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某8×4重型自卸车为分析对象,建立了四轴汽车的制动力学模型,对该车在满载、超载情况下进行各轴载荷的计算,前、中、后桥制动力矩和制动力分配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轴汽车的行车制动性能分析方法,并与该车制动性能O型试验结果数据进行对比。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能对四轴汽车行车制动性能进行有效分析。  相似文献   

2.
汽车行车的制系为的满足人们对制动性能的要求而不断发展,因而对其进行检验的标准及法规也在不断修改,本文着重介绍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制法规中有关行车制造系统能试验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3.
发动机制动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动机制动对整车的制动效能和制动的方向稳定性能都会产生影响,在设计前后车轮制动力分配时必须要考虑这一因素。基于制动法规和实际使用要求,分析了发动机制动对汽车制动性能的一些影响,并推导出发动机参与制动时利用附着系数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实例,试验分析了制动效能和方向稳定性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根据ECE制动法规对行车制动失效条件下的多轴汽车剩余制动性能的要求,提出基于ECE制动法规的多轴汽车剩余制动性能分析方法,包括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在理论分析中,最大减速度采用作图分析方法求得。最后,通过实例来说明本方法的分析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5.
分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制动状况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制动过程中不同车轮抱死将对汽车造成极大危害。传统的防止措施是采用制动力调节装置。随着汽车性能的不断提高,对制动法规的要求也愈苛刻。近年来汽车制动防抱死装置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引入轮胎滑动率的概念,对几种制动状况进行分析。介绍了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工作原理、组成及特点。  相似文献   

6.
由于发达国家制动法规及安全的要求,重型车制动技术近两年发展很快,新产品和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重型制动系统。本文在总结国外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重型车制动技术的最新进展,主要涉及制动缓速器及电子制动控制系统。介绍了它们的基本特性、优缺点、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最后简述了制动技术中其他面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王兆 《天津汽车》2005,(5):9-12
良好的行车制动性能是维系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如何确保车辆在行车制动失效后仍然维系一定的制动性能,使车辆安全减速或停止行驶更是汽车设计和法规要求的重点.在现行的汽车标准法规体系下,对行车制动失效后的性能评价有2种,即应急制动性能和剩余制动性能.本文将以乘用车为例,通过对不同标准法规的对比分析,解析行车制动失效后的性能和结构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检测数据统计和分析 ,对汽车在试验台上进行制动性能 :如车轮阻滞力、制动力和、制动力平衡、制动协调时间和驻车制动力等项目质量考核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制动力分配比初值及直线制动时的最佳制动力分配,给出了在实际使用频率下使客车达到最佳制动性能的优化数学模型,并开发了制动性能分析软件系统;以某客车为例,在常用路面附着系数范围内进行了性能计算,计算结果以文本和图形两种形式在系统中输出,同时最佳制动性能下的制动距离也可直接显示,可直接判断客车制动性能是否满足制动法规要求,可用于汽车制动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10.
制动系统是保证车辆行驶安全极为重要的一个系统。如何确保车辆在行车制动失效后仍然具有一定的制动效能,使车辆平稳地减速或者停住,是国标和ECE法规要求的重点。在现行的汽车标准法规体系下,对行车制动失效后的车辆制动系统性能的评价指标有两种,即应急制动性能和剩余制动性能。本文将以商用车为例,通过对现行标准法规的对比分析,来阐述行车制动失效后车辆制动系统的性能和结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云雀60微型轿车制动系统的组成和主要特点,以制动减速度,附着系数利用率等为评价指标,通过计算并结合ECER13和ZBT24法规要求,对制动效能和制动稳定性进行分析,对该车制动性能作出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车制动性能良好,符合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基于恒速制动车辆纵向力平衡方程、制动器耗散功率及其温度变化微分方程、管路压力调节等子模型的恒速长下坡汽车制动器摩擦性能分析系统.以两轴中型汽车为例,对前后制动器在不同挡位发动机制动时的温度、制动副摩擦因数、制动力分配及管路压力变化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影响车速情况下,合理使用各挡发动机制动可改善汽车前、后制动器热负荷,减小或避免制动摩擦力矩热衰退,保证汽车下长坡安全行驶.  相似文献   

13.
汽车储能弹簧制动气室做为驻车制动系统的动力装置,提高了驻车制动效能,简化了驻车制动系统结构,在简单介绍了储能弹簧制动气室结构的基础上,对储能弹簧制动气室进行了设计,对主要性能进行了较全面的测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复合制动系统再生制动力分配策略分析不全面的问题,基于复合制动系统结构形式和驾驶员制动意图的分类,对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以装备前轴式复合制动系统的车辆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紧急情况制动工况时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能够保证ECE法规所规定的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外自卸车的举升与行走装置尽管结构各式各样,但其原理与功能是一致的。货厢举升装置应有举升和下落的功能,行走时只须解除制动即可以行驶。由于两者在功能上是相互独立的操作系统,有时会出现边行驶边举升或货厢没有完全下落就行走现象,这样容易造成事故。设计自卸车货厢不下落就不能行驶的联锁功能从根本上解决了事故发生的根源。 一、联锁设计 在自卸车排气制动系统的手制动阀与驻车制动气室之间设计一个制动继动阀,制动继动阀的控制气室连接一个控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轿车制法规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宇平  伦景兴 《汽车工程》1994,16(3):182-192
本文在轿车制动性能指标及试验条件和方法等方面对国内外制动法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同GB7258相比,ECER13中关于轿车制性能的要求及试验条件定得较为完善合理;对于法规中制动力分配的试验方法,本文在实车试验的基础上,对典型的路试和台试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得出一些有益的结文。  相似文献   

17.
程军  冯道远 《世界汽车》1996,(5):7-9,12
介绍了电子控制制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特性与功能,它与欧洲ECE制动法规的关系 。  相似文献   

18.
程军 《汽车技术》1991,(12):9-14
用数值优化的方法,对具有射线式特性的感载阀进行了分析计算,使实际制动力分配线(β线)与理想制动力分配线(I线)的方差和为最小,并满足了欧共体EEC/ECE制动法规对附着系数、制动压力与制动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汽车制动效率开发一种汽车液压增力制动控制器(HBI).它主要由增压缸等组成,串联于汽车制动主缸与前制动轮缸之间,将制动主缸输出压力制动液增压,送往前制动轮缸.同时还将压力制动液直接送往后制动轮缸,实现汽车增压制动,其制动效率高于现有减压分配阀组成的制动系统效率10%以上.对具有HBI系统的制动性能检测表明,HBI可用于多种车型的制动系统中,制动踏板力明显下降100 N左右,制动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了滑移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以及通过控制制动压力来达到最佳滑移率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简易制动压力调节器的结构,给出了将其串入一般制动系统后的摩托车制动力计算公式,分析了其具有ABS的一些制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