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报道用聚乙二醇(PEG)沉淀法进行病毒性肝炎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测定。53例正常人CIC值为0.249±0.058;60例肝炎患者CIC值为0.382±0.233,两组间有极度显著差异(P<0.001)。正常值上限为0.298,如以0.3以上为阳性,则60例肝炎患者中阳性31例,阳性率为51.67%。在不同病型的肝炎患者中CIC的含量也有不同。以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阳性率最高(4/4);慢性活动性肝炎次之(22/35);慢性迁延性肝炎最低(5/21)。血清谷丙氨酸转氨酶(SGPT)的含量,HBsAg的滴度均与CIC阳性呈正比。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4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与53例健康人对比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免疫学检测,其结果提示RA患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与E花环形成率显著低于健康人,前法分别为0.50±0.07与0.64±0.10,P<0.001,后者分别为0.48±0.11与0.61±0.11,P<0.001,两者均具有极度显著性差别;血清IgG与IgA显著高于健康人,IgG分别为2902±1304与1416±341g/L,P<0.001,IgA分别为2300±1710与1380±570mg/L,P<0.001,两者均具有极度显著性差别,IgM与健康人对比亦呈现升高,其分别为1470±900与1320±500mg/L,但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别;血清总补体(STC)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其分别为7463±2083与9363±2076ku/L,P<0.001,有极度显著性差别;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经聚乙二醇(PEG)沉淀法测定结果,阳性率为58.14%,经抗补体法测定结果,阳性率为30.23%,而以上两种方法对50例健康人测定结果,则均为阴性;自身抗体测定结果,抗核抗体(ANA)阳性率为30.23%,平滑肌抗体(SMA)阳性率为32.56%,血清类风湿因子(RF)阳性率为67.44%。  相似文献   

3.
应用血凝法检测正常人及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多聚白蛋白受体(polymerized human serum albumin PHSA)。HBeAg阳性的患者受体滴度显著高于抗-HBe阳性的患者(HBeAg阴性),P<0.01。其PHSA几何平均滴度和阳性率分别为:30例正常人2.2±1.42(3.3%);15例慢性活动性肝炎66.9±7.2(80%);15例慢性迁延性肝炎43.73±41.5(73%);17例急性乙型肝炎10.8±9.4(58.5%);16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17.5±16.8(25%)。本文结果说明,检测HBsAg颗粒上的PHSA受体对于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和HBsAg无症状携带者的区别上是一项有用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4.
国人切牙孔和切牙管的观察与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研究了西安地区收集的140例(男女各70例)成人颅骨切牙孔和切牙管的形态、径线以及切矛孔与周围有关结构的距离。其主要结果如后:①切牙孔近似圆形者占57.20%;椭圆形占40.10%;不规则形占2.70%。②切牙孔的矢径平均值为5.99±0.14毫米;横径平均值为5.05±0.09毫米。③切牙孔与周围有关结构的距离:前距平均值为5.14±0.18毫米;左侧距平均值为10.82±0.14亳米;右侧距平均值为10.91±0.13毫米。④切牙管之方向几乎全为直的。其长度平均值为12.17±0.28毫米。  相似文献   

5.
1.本文就191例成年干燥胸骨进行了系统的测量,其结果为:(1)胸骨长,其男女总平均值为142.2±1.01毫米(男147.60±1.24毫米,女137.54±1.30毫米);(2)胸骨柄长,其男女总平均值为48.90±0.39毫米;(3)柄最大宽,其男女总平均值为61.12±0.41毫米(男62.96±0.66毫米,女58.61±0.71毫米),(4)柄最小宽,其男女总平均位为32.90±0.37毫米(男33.71±0.48毫米,女31.97±0.34毫米);(5)柄厚,其男女总平均值为10.06±0.81毫米(男10.19±0.09毫米,女9.97±0.16毫米);(6)胸骨体长,其男女总平均值为95.14±0.92毫米(男100.18±1.15毫米,女88.20±1.14毫米);(7)体最大宽,其男女总平均值为37.92±0.42毫米(男39.20±0.51毫米,女36.98±0.49毫米);(8)体最大厚,其男女总平均值为12.04±0.16毫米。2.国人胸骨长、胸骨柄宽和柄厚以及胸骨体长和体宽之性差均非常显著。3.胸骨诸指数的男女总平均值为:(1)胸骨长宽指数为26.66;(2)胸骨体长宽指数为39.86;(3)胸骨宽厚指数为31.00;(4)胸骨体柄长指数为50.00;(5)胸骨长柄长指数为34.38;(6)胸骨柄宽长指数为80.00。4.对部分项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210例(成人137,儿童73)尸体对腹腔动脉进行解剖和测量,结果表明: 1.起始高度:在T_(12)椎体下1/2—L_1椎体上1/2之间,儿童比成人高半个椎体。 2.长度:成人平均值为1.01±0.03厘米,儿童为0.72±0.03厘米。 3.口径:成人平均值为0.82±0.02厘米,儿童为0.44±0.02厘米. 4.腹腔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距离:平均为0.35±0.03厘米。 5.其主支起始的顺序:胃左动脉为第一支者占80.48±2.73%,其次为脾动脉和肝动脉。 6.有膈下动脉者占35.23±3.29%,未发膈下动脉者,占64.77±3.29%。 7.类型:Ⅰ型(胃、肝、脾动脉干)占91.43±1.93%为常见型,其余为少见或罕见型。  相似文献   

