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针对新江海河船闸总平面布置受到外部建设条件制约的问题,总结船闸总体布置原则,研究闸址周边建设条件、河道状况、船舶航行条件、对外部环境的影响、施工条件和工程投资等各方面因素,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最优的闸位方案。分析上游口门区可通航的最大引水流量和全年船闸可运行小时数,采用降低最大通航流量和牺牲少量通航时间的方法,得出优化布置方案。结果表明:船闸平面布置应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比选;通过降低最大通航流量进而优化平面布置,旨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内河水域通航水流条件复杂,尤其是在船闸引航道口门区,进出闸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文章建立的模型考虑了船舶在船长方向上不同的水流流速,提升了船舶操纵模拟的精度,并将其应用到了旗杆咀船闸改造工程中,利用数值模拟与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船闸上、下游引航道的通航建筑物的平面布置方案,提出了改善通航条件的方法及平面布置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五河复线船闸为安徽省沱浍河航道上重要的节点工程。由于受上游已建桥梁通航桥孔、施工期一线船闸正常运行、岸侧已有建筑物等因素影响,复线船闸平面布置成为工程投资及工程运营条件的关键。对五河复线船闸平面布置制约因素和可能的平面布置方案进行了研究,对推荐方案进行了总结,为复线船闸的平面布置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水运需求,解决船闸引航道口门区受河段地形和涉河建筑物影响而导致的通航条件困难等问题,保障船舶安全通行,以抚河疏山水利枢纽船闸工程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枢纽船闸上游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条件进行计算分析,针对不良流态问题提出优化方案措施,并对方案前后枢纽通航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调整船闸平面布置等措施对改善设计阶段的枢纽船闸上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条件是有效的。研究成果可为抚河疏山水利枢纽船闸工程通航及其他类似河段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江涛  罗业辉  董霞  夏峰 《水运工程》2021,(11):142-147
针对淮安东船闸受周边已建和拟建建筑物制约、平面布置条件较为复杂的问题,进行闸位方案、双线船闸错位布置和并列布置方案、上游引航道涉管理区是否全部征用方案的对比分析,确定南侧闸位,并选择双线船闸错位布置、上游引航道全部征用为最优方案。提出船闸平面布置应结合周边制约条件、通航条件、通航安全、防洪、船闸运营管理、征地拆迁和投资等进行比选,并指出下阶段需要研究的方向,对周边环境复杂的船闸布置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成子河船闸需穿越多重水系,闸位选择受限因素多且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复杂的问题,船闸平面布置从水系连通、防洪规划、通航安全、对灌溉排涝的影响、船闸运营管理、征地拆迁和投资等多方面进行了技术经济比选。通过数模在引航道与上下游交叉河流处分别限定300、120 m3/s最大安全通航流量条件,并采用疏浚拓挖增加过水断面和设置导流墙调整主流方向,改善了船闸引航道的通航水流条件。对复杂水系条件下的船闸闸位选择和平面布置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宁武  姜兴良 《水运工程》2017,(9):165-170
在已建船闸旁增建二线船闸,应综合考虑相邻建筑物安全性、通航水流条件、施工条件及工程投资等因素。以红花二线船闸平面布置为例,在分析已建枢纽布置及结构物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二线船闸工程建设目标。重点论述二线船闸建设时选址及平面布置思路及方法,并对不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方案比选,对增建二线船闸工程的项目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狭窄连续弯道河段航电枢纽平面布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湘江土谷塘航电枢纽工程,采用整体河工模型水流试验与遥控自航船模航行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船闸分别位于狭窄连续弯道中的下游反向弯道凸岸和凹岸的2种枢纽平面布置方案,从枢纽泄流能力、船闸通航水流条件、船闸上下游航道平面布置形式、船舶航行条件等多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较合理的枢纽平面布置方案,供其他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华勇  杜军  王志鹏 《水运工程》2021,(11):159-164
万安枢纽二线船闸平面布置综合考虑了邻近建筑物结构安全稳定、通航水流条件、施工条件、征拆及土石方开挖等影响因素,比选出布置在一线船闸右岸且在坝顶公路桥中心线处一、二线船闸轴线间距为230 m的方案。通过数模与物模试验对上、下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进行分析与优化,提出延长二线船闸上游引航道停泊段、一、二线船闸共用部分停泊段,并在转弯处加宽上引航道底宽、加深疏浚,延长一线船闸与泄水闸之间的隔流堤,采用全旁侧泄水形式等措施,改善了上、下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可为类似高水头库区船闸平面布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水道港口》2013,(5):425-429
为论证船闸、泄水闸、电站等建筑物相对平面布置的合理性,文章结合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蔡家洲坝址平面布置及水流条件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对2个枢纽平面布置方案的枢纽泄流能力、船闸通航条件、工程前后坝区河段汊道分流比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枢纽平面布置的推荐方案及一些布置原则。  相似文献   

