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都市圈、城市群的快速崛起,城际公交已成为交通服务社会、方便居民出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阐述了城际公交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运营现状,并对其当前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制约其发展的经营模式、管理体制以及法规制度等“瓶颈”问题,提出规范和促进城际公交发展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城际公交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2006年郑开城际公交开通以来,各地都在摸索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城际公交发展模式,山东省聊城市结合地区实际,走出了城际公交的“聊城模式”。近日,本刊记者采访到了倡导并分管聊城城际公交的聊城市交通局客运处副处长汤之泉,作为“聊城模式”的亲力亲为者,他更倾向于将“聊城模式”的城际公交定义为长途客运。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和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我国交通运输应在完善区际骨干网络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城市群交通网络,同时注重都市圈交通网络建设,在大中城市切实落实公交优先,加快小城镇交通改善,推动城乡交通一体化,构建区际、城际、城市和城乡四位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相似文献   

4.
颜昭雄 《运输经理世界》2010,(1):I0012-I0012
在道路运输的教科书中,没有“城际公交”这个名词。随着城市与城市间加大交往,同城化趋势逐渐显现,“城际公交”悄然兴起。然而,由于受到相关因素制约,“城际公交”发展并不顺利。但在2009年,“城际公交”却有复苏的迹象。  相似文献   

5.
曹佳  齐岩 《综合运输》2013,(10):56-59
文章从城际出行特征出发,对城市群内部城际公交的层级结构和功能特点进行探讨,最终提出适应区域公交一体化发展背景的城际公交一体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都市圈的兴起,立体综合的城际交通运输网的建立成为都市圈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然而运输网中,刚起步的轨道交通发展尚不尽如人意。本文用绿色交通的思想分析了优先发展城际轨道交通的重要性,用数据说明了城际轨道交通是一种比其他运输方式优越的城际交通方式,并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轨道交通发展的优势、劣势、外部机会以及威胁,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上海大都市圈是都市圈向城市群发展过程中,由于区域内行政壁垒逐渐破除、区域内城市发展不平衡及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等原因催化下的一种新型城市空间形态,具有地域范围更广、圈内城市组团更多、空间结构更复杂等特点。上海大都市圈内部划分为城市中心区、大都市圈外围区和大都市圈扩展区,结合都市圈的出行需求和轨道交通的技术特征,分析得到都市圈层面的轨道交通出行需由城际铁路与市域铁路共同承担。其中,市域铁路是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的桥梁,具备与城际铁路跨线运营条件的市域铁路应重点考虑与城际铁路融合。最后,从功能互补、制度配合、服务一体、信息共享4个角度为上海大都市圈内多层次轨道交通的协同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作为广义上的城际公交,京津城际高铁的发展为中、短途客运公交化打造了“样板”。而京津城际高铁的发展。在拉动同城化、形成城市圈的同时,其自身发展的现状也为更多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出行提供了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交     
河南第二条城际公交将通8月28日,在借鉴郑开城际公交开通经验的基础上,河南省第二条城际公交——郑州至新乡城际公交计划于今年10月左右开通,中原城市群城际公共交通网络建设又前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城际公交内涵、优劣势及开行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构建城际公交体系的发展模式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地区交通一体化的发展以及运输方式的不断创新,跨地区毗邻城市之间现有的客运方式逐渐不能满足百姓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一种新的运输方式即跨地区城际公交逐渐兴起,本文就是在对跨地区城际公交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跨地区城际公交的发展原则,并进一步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客运     
《运输经理世界》2010,(1):84-84
郑许、郑焦城际公交相继开通 2009年12月18日,郑州市交通局、郑州市交运集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郑州至许昌、郑州至焦作城际公交开通。这是继郑开、郑新城际公交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后,河南城际公交再添的“新丁”。  相似文献   

13.
城市群空间出行流动塑造了城市空间组织形态,客观反映了城市间协同发展和一体化进程,一直备受行业关注。本文借助手机信令数据,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从出行分布、出行频次、出行走廊、跨市通勤视角出发,多维度定量测度长三角城市群、都市圈不同空间组织形态的城际出行需求特征。研究表明,上海都市圈依旧是长三角城市圈的核心组成部分,跨城出行呈现明显的空间不平衡性,城际高频出行联系逐渐呈现的“圈层+飞地”形态特征。本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手机信令数据在城市总体规划、出行特征识别方法,以期用大数据手段助力提高城市群规划和管理的综合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14.
4月24日在温州举行的“长三角地区公交行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苏浙沪三地公交公司、道路运输管理部门以及公交行业协会的负责人达成共识:加快发展长三角地区城际一体化快速客运交通网络已势在必行,三地公交将从此建立起常年的协调会制度,从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政策法规、信息平台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5.
绍兴城际公交作为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亮点工程,从2007年7月推行至今,已开通绍兴至诸暨、绍兴至上虞、绍兴至嵊州等多条线路,受到了当地市民的热烈欢迎.近日,有不少乘客反映,在乘坐城际公交刷卡消费时,经常遇到乘务员以各种理由婉拒乘客,IC卡车载机成了摆设.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交通强国战略等国家战略的进一步贯彻落实,都市圈和城市群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在跨市域、跨行政边界通勤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通勤者对于城际高速铁路的通勤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目前我国仍然缺乏相关的长距离快速通勤交通运输管理评价体系,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和铁路服务标准的深度挖掘以及对我国城际高速铁路通勤现状的调查分析,构建了城际高速铁路通勤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有助于我国目前城际高速铁路通勤水平的进一步研究和改善我国城际高速铁路通勤现状。  相似文献   

17.
<正>8月13日上午,在交运集团青岛汽车东站,10部崭新的纯电动公交车整齐地排列着,青岛至菜西纯电动城际公交线路正式开通,同时标志着青岛2015世界休闲体育大会专号正式运营。据了解,这是全国首条纯电动城际公交线路,纯电动城际公交的开通是青岛市加快创建公交都市的具体实践,将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都市圈城际铁路兼顾市域出行需求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实例,论证了利用都市圈城际兼顾市域出行需求的可行性,并从可操作性的角度提出了在通道预留、站点设置、运营模式和决策机制等方面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晨 《综合运输》2018,(1):95-99
为缓解核心城市交通拥堵、促进区域内城市协调发展,都市圈通过推进新城建设来分散城市功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交通运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在新城的建设发展中承担着关键作用。本文以国内外新城新区为例,回顾都市圈新城建设的背景、意义和交通运输发展存在的问题,总结都市圈内新城交通运输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并从交通引领、区域协同、公交优先、快慢统筹、注重环保、远近结合、资源共享、改革创新、综合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经验总结,为我国新城交通运输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运输经理世界》2012,(15):13-15
3月21日,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司长李刚,在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胡冰、运管局局长魏士彬的陪同下,专程前往池州市调研“池青九”快速通道城际公交运营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