7.
应用红细胞酵母菌花结试验检测60例白血病患者的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及红细胞膜免疫复合物水平。结果显示白血病患者发作期及部分或完全缓解期以上两指标与正常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但缓解期可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同步检测患者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及补体含量,探讨了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降低与循环免疫复合物升高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酵母菌花环试验对31例牙周炎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循环免疫复合物、补体C_3含量进行了检测,并与正常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牙周炎患者红细胞膜免疫复合物及循环免疫复合物均升高,补体C_3含量降低,且皆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免疫复合物在牙周炎发病机理中有一定的意义,牙周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对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肿瘤血管形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4 6例人胃癌组织中i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情况 ;测量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胃癌组织中iNOS阳性表达率为 5 8.70 % ,而正常胃组织不表达。Ⅳ期胃癌患者的iNOS阳性表达率高于I~Ⅲ期 ;37例伴有淋巴结转移者iNOS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iNOS阳性 2 7例胃癌组织的MVD(5 9.88± 18.0 2 )明显高于阴性组 (49.6 4± 12 .0 6 ,P <0 .0 5 ) ;VEGF阳性者的MVD(5 5 .5 9± 19.39)明显高于阴性者(45 .4 3± 18.2 1,P <0 .0 5 )。iNOS和VEGF表达阳性的患者的 5年存活率明显低于iNOS和VEGF表达阴性的患者。结论 iNOS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密切相关 ,与胃癌的病情进展、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的方法测定了40例正常人,99例甲状腺疾病病人血清中的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正常人S/N 比值为1.00±0.12(M±SD).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在22/26例未治疗的Graves ’甲亢中阳性。平均S/N 比值为1.66±0.59(p<0.05).40例经治疗后,病情趋于缓解的病人,S/N 比值为1.05±0.49(p>0.05)。在甲功正常的桥本甲炎中,5/16例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阳性。平均S/N 比值为1.24±0.79(p>0.05)。4/8例甲低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阳性。  相似文献   