11.
徐建昌 《水运工程》2019,(10):148-153
排水口工程因其持续向航道中注入水流而产生横流,是一种特殊的临河工程,其建设是否科学合理对保障航道及通航安全至关重要。针对施桥船闸下游引航道区域内汤汪污水处理厂排水口改造后通航条件改变的问题,研究排水口工程涉及的航道选址和平面布置,利用MIKE21软件建立模型对航道通航条件等进行分析,提出排水口类工程建设相关建议。结果表明,排水口工程建设会对船闸下游引航道通航条件带来不利影响,通过优化平面布置、降低排水口高程、增大排水口管径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横流流速,使其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富春江船闸扩建改造工程平面布置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正态水流物理模型与遥控自航船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富春江船闸扩建改造工程平面布置方案,首先阐述了设计方案下游引航道口门区航道的通航水流条件及工程对电站发电和防洪安全的影响,详细分析了影响口门区水流条件的各个因素,然后针对设计方案在通航水流条件的不足,通过采取多种改善通航水流条件的有效措施,提出了满足船舶航行条件,同时又不影响电厂发电和防洪安全的平面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3.
湘江土谷塘航电枢纽平面布置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彭伟  郝品正 《水道港口》2010,31(2):115-119
以湘江土谷塘航电枢纽通航技术试验研究成果为基础,根据枢纽船闸引航道口门区连接段为弯道的通航水流条件,对2个平面布置方案从枢纽泄流能力、通航水流条件、船舶航行条件等方面,进行优化方案综合分析比较,提出枢纽平面布置的推荐方案。总结了弯道河段的水流特点,解决此类工程的通航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郝品正  王志纯 《水道港口》2004,25(Z1):75-78
以湘江大源渡航电枢纽通航技术研究的成功经验为基础,论述弯道河段航电枢纽平面布置原则、导流堤结构型式优化,以及船闸引航道泥沙淤积特点和减淤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用水流物理模型、遥控自航船模、水流数学模型和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引江济汉通航工程进口段平面布置及通航条件进行研究。首先阐述设计方案通航工程与长江交汇口、进口龙洲垸船闸下游航道及荆江大堤通航孔等各区域的通航条件,详细分析设计方案影响通航水流条件的各个因素,针对设计方案在通航水流条件上的不足,通过采取多种工程措施改善其通航水流条件,提出满足船舶安全航行的优化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6.
尹崇清 《水运工程》1998,(12):35-38
渠江风洞子枢纽是以航运为主、结合发电的枢纽工程。本文结合模型试验成果,论述了船闸上、下引航道口门区的通航水流条件、船闸引航道平面布置及泥沙淤积对引航道及口门区通航条件的影响,提出了改善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的工程措施。该研究成果已被设计采用。  相似文献   

17.
株洲航电枢纽位于湘江下游,以通航为主,同时具有发电、防洪等多项功能,坝址河段平面形态为分汊微弯,通航建筑物的平面合理布置尤为重要,应首先满足通航条件.枢纽平面布置的备选方案有3组,根据模型实验研究成果,推荐右岸永久船闸、左岸电站的平面布置方案,并对口门区斜向水流通过布置导流墩进行导流,改善下游通航条件.  相似文献   

18.
袁和平 《水运工程》2019,(5):135-140
受一线船闸、桥梁、泄水闸、调水泵站和防洪大堤等已建建筑物的制约,京杭运河万年闸复线船闸的平面布置条件较为复杂。船闸平面布置时结合既有建筑物的限制条件、船闸通航条件、相邻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船闸运行管理、工程协调美观性、施工条件以及工程投资等方面对闸位进行比选,确定最优的船闸闸位方案,在引航道布置时结合设计船型的实际情况和一线船闸引航道的现状条件采用弹性停泊段和共用靠船墩等创新方案,对在工程集中区域布置多线船闸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右江鱼梁航运枢纽平面布置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结合物理模型试验成果,阐述了右江鱼梁航运枢纽中船闸和电站相邻与分开两种平面布置设计方案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影响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和连接段水流条件的各个因素。针对两个设计方案在水流条件上的不足进行布置优化,使其在泄流能力和通航水流条件两方面均能满足要求,并对两优化方案在泄流能力、通航水流条件、施工角度和工程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提出了枢纽平面布置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20.
邵争胜  刘新  黎国森 《中国水运》2010,334(7):36-37
葫芦湾枢纽为沙颖河航运开发中的一个重要枢纽,枢纽河段上下游河道蜿蜒曲折,枯水主槽由连续的四个弯道组成,水流边界条件较为复杂,为枢纽平面布置方案的确定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研究枢纽河段的通航水流条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物理模型和遥控自航船模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水流条件及影响因素,通过采取多种改善通航水流条件的有效措施,提出了满足船舶航行条件的枢纽平面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