作性(HAZOP)分析方法,通过头脑风暴会议进行风险评估,共识别43条偏差。并分析偏差的产生原因,确定风险等级,通过增加安全栅降低了全部的5条高风险偏差的风险等级。结果表明,基于HAZOP的风险评估可以用于在LNG动力客滚船设计阶段尽早发现技术风险,并通过改进设计来有效地降低船舶建造和运营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防范安全风险、减少海上事故的发生,通过分析航运公司在安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船舶”为核心,以船舶航次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线,促使船、岸双方有效联动,并进一步优化“航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共同构建符合航运业风险防控特点的船舶航次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机制,为未来航运公司实施“双预防”机制、防范水上安全风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张金凤  孙虎 《船海工程》2011,40(6):59-63
针对船舶制造企业质量信息管理普遍存在的质量管理体系与实际生产不一致,质量管理体系没有合理、标准的评估方法,准确性差等问题,提出船舶制造企业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技术方案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造船虚拟企业是虚拟企业在造船这一特定领域的具体体现,其运作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风险管理.为了有效地掌握造船虚拟企业的管理运行中所面临的风险程度,尽可能的规避风险或使现有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本文对造船虚拟企业风险进行了初步识别,建立了适用于造船虚拟企业风险规划的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风险进行规划分析,根据结果对造船虚拟企业风险给出预控策略和建议,为进一步采取措施进行风险的防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吴亚雷 《船舶》2010,21(1):57-59
随着数字化造船技术的发展,在舰船装备研制过程中,对定量风险分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针对我国舰船装备系统复杂、研制周期长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寿命周期数据管理(PLM/PDM)系统的风险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并结合概率风险分析方法与定性风险分析方法在船舶系统应用的特点,在风险数据收集、风险模型和风险知识库建立及完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倘若按敏捷制造理论来考虑船舶建造过程,将每艘船的设计和建造过程管理视为一个项目组并以此作为盟主,则各个分段加工中心和大量的配套厂是内外盟员且可组成一个动态联盟;若多艘船同时建造,则存在多个项目的动态联盟,并形成多层次和多交叉的形态. 本文在基于CPC理念的协同平台上将船厂、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引入船舶的开发和建造过程,通过有效的协作,将质量好、全寿命成本低的船舶更快地推向市场.文中对组建船舶建造多项目动态联盟的方式及其协调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用多学科分析综合的方式提出了对船舶建造系统的模式及其功能进行评价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新的造船模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单介绍了船舶建造过程中从设计、生产中的质量控制、质量管理。贯彻“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基本原则,坚持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理念,体现质量在船舶建造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彭吉祥 《江苏船舶》2004,31(4):6-7,24
通过对全国几十家内河船厂焊接质量的检测和调查 ,归纳整理出内河造船中常见的焊接质量问题 ,分析了产生焊接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并对在焊接质量管理、焊接质量意识、焊接技术保证和焊接设备能力等方面如何改善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造船资源管理与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南  梁冰  王志英  王平 《船舶工程》2011,33(6):110-113
在界定造船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造船资源能力与负荷管理模型,该模型分为造船资源维护、基于ISWBS任务包组的造船负荷计算、造船资源平衡、作业流程与负荷采集点设置四个功能区.文章重点针对基于ISWBS的造船资源配置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建模阐述,并进行了资源配置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8.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造船企业流程再造决策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希宋  张涛  成勇 《中国造船》2007,48(4):131-137
研究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造船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决策与流程分析,旨在强化造船企业供应链管理,降低船舶建造成本、缩短周期、提高质量。针对船舶建造的复杂性,涉及业务的多样性,提出造船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两步走策略:第一步进行业务外包决策分析;第二步对供应链管理的六个环节实施业务流程再设计。围绕造船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订单、物流、分销、制造、采购、计划六个环节进行业务流程再设计,对造船企业相关部门在六个环节中的衔接和职责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9.
基于功效系数法与BP神经网络的造船业风险预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功效系数法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从汇率、利率、出口退税、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行业平均工人工资、设备价格、新船价格指数、BDI指数(八个对造船业影响最大的指标)来综合衡量中国造船业的风险;运用功效系数法得出历史数据的警情,用历史数据训练BP神经网络预警模型;通过一组数据进行检验,并对2011年前的造船业风险进行了预警.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对造船业风险进行测评并预报警情,对防范我国造船业风险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岳  朱靖元  蒋志勇 《船舶工程》2011,33(6):100-104
为了保障船舶工业企业内部对其员工的使用管理和评价上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价方法,在建立了员工评价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将评价员工综合素质的指标值作为模型的输入量,评价结果作为模型输出量,用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收集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某造船企业管理执行层员工信息,使用MATLAB对模型进行模拟仿真训练,用验证样本对评价模型检测,检测结果是仿真输出与期望输入基本一致,说明网络合理,评价模型能够较好对船舶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