11.
<正> 小儿由于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健全,防卫机能未臻完善,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极高。反复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十分多见,但尚缺乏满意的治疗。造成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很多。随着临床免疫学的进展,反复呼吸道感染作为免疫缺陷病的特征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关于反复呼吸道感染与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文献中曾有一些报导,但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为此我们测定了60例临床上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的小儿血清IgG和IgA值,并同时检测41例年龄分布相仿的正常儿者作对照。现将初步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克隆抗-HBe固相ELISA法检测118例HBV感染者血清中HBeAg特异免疫复合物(HBeAg/IC),结果表明∶HBeAg/IC与HBV复制相关,可作为HBV复制的一种血清学标志,HBeAg阴性、HBVDNA阳性者中,62.2%患者HBeAg/IC阳性,提示HBeAg/IC的形成致使夹心法不能检出HBeAg,这类患者仍可以是HBV野毒株感染,并非均为HBeAg缺陷变异株感染;HBeAg/IC阳性血清ALT异常率明显高于HBeAg/IC阴性血清(P<0.01),提示HBeAg/IC存在与肝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临床或病理确诊的98例原发性肝癌及269例非原发性肝癌疾患的血清AFP放射免疫测定结果。阳性率(>25ng/ml)分别为76.53%及28.25%原发性肝癌组AFP含量多呈高水平>400ng/ml升高,动态检测呈进行性升高或持续高水平。非原发性肝癌组则以低水平(25—200ng/ml)升高为主,超过肝癌阈值的(占7.81%)则多为一时性或在1—2个月内即恢复正常。AFP浓度的这种变化规律有助于两者的鉴别。并分析了原发性肝癌的AFP假阴性及非肝癌疾患的AFP呈高水平升高的可能因素,提出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综合分析及加强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14.
<正> 肝硬化发病过程中的免疫学机理,已为医务工作者所注视,有关免疫学检查亦见诸于临床。本文旨在总结肝硬化病人的免疫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和结果本文353份资料取自近年住院确诊为肝硬化的病例,多为肝功失代偿期患者。全部病人作了血清球蛋白定量(双缩脲法),绝大多数病人作了γ球蛋白测定(纸上电泳法),部分病人作了免疫球蛋白(单向扩散法)、自体抗体(萤光法)、淋巴细胞转化率、E—玫瑰花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supply a scientific basis for standardizing the normal reference value of 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of Chinese younger women. Methods We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rmal reference value of 21767 samples of FVC of younger women and eight geographical factors in 157 areas in China.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geographical factors and the normal reference value of FVC of younger women was quite significant (F=5.884, P=0.000). By adopting the method of mathemat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one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inferred: =3.146+0.00006919X1+0.01315X4-0.006966X6+0.09524X8±0.254. In the above equation, is the normal reference value of younger women' FVC (L); X1 is the altitude (m); X4 is the annual mean air temperature (℃); X6 is the annual mean relative humidity (%); X8 is the annual mean wind speed (m/s); 0.254 is the value of the residual standard deviation. Conclusion If geographical values are obtained in a certain area, the normal reference value of FVC of younger women in this area can be obtained by using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Furthermore, according to the geographical factors,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eight regions: Northeast China Region, North China Region, Shanxi-Shaanxi-Inner Mongolia Region,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zte River Region, Southeast China Region, Northwest China Region, Southwest China Region, and Qinghai-Tibet Plateau Reg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 /Th2亚群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FN γ、IL 4在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双色免疫荧光FITC/PE双标记 ,流式细胞仪检测 3 0例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及其Th1亚群CD+4CD45RA+,Th2亚群CD+4CD45RO+的表达 ,并用ELISA方法同时检测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FN γ、IL 4水平。同期检测 1 5例年龄、性别无差异的健康婴儿为对照。结果 RSV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Th1细胞CD+4CD45RA+明显下降 (P <0 .0 5 ) ,Th2细胞CD+4CD45RO+虽有下降 ,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Th1 /Th2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 (P <0 .0 5 )。RSV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血清中IFN γ、IL 4水平均有降低 ,以IFN γ水平下降最为明显 (P <0 .0 1 ) ,IFN γ/IL 4比值降低 (P <0 .0 5 )。结论 婴幼儿RSV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的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Th1及其功能下降 ;Th2及其功能相对增强 ,Th1 /Th2的失衡是导致该病发生Th2样反应的重要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以下简称出血热),自1978年李镐汪等从疫区黑线姬鼠分离到朝鲜出血热病毒,在病原学上有了重大突破以来,在流行病学上的研究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有关其传播途径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虽有各种假说,但均缺乏确凿的病原学或流行病学证据。因此,对传播途径的深入研究,实为有效防制本病的关键问题。 1982年10—12月,在西安××学院内发生了一起流行性出血热的爆发,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试图对本病的传播途径问题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可引起实验室感染。1960年苏联首次发生113例实验室感染出血热爆发,以后在南朝鲜、芬兰及国内均有一些报导。以上均为进行出血热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由于接触疫鼠—黑线姬鼠、棕背(鼠平)或红背(鼠平)而发生。此类事例已为从事出血热研究人员所熟知,但对其传播机理尚不甚明了,有待进一步研究。另一类实验室感染为普通实验室由于接触实验动物大白鼠而发病。1975年和1978年在日本仙台首次发病,病人  相似文献   

19.
<正> 为了解胎婴儿先天性畸形发生率,探索其诱发原因及遗传情况,提高人体素质,兹将我科四年来遗传咨询门诊先天性畸形儿90例与1958—1982年25年内在我科病房所分娩的畸形儿发生率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