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召开后,企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大改制力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2.
2004年泰州港顺利实施了民营控股的改制,公司股权为管理层55%,中层以下员工25%,国有20%,改制还将全港职工身份予以置换,实现“企业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对离退休、退养人员移交地方社会保障部门,进行社会化管理;国有土地也进行了置换。泰州港作为一个中小港口,在民营化改革中取得了初步成功,有不少值得其它中小港口进行体制改革汲取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
笔者所在的江苏河海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从2000年4月份开始进行了"产权明晰到船头,风险落实到人头"的二次改制,一举扭转了连续亏损1300万元的危机局面,实现了企业规模的迅速翻番、船舶结构的迅速优化和职工收益的显著提高,走出了一条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求活"之路.本文拟结合我司的改制实践,就如何推进内河航运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江门世纪航运公司是广东国有航运企业中改制较彻底的一家企业."最近,广东江门世纪航运公司的卢栋培总经理这样向记者介绍.  相似文献   

5.
李玉 《水运管理》2001,(2):38-39
江苏河海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原射航 )是一个内河航运股份制企业。这个公司 ,通过改革 ,曾经连续四年利润超过百万元 ,成为江苏全省水运排头兵 ,并获得全国交通系统先进企业称号。但近年来 ,由于水运市场全面开放 ,内河个体船舶盲目发展 ,河海公司也同全国各地水运企业一样 ,逐渐陷入困境。虽然经过多次调整、改革、改制 ,但由于集体持股大、职工吃“大锅饭”、干部坐“铁交椅”的观念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使企业跌入低谷 ,生产滑坡 ,货源紧缺 ,运价不到位 ,效益下降 ,直至亏损近千万元。这了改变这种状况 ,去年年初 ,公司决定进行第二次改制—…  相似文献   

6.
张培忠 《中国水运》2006,(10):48-49
随着我国水运市场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不断完善,相关行业、企业改革改制的不断到位,以及国内水路运输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内贸船代企业有着抢抓机遇,加快企业发展的迫切愿望。针对目前内贸船代企业现状,员工队伍建设、稳健经营、适应市场是我国内贸船代企业发展壮大的三个要素。  相似文献   

7.
根据江苏省内河港口企业六种资本结构形式,采取整体改制,分立改制,裂聚改制,一企多制的操作方式进行改制。通过宣传发动,清产核资,制定方案,认股募股,改制创立等几个阶段,确保改制工作顺利进行,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中央与省府关于国企改革的精神和“抓大放小”的方针,江苏省交通系统把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简称改制)工作作为交通系统经济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现已全面铺开并取得初步经验。省港口协会为了推进全省地方内河港口企业改制工作,对已经完成改制和正在改制的一些港口企业作了调查研究,本文重点是对企业改制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进行一些探讨式的综述。 一、改制前的全省地方内河港口企业状况 江苏省地方内河港口企业总计72家,其中省属港口企业4家,市属港口企业12家,县(市)属港口企业56家;按经济类型分,有国有企业,也有上全民下集体企业。总资产27亿多元,固定资产净值14.4亿元(1996年统计数)。 由于港口企业长期在计划经济轨道上运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惯性于今还未彻底清除,一些企业内部运行机制还远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竞争力十  相似文献   

9.
水运企业的体制改革,对贯彻落实国防运输的要求带来一定的冲击与影响。本文就水运企业改革后贯彻国防要求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落实国防要求提出建议。一、水运企业贯彻国防要求的基本现状水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主要考虑如何减少成本,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因此,企业在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上,考虑的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需要,而对如何落实国防需要考虑较少。主要表现在:(一)水运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战备机构。企业改制前,大多数国有企业交通战备办公室属无编(或缺编)制的非常设机构,开展交通战备工作没有专职人员,主要由主…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被作为整个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多年来在曲折中前行,目前正在向纵深发展。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国有中小型企业进行了改革或改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是,在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和深层次矛盾,诸如职工分流问题,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产权制度未建立问题,改制不够规范问题等,这意味着还有深化改